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资料-黄煌教授关于经方体质的讲座.pptx
122页经方体质学说与临床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 煌第一,经方是什么经方是古代经验方的略称,后世所说的经 方主要是《伤寒杂病论》所记载的配方 《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11家, 274卷,如有《风寒热十六病方》、《汤液 经法》等这十一家经方著作就收载着许 多秦汉甚至更早时期的古代经验方《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伤寒论》 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 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金匮》诸方非南阳所自造,乃上古圣人 相传之方,所谓经方是也此乃群方之祖 ,神妙渊微不可思议徐灵胎《兰台轨 范》凡例)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 所谓经方之祖,可与灵素并垂者尤在 泾《金匮心典》徐灵胎序)“长沙当日必非泛泛而求,大抵入手工夫, 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必用此方,用 此方必用此药,其义精,其法严, 毫厘千 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 而不穷 ——陈修园“其用药本于《神农本草经》,非此方不 能治此病, 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 ,如桴鼓之相应陈修园《医学三字 经》)“仲景之方人皆畏难不用,然病至危险, 非 仲景方不能挽回耳”。
——余听鸿(《诊余集》)第二,说说几位经方家曹颖甫医案仓桥叶左 阙中痛,日晡发热,大渴引饮, 白虎汤主之 生石膏三钱,知母三钱,炙甘草二钱,生 薏米四钱,陈米一撮 原按:据曹师云,昔年治清和坊杨左,阙 中痛,不大便七日,大渴引饮,壮热多汗 ,脉大而实,用大承气汤下之,一剂而阙 中痛止,惟齿浮而痛,乃再与白虎汤清之 而愈是与此案相同,故附志之曹颖甫医案小南门陈左,脉脱,手足厥冷,四逆汤主 之 生附片四钱 淡干姜三钱 炙甘草三钱 原按:此方一服,即脉急肢温,后与调理 而愈据学兄章成之云:此证在前两月, 已经曹师诊治,其病卧则壮热,起坐行动 则身冷,趺阳不出,但人迎微动,亦服此 方而愈舒驰远 名诏,号慎斋学人,江西进贤人少好医方,但苦于难通其理,后获交喻嘉少好医方,但苦于难通其理,后获交喻嘉 言的弟子罗子尚,得言的弟子罗子尚,得《《尚论篇尚论篇》》,读后大有开,读后大有开 悟,自此专以悟,自此专以《《伤寒论伤寒论》》为宗为宗 清代雍正年间清代雍正年间主要著作:主要著作:为为《《伤寒集注伤寒集注》》,,《《六经定法六经定法》》、、 《《痢门挈纲痢门挈纲》》、、《《女科要诀女科要诀》》、、《《痘疹真诠痘疹真诠》》 及短论若干,附于及短论若干,附于《《伤寒集注伤寒集注》》之后。
之后验案甚多,不便悉举,以麻黄汤催生,白虎汤安胎验案甚多,不便悉举,以麻黄汤催生,白虎汤安胎 ,四逆汤调经,四逆汤调经 临床每先辨六经,以仲景法活人临床每先辨六经,以仲景法活人柯韵伯(柯韵伯(1662-17351662-1735)) 名琴,清代浙江慈溪人名琴,清代浙江慈溪人 代表作:代表作:《《伤寒来苏集伤寒来苏集》》八卷八卷 包括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伤寒附翼》》三个部分三个部分柯氏强调仲景为百病立法,伤寒杂病治无二柯氏强调仲景为百病立法,伤寒杂病治无二 理,咸归六经节制认为理,咸归六经节制认为《《伤寒论伤寒论》》立六经为提纲立六经为提纲 ,是在,是在“ “病根上讲求病根上讲求” ”,不是在,不是在“ “病名上分解病名上分解” ”《《伤寒论注伤寒论注》》在编集方式上首次采用以方名在编集方式上首次采用以方名 证,以经类证的方法证,以经类证的方法 “仲景之方因症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 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伤寒论翼· 阳明病解第二》)“今谈仲景方者, 皆曰桂枝汤治中风,不 治伤寒;麻黄汤治伤寒,不治中风 不审 仲景此方主何等症,又不审仲景何症用何 等药,只在中风伤寒二症中较量,青龙白 虎命名上敷衍,将仲景活方活法为死方死 法矣”。
徐灵胎(1693—1771) 名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江苏吴江人, 清代杰出的医学家 徐氏博学多才,对天文、历算、音徐氏博学多才,对天文、历算、音 律、地理、水利、兵法等均有研究因家律、地理、水利、兵法等均有研究因家 亲病故,而肆力于医一生精勤不倦,博亲病故,而肆力于医一生精勤不倦,博 览群书,著作甚多览群书,著作甚多 代表作:代表作:《《医学源流论医学源流论》》、、《《伤寒论类方伤寒论类方》》 、、《《难经今释难经今释》》、、《《兰台轨范兰台轨范》》、、《《神农本神农本 草经百种录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贯砭》》、、《《慎疾刍言慎疾刍言》》 等“余始亦疑其有错乱,乃探求三十年, 而 后悟其所以然之故,于是不类经而类方 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 变迁无定,知其 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 爽此从流溯源之法, 病无遁形矣!” ——徐灵胎陈修园(陈修园(1753-18231753-1823)) 名念祖,福建长乐县人名念祖,福建长乐县人 著有著有《《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伤寒论浅注》》、、《《长长 沙方歌括沙方歌括》》、、《《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等。
等 ““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 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 ……”……”经方工夫的炉火纯青经方工夫的炉火纯青 《《十药神书十药神书》》““仲景以先便后血为远血,用黄仲景以先便后血为远血,用黄 土汤;先血后便为近血,用赤小土汤;先血后便为近血,用赤小 豆当归散,神验"豆当归散,神验"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心腹诸痛虚极治心腹诸痛虚极 ,诸药不效者,一服如神",诸药不效者,一服如神" 范文虎医案林× 吐血盈盆,脉沉,舌淡白,气虚血脱 之候温则生,寒则死,生死自取 西党参八钱 冬术一两 姜炭二钱 炙甘草三 钱 附子三钱 茯苓三钱 童便二杯 二诊:吐血已减附子三钱 党参五钱 白 术五钱 甘草二钱 炮姜二钱 三七一钱 真 阿胶二钱 三诊:血止附子理中汤中当归三钱第三,方证的含义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方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伤寒论伤寒论》》317317条)条) “仲景之方,因证而设,……见此证便与此 方,是仲景活法” ——柯韵伯 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 ,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读者弗悟 也。
——陈修园方证是客观的用药证据大柴胡汤方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 下利者165) 按之心下满痛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 宿食病·十二条》)桃核承气汤方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 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 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 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证是规范的用药经验“不知何时开始,何人作俑,我们现代的 中医临床诊治,不大注意继承先贤传统经 验的方剂,大都习惯于自由处方,随心所 欲,加减药味,方无定型,而且没有方名 ,只写某某法这样做,即使治好了病, 也无法总结,既不利于推广经验,更不利 于传授后学 ——叶橘泉半夏泻心汤:上呕中痞下利内烦;黄连阿胶汤:心中烦,不得卧;栀子厚朴汤: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方证是代代传授的口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 细辛附子汤主之301)“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3)“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 石膏汤” (63)方证是古代中国人发现的疾病狐惑——甘草泻心汤证蔓立桥高小 病后湿热未楚,虫蚀上下,声 哑,心烦,便溏,溲脓,肛门赤腐,唇龈 亦腐,此名狐惑甘草泻心汤主之 黄连一钱 半夏二钱 干姜一钱 条芩一钱半 潞党参二钱 使君子三钱 鸡内金二钱 炙 甘草三钱 大枣十二枚小柴胡汤证——“WLHR症候群”1、往来寒热:往来寒热,作为一组症候群 ,可以出现在许多系统的疾病中,如病毒 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 统疾病、女性月经病等WLHR症候群:2、胸胁苦满;是一种自觉症状,也是一种 他觉症状自觉症状如患者有自觉的胸膈 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 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感、腹胀、嗳气等躯体 症状并表现为情绪低落他觉症状如沿 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 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3、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描绘出一个 神情漠然的患者,食欲不振,烦躁、恶 心、口干口苦、咽喉异物感等,有的患者 还有睡眠障碍、疑病心理等4、或然证:如“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 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 诸黄,腹痛而呕者,小柴胡汤主之。
《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二十一条》) 提示小柴胡汤证的覆盖面很大,其所主治 的不仅仅是一个症状,也不是一种疾病, 而是一种体质状态,一种涉及免疫系统、 肝胆、淋巴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性 体质五苓散证——蓄水病1、口渴: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如 口渴而小便不利,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 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 口渴而烦躁,口渴而动悸等这种口渴, 是口渴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或喝水 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口渴,但无舌 焦干燥2、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 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于急性吐泻的 疾病中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 ,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 肿或浮肿貌等3、或然证:如汗出伤寒汗出而渴者” (73);呕吐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 ”(74)口干燥渴而口燥烦”脐下有悸”包括心悸或腹部的上冲 感、肌肉跳动或痉挛等;癫眩吐涎沫而 癫眩”比如精神错乱、言语行动失常, 抽搐、感觉障碍、意识模糊等也有头 晕、头痛、眼花、幻觉等水泻, 也包括便溏方证是体质状态柯韵伯认为桂枝证“有头痛发热、恶寒、 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症即是,不 必悉具, 惟以脉弱自汗为主”。
脉弱、自 汗,就是一种体质状态的特征他常以桂枝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 用 麻黄汤治冷风哮与风寒湿痹等,均随手而 效桂枝茯苓丸体质 小建中汤体质 葛根汤体质 温经汤体质第四,介绍几种经方体质一、桂枝汤古代的强壮方和恢复体力方,经典的调和营卫 方,适用于以心动悸、腹痛、自汗出、消瘦、 脉弱等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经验用量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生姜 15克、红枣20克以水1200毫升,煮沸后 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毫升 ,分3次温服药后喝一碗热稀粥,并注意 避风保暖体质 1、 体白瘦:体型消瘦,胸廓扁平;皮肤 白皙而细腻比较湿润;腹壁薄,腹直肌紧 张; 2、舌暗淡;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 ,舌面湿润,舌苔薄白 3、脉虚缓:脉多虚缓,轻取即得,重按无 力,一般心律不快4、易悸汗:易出汗,汗后不舒服;易悸动 感,易头昏晕厥;5、耐力差:体力低下,易疲劳、持久力差 ;易腹痛,腹痛呈阵发性;易失眠、多梦 ;对寒冷、疼痛敏感6、易烦躁:性格比较开朗,但容易烦躁, 容易激惹,特别在饥饿时和疲劳时 7、食量小:食量小,进食慢,好甜食; 8、易生病:容易患有糖尿病、低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