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10页试题试题12024 北京东城高三二模化 学2024.5本试卷共 10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2O3俗称铁红,可用作外墙涂料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溶于热水可形成胶体D.126C和146C互为同素异形体,都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 2.Na 在 Cl2中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大量白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分子中化学键的电子云轮廓图:B.用电子式表示白烟的形成过程:C.Na 在空气中燃烧,也会产生黄色火焰D.工业冶炼金属 Na:3.下列关于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 pH:Na2CO3 NaHCO3 B.两种溶液中粒子种类不相同C.均能与 Ca(OH)2反应产生沉淀D.溶液中均存在:c(H+)+c(Na+)=c(HCO3-)+2c(CO32-)+c(OH-)4.新型靶向药物 M 能够牢牢“黏住”致病蛋白,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下列关于 M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 2 种官能团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1 mol M 最多可与 4 mol NaOH 发生反应D.M 能“黏住”致病蛋白质的过程可能与二者之间形成氢键有关5.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溶于过量稀硝酸,溶液变黄:Fe+4HNO3(稀)=Fe(NO3)3+NO+2H2OB.用石灰乳吸收泄漏的氯气: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试题试题2C.向酸化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溶液 pH 升高:10H2O+4Fe2+O2=4Fe(OH)3+8H+D.用新制的 Cu(OH)2检验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2Cu(OH)2+CH3CHO+NaOH CH3COONa+Cu2O+3H2O6.由柠檬烯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Y)的过程如下其中 XY 原子利用率为 1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柠檬烯的分子式为 C10H18B.柠檬烯X 过程中 H2O2作氧化剂C.试剂 a为 CO2D.一定条件下,Y 可从线型结构变为网状结构7.用下图装置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CO2和 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现象说明了产物中有 SO2B.中利用了 KMnO4的氧化性C.将对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2H2SO4(浓)+C=CO2+2SO2+2H2O8.K2Cr2O7稀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反应.Cr2O72-(aq)+H2O(l)2HCrO4-(aq)H1反应.HCrO4-(aq)CrO42-(aq)+H+(aq)H2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变化忽略不计)A.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B.加入少量浓 NaOH 溶液,和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 K2Cr2O7固体,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时,c2(HCrO4-)/c(Cr2O72-)比原溶液中的小D.Cr2O72-(aq)+H2O(l)2CrO42-(aq)+2H+(aq)H3=H1+2H29.用图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闭合K后用灵敏电流计测得电流随实践的变化如图2所示。
t t1时发现,Mg 表面有气泡产生,Al 的质量减小试题试题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t1,Mg 为负极 Btt1,Mg 上产生的气体为 H2C.tt1,负极反应:Al 3e-+3OH-=Al(OH)3 D.实验过程中,正极均有 OH-生成10.铜的一种配合物 X 的制备反应如下:Cu(OH)2(s)+2H2NCH2COOH(aq)=X(aq)+2H2O(l)X 有两种结构,分别为:和在制备过程中,先生成 X1,最终转化为 X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中 Cu2+的配位数为 4B.X 中 Cu2+与配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与 CH2Cl2类似C.极性:X1 X2D.X1(aq)转化为 X2(aq)是放热反应11.工业上常用H2除去CS2:CS2(g)+4H2(g)CH4(g)+2H2S(g)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反应器中按照不同投料(见下表)充入气体按照进行投料时,测得体系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投料CS2(g)H2(g)CH4(g)H2S(g)1 mol 4 mol000.4 mol 1.6 mol0.8 mol1.6 mol1 mol 1 mol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 M 对应的物质是 H2SB.中达到平衡时,n(H2)=0.8 molC.按照进行投料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任意时刻中 CS2的体积分数均为 50%12.一种由硼镁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
该化合物晶体中硼通过共价键形成平面 a 层,镁形成平面 b 层,a 层和 b 层等距交错排列(abab),俯视图(部分)如下试题试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层中硼的杂化类型为 sp3B.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B2C.镁周围最近且等距的硼有 6 个D.镁层内存在离子键13.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大气中 HSO3-在 H2O和 NO2作用下转变为 HSO4-的机理(图 1),其能量变化如图 2所示已知:NO2SO3-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涉及 OH 键的断裂与形成B.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由图 2可知,该过程的决速步是 D.总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14.向锌氨溶液(由 ZnSO4溶液、氨水-硫酸铵混合溶液配制而成)中加入萃取剂 HR不同 pH 下(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 Zn2+和 NH3的萃取效果如下图所示资料:反应 i:Zn2+4NH3 Zn(NH3)42+反应 ii:Zn2+2HR ZnR2+2H+反应 iii:NH3+HR HR-NH3pH 8 的锌氨溶液中,Zn2+主要以Zn(NH3)42+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氨溶液中存在平衡 NH3H2O 的电离平衡和 NH4+的水解平衡B.pH=8.5时,加入萃取剂 HR 达到平衡后,Zn2+主要以 ZnR2的形式存在C.pH 由 8 到 10,萃取剂中氨的含量增大的原因是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pH 由 8 到 6,c(H+)和 c(Zn2+)均增大,前者对反应的影响小于后者试题试题5第二部分本部分共 5题,共 58 分。
15.(10分)硒(34Se)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元素检测细胞体内的 HClO风湿性关节炎与细胞体内产生的 HClO 有关一种含 Se 的荧光探针分子(FP)检测 HClO 及再生的转化如下1)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区(填“s”“p”“ds”或“d”)HClO 的结构式是_2)在 FPOFP过程中,GSH 转化为 GSSG用“”在 GSH 中标出所有的手性碳原子FPOFP 反应中,FPO 与 GS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应用于光电领域Cu2Se可作为新型镁电池正极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 1 所示3)该晶体中阳离子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右图晶胞中“”表示_(填离子符号)4)新型镁电池放电后,图1晶胞中Se2-位置不变,Mg2+嵌入的同时Cu+被挤出生成 MgSe 晶体结构与 NaCl 晶体相似,其中 Mg2+处于图 1 晶胞的_(填序号)a.棱心 b.面心 c.体心 d.顶点试题试题616.(12 分)(ALA)广泛用于医学和农业合成 ALAHCl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X 表示卤原子).(1)A 为苯的同系物,A 的结构简式是_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3)CD 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4)FG 需要强碱性物质参与反应。
a.从结构角度分析:由于_,C2H5OH 比 H2O 更难解离出 H+,故 C2H5ONa 的碱性强于 NaOHb.FG 的化学方程式是_5)反应中同时还生成 CO2、_、_(填结构简式)6)对比,推测采用低温的目的是_17.(12分)Mn和 MnO2具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含 MnO2)和硫锰矿(主要含有 MnS)联合制备 MnSO4的流程如下所示资料:几种化合物的 Ksp硫化物MnSNiSCoSBaS(易溶)Ksp10-12.610-18.510-20.4氢氧化物Mn(OH)2Ni(OH)2Co(OH)2Fe(OH)3Ksp10-13.0 10-14.7 10-14.3 10-38.6(1)为提高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出两条即可)2)浸出过程中产生的 Fe3+对 MnO2与 MnS 的反应起到催化作用,机理如下2Fe3+MnS=Mn2+2Fe2+S试题试题7._(补全离子方程式)3)流程图中利用和共同除去浸出液中金属阳离子杂质,解释不能单独使用去除这些杂质离子的原因:_4)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_以 MnSO4溶液为原料,用图 1 装置(a,b 均为惰性电极)同步制备 Mn 和 MnO2。
图 1 图 2(5)结合离子交换膜的类型,解释中间室产生较浓硫酸的原因:6)图1中b电极上Mn的电解效率(n(生成n 所用的电子)n(通过电极的电子)100%)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随pH的增大,电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18(10分)乙烯利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增产和储存一种制备乙烯利的方法如下:资料:重排过程发生的机理如下1)PCl3分子的空间结构名称是_2)乙烯利中 P 的化合价为+5,P、O 和 C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A 的结构简式是_4)M 的名称是_5)利用以下方法可测定乙烯利的纯度已知:.乙烯利在 pH3 的溶液中能释放乙烯,同时产生磷酸盐等;.磷酸体系中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百里香酚蓝在 2.8pH9.6 为蓝色步骤:取 a g 乙烯利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步骤:滴加几滴百里香酚蓝作指示剂,溶液为黄色用 b molL-1 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为蓝色,消耗 V1 mL杂质和乙烯利均与 NaOH 反应,其中乙烯利发生反应:试题试题8步骤:加热至无气体放出,溶液逐渐变黄;冷却至室温步骤:再用 b molL-1 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为蓝色,消耗 V2 mL。
步骤中乙烯利二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样品中乙烯利的纯度为_(用质量分数表示,M乙烯利=144.5 gmol-1)19.(13 分)常温下镁条与水缓慢反应,一段时间后镁条表面被致密 Mg(OH)2薄膜完全覆盖,反应停止再加入 NH4Cl则能持续产生 H2,探究其原因实验】将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水中反应至无气泡产生,镁条表面变暗室温下,取该镁条放入 2 mL 1 molL1下列溶液初始 n(Mg)n(NH4+),实验记录如下编号溶液实验现象aNH4Cl溶液(pH=4.6)片刻后镁条表面变光亮,开始产生大量气体;前 10 min 内镁条表面保持光亮,但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减慢;20-30 min,镁条表面变白,持续有气泡产生bNaCl溶液仅出现微量气泡cNH4Cl溶液(用氨水调至pH=7)实验现象及气体体积与 a 几乎相同(1)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经检验,a和 c生成的气体均为 H2并含有微量 NH3检验 NH3的操作和现象是_3)本实验说明去除 Mg 表面致密 Mg(OH)2的主要粒子是 NH4+得出该结论的实验证据是NH4+与 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实验 a 中溶液 pH 和 H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反应过程中 c()和 c(NH3H2O)之和可看作保持不变前 5 min产生 H2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pH 可作为 NH4+与 Mg(OH)2的反应是否达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