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诗鉴赏练习(教师版).doc
21页word2021届现代诗歌鉴赏练习一、 如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偶 成戴望舒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1945年5月31日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决信念B.第一节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的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D.诗歌屡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着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解析:这首诗作于抗战最后的岁月,那一段黎明前黑暗的岁月,被无数的人默默地承受,慢慢地想起,又淡淡地吐出答案:D二、阅读小诗《红叶》,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受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解析:诗人独具慧眼,他在“经霜〞后才发现,也就是他把象征和平的“绿色〞和象征流血、奋斗、牺牲的“红色〞相提并论,小中见大,收到了独特的效果答案:C三、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邂 逅席慕蓉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啊/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A.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B.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把“化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C.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奉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妆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人更苍老解析:过去的经历和情绪在逐渐的更改自己的容颜,使得原本相识的人再次相遇时不能认出对方后面一段点明了这首诗的感情主旨:是我们自己所思所想所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自己,而不要责怪时光的逝去这首诗传达的是要从自身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地面对生活答案:D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5题一代人顾 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人民文学1986年版)(选自《黑眼睛》)4.“黑夜〞象征什么?(不超过20个字)答案:象征着“文化大革命〞这场空前的浩劫5.“黑色的眼睛〞在这里有双重寓意,请用简练的语言将这双重寓意写出来1)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答案:(1)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欺骗、熏染 (2)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渐渐有了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五、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 / 我不知道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解析:此诗写于1928年,青年时期的徐志摩一直在追求理想与美的状态中,但他的爱情永远处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圣洁高贵之中,一旦接触到实际,幻想归于破灭,又重新追求心目中的“爱、自由与美〞他对于林徽音的爱恋,被林徽音无情斩断后来,与陆小曼的夫妻关系矛盾,使他又一次经历了感情的挫败,加上事业上历经的种种挫折,不得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迷茫中的思索此诗也即写于这样的情况下6.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一样,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气氛,更给吟唱者添上了几分“梦〞态7.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答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既甜美又忧伤的情绪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冯 至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
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好似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选自《十四行集》)解析:人生路途多坎坷,更有白石千万磨活着是一阵风,眨眼而过在这世上,经历最多的便是一波又一波的暴雨铜炉〞和“瓷壶〞正要挣脱被强加于他们身上的规定性——形状、用途、意义之类,分解开来,复原回去,感觉上,好象养了好久的狗突然恢复了野性,向旷野奔去,一切都变得陌生了所以诗人虽然身处其中,心理上和它们“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我不能确定的是“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和“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是表现一种叛逃?一种对樊篱的挣脱?一种对本原的回归?或者,是风雨中飞鸟的归巢反正,它令诗人想到自己的流离之苦,进而想到器物也有寻找自己的归属的愿望,以此强化了自己的孤独感、飘泊感这首诗,最适合中年人读,因为它表现的正是中年人那种欲成不成、狐疑顾盼、前后思量、知易行难的动荡心态8.这首诗的第一节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比照手法,把屋外震天撼地的狂风暴雨和屋内油灯发出的一点光亮比照,表达了作者心灵的无比寂寞和孤单。
9.最后一节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它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答案:生命对于个体来说是短暂的,犹如暴风雨之夜微弱的灯红唯有宇宙才是永恒的本体既然个体生命是一种暂住,我们就应保持自己的淳朴和本真,而不要为外物所拘役和束缚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昙 花洛 夫反正很短又何苦来这么一趟昙花自语,在阳台上,在飞机失事的下午很快它又回到深山去了继续思考如何 再短一点解析:无论飞机失事抑或昙花一现,将要面对的都是生命消逝的悲剧,且更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思考,昙花一现是造化的力量,属必然;飞机失事是无法预知的,是一种偶然习惯上,是对偶然的悲剧充满悲悯,却对必然的遭遇无能为力,或者熟视无睹,对昙花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悲剧花开花谢的短短六行诗句,一个诗人对生与死、自然与人生的深层感悟从“苦〞、“短〞等词中呼之欲出,不铺陈,不繁冗,言简而意丰,且含蓄凝练地展示出诗人的现代诗思,饱满自足地表现其抑制的哀伤与深邃的玄想,10.请分析《昙花》中对应的意象“昙花〞与“飞机〞的内涵解析:诗人以昙花的自语昭示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在于其精神之魂得以延续并历久弥坚昙花〞给人的感觉是一瞬间,而飞机的失事也是一瞬间的事情,二者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生命。
答案:昙花开放的瞬间,也正是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二者所含意味类似——短暂无论飞机失事抑或昙花一现,都意味着生命的消逝11.诗评家沈奇曾评说洛夫的诗歌有孤绝之美,“想往绝处想,说往绝处说,语不惊人誓不休〞请分点赏析《昙花》的孤绝之美解析:首先理解此题的要求,由“想往绝处想,说往绝处说,语不惊人誓不休〞可知,此题考查的“孤绝〞应该是鉴赏语言,因此,可从“短〞、字数少而精,凝练含蓄、言简义丰等语言角度加以分析答案:①整首诗短小明快,正合昙花开谢,简到极点,给人以孤绝之美感②“苦〞“短〞“失事〞等词含蓄凝练地表现出诗人的哀伤,不铺陈,不繁冗,伤到极点,给人以孤绝之美感③诗句言简义丰,轻逻辑,重意会,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空白,空到极点,给人以孤绝之美感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归 乡邹 旭野花像铃铛挤满回家的路今夜,所有的路都在回家所有的路都是绝路是你,是故乡这杯毒酒夺走了我的远方当我发现黎明和家还有一水之隔幽怨的月亮前来摆渡母亲,你从一堆待捣的衣服中直起身迎向我,就像一条大河截住她的细流12.“毒酒〞一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案:“毒酒〞一词通过新颖的比喻,构成独特的意象,贬词褒用(或反话正说),强调了诗人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恋之情。
13.结合全诗,赏析画线诗句解析:赏析诗句,应从形、神两个方面展开,“形〞的角度很多,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示手法、表达技巧等;“神〞就是诗句蕴含的情感,要结合整首诗的主旨来分析答案:①“大河截住她的细流〞这一生动比喻,融入了母爱的博大和游子的思乡之情;②诗人通过“从一堆待捣的衣服中直起身〞“迎向我〞这一特写镜头,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真切地展示了勤劳的慈母形象,表现了母亲盼儿归来的急迫心情,将作者的家情乡思推向高潮九、阅读杜运燮的诗歌《井》,完成14~16题我是静默几片草叶, 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 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 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 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 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 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 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 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 你们只汲取我的外表, 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外表, 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 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 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 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 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 绝不逃避,也不兴奋, 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 解析: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
第一节突出了“井〞的沉静与沉默的品质第二节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这样,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六节明确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总结和提升,再次强调了“井〞的“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14.“井〞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答案:“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15.从第二节起,在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之外,突然引入了一个对话者“你们〞你们〞指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答案:“你们〞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作者以“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巧妙地利用“我〞与“你们〞的对话情景,从侧面展现了“井〞的遭际:“被屏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和“孤独〞,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