
2014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5页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50分)1.下列各组名词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 A. 水、树枝、课桌 B.石头、鸭、试管婴儿 C.土壤、钟乳石、人 D.多莉羊、大肠杆菌、甲肝病毒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虫 B.恐龙蛋化石 C.灵芝 D.转基因番茄3.植物的根向地生长,叶向光生长,这说明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具(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B.遗传特性 C.生长和繁殖能力 D.排出废物的能力4.下列哪一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 ) A.多莉羊 B.SARS病毒 C. 试管婴儿 D. 转基因鲤鱼5.城市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消费者是( ) A. 人 B.绿色植物 C.汽车 D. 动物6.生态系统中青蛙与农业害虫的关系是( )。
A.寄生 B.竞争 C.合作 D.捕食7.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为它能( )A.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 B.分解有机物,保证物质循环C.使人和动、植物被感染而得病 D.消耗有机物,贮存能量8.下列哪种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的生态系统(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9.下列哪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A.神农架野生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坡 C.长江 D.黄河10.海南的香蕉树移栽到东北不易成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质 B.温度 C.湿度 D.空气11.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一般没有( ) A.高大乔木 B.动物 C.细菌、真菌 D.低矮的灌木12.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C.进行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验证实验13.人每天都要吃进一定量的食物,因为食物能为我们提供( ) A.无机盐 B.能量 C. 营养物质 D.物质和能量1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草盛豆苗稀”15.蚂蚁、蜜蜂往往成千上百只生活在一起,这是( )关系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16.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7.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18.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A、鱼儿生活在水中 B、蚯蚓疏松土壤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葵花朵朵向太阳19.一块农田中有水稻、蚜虫、老鼠、蛇、青蛙,如大量捕杀蛇和青蛙会出现什么情况( ) A、水稻减产 B、水稻产量不变 C、水稻增产 D、都不是20.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 ) A、草→昆虫→细菌 B、蜘蛛→青蛙→蛇 C、昆虫→鸟→猫头鹰 D、草→小鸟→猫头鹰21.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 )A、水圈的大部 B、大气圈 C、岩石圈 D、各个圈层22.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23.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 B C D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D.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25.下列关于各大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相关联 B、都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C、相关联 D、都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判断题(5分)26.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27.柑橘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苹果树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和阳光 )28.“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29.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界的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四、分析题(44分)3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曲中的生物 有: 曲中的非生物 有: 2. 下面是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⑴小猫长成大猫、蘑菇由小长大属于 ⑵猫生小猫、植物结果属于 ⑶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向日葵朝向太阳的现象属于 ⑷动物取食属于 ⑸鲸喷出水柱属于 。
6)人体排汗属于 32.生态球是一个密闭的小型生态系统,球内空气占1/3,海水占2/3,底部小石,另有三条小虾和一些藻类.请分析回答问题:(1)该生态球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球里有生物及生物生存的____ __,为了使生态球里的生物存活较长时间,应将生态球放在__ ____环境下.(2)该生态球的生产者是___ ___,它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小虾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和____ __.(3)小虾以藻类为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者.(4)该生态球中的腐生细菌能分解小虾的排泄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 __者,对生态球内的__ ____有重要作用.(5)该生态球一般只能维持2~3年,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 ____的.33.认真观察分析小麦田示意图,讨论回答有关的问题:(1)影响小麦生活的所有因素称为 因素包括 因素和 因素两类2)麦田中的七星瓢虫和蚜虫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 因素;农民管理小麦田,则农民属于 因素。
3)水分、温度和空气属于 因素4)给小麦施肥,说明小麦的生活需要 ,这种条件属于 因素3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结构;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2)如图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蛇和蛙之间属于 关系3)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类群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均来自于这一类群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4)假若在生态系统中施用了不易分解的农药,该食物网中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是 5)如果蝗虫的数量大量增加,食虫鸟和蛙的数量将随之增加,使蝗虫的数量反而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35.请你根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的体会,认真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汁,取全班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⑵你们小组是在_________的场所中,才能采集到鼠妇;⑶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_____个,是_______⑷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____和______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⑸实验完成后,你们小组是如何处理鼠妇的?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