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盘古开天地课文教学设计.docx

6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380510173
  • 上传时间:2023-03-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60K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盘古开天地课文教学设计盘古开天地课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4、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故事  5、让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培育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  1、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培育想象力  四、课时支配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传闻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是不分开的,直到有一个巨人醒来,把天地分开了,他叫盘古,今日我们就来走进这个神话故事  2、助读资料:  盘古氏简介:中国古代传闻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沈》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留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状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写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视察书写要点老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翻:左边窄长,首笔是短撇,“米”一横向上拉,“田”要小,“羽”稍窄长  劈:上边要扁宽,尸字上边没有点,立字下横稍长,刀字要扁窄  浊:左窄右宽,虫字扁框居中、中间一竖要长、下横起笔向上提、末端有一点  竭:立字要扁窄,右上边日要小,勹稍宽、里边人字要小、外边是竖折  奔:大字横稍短、撇和捺要伸展,中间十字要小,下边横位置靠上,竖撇和竖稍分开  滋:兹字上边点和撇在横上、留意与艹不同,下边两个幺字稍小、要写紧凑。

        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盘古的献身精神  (四)当堂检测  其次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故事重点)  3、让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培育想象力难点)  (二)品读释疑  1、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创建宇宙的?  2、盘古创建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  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3、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这句话运用了比方,把天地比作大鸡蛋,写出了天地的样子混沌”的意思是指我国民间传闻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4、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它一用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微光”是微弱的光,说明“鸡蛋”裂开的缝并不大,为下一句“望见斧头”做了一个铺垫  5、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盘古石如何把天地劈开。

        6、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用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轻”“重”,“缓缓上升”“渐渐下降”来描写天地的改变以及不同运用这样意思相对的词语,可以形成显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的相识更加直观冉冉”“缓缓”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  7、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改变而改变  “头顶天”“脚踏地”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  8、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雄伟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为什么把盘古比作巨人?  盘古用身体撑在天地时,最长长到了9万里长他这一撑,就撑了一万八千年,这不仅须要超乎常人的力气,更须要坚韧的'意志这是一个比方句,把雄伟的巨人比作柱子,说明他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巨人  9、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最终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精疲力竭”指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特别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地开天地的无私与宏大。

        10、探讨沟通:盘古倒下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  他的躯干,变成了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密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观看图片)  11、想象说话:  “……”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绽开合理的想象  他的头发变成了粗大的大树  他的牙齿变成了宏伟的长城  12、宏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建了漂亮的世界  双眼——太阳和月亮  汗水——雨露  汗毛——花草树木  血液——江河  四肢——四极  声音——雷声  气息——风、云  12、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课后第2题)  示例:盘古用斧头把“大鸡蛋”劈开,分成了天、地,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他头顶天,脚踏地,身体随着天上升、地加厚而不断长高,直到天、地成形后才累倒在地上,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创建了漂亮的宇宙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文讲了盘古开天劈地的故事,表达了盘古开创世界的无私献身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3、写作方法:学写排比句  (1)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像、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文章第5自然段用了8个小分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这样写的作用是更能表现出盘古的奉献精神  (2)举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望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段文字用了排比句,更能表现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3)练一练:最喜爱公园里的花吗?仔细视察后填写排比句  花真美啊,美得;花真香啊,香得;花真多啊,多得  4、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了课文,相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绚烂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5、主题延长  读了本文,我们知道了神话故事的特点,中国流传着很多神话故事,同学们课下可搜集神话故事,在班里召开一个神话故事会  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四)课堂拓展  举荐阅读:《嫦娥奔月》《狗吃太阳的传闻故事》  (五)当堂检测盘古开天地课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奇妙的地方。

        2、能讲解并描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沟通对盘古的感受  3、感受神话故事的奇妙,体会盘古的开创精神和牺牲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中奇妙的想象,感悟盘古的形象,并能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三、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相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5个字和“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3、学习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感受其中的奇妙  五、教学过程:  (一)神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看图片,你猜猜这是什么神话故事?  预设: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2、看看这些故事的名称,你发觉了什么?  预设:都有人名,都是做了一些奇妙的事情  3、这就是神话故事古代劳动人民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但是对这个世界充溢新奇,所以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奇妙的想象,表达了美妙的愿望  4、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故事情节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翻身 劈开 缓缓 重而浊 一丈 撑开  筋疲力竭 累倒 血液 奔流不息 茂密  滋润 黑乎乎 上升 下降 汗毛 雨露  2、这个完整的故事可以分为四幅画,请快速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图画内容。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视察图画,找出对应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  课文的四幅插图完整地呈现了故事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先比照插图,找出与画面对应的文字,再梳理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练习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进行概括,既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为有条理地讲解并描述故事做铺垫  预设:第一幅图——第1自然段,其次幅图——第2自然段,第三幅图——第3、4自然段,第四幅图——第5、6自然段  (2)学生默读各段落,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老师相机板书重点词语  预设:  第1自然段: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盘古在混沌中沉睡板书:混沌中沉睡)  第2自然段: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板书:劈开天地)  第3、4自然段: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板书:顶天立地)  第5、6自然段:盘古的身体化成了漂亮的世界板书:化身万物)  3、你能用上这四个词语,简洁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吗?学生练习说同桌合作练习说  (三)教学第1、2自然段,感受盘古分开天地的奇妙  1、学生自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奇妙的地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奇妙  第1自然段中哪个词语描绘了天地未形成前的情景?(混沌)盘古在这混沌中沉睡了多久?(一万八千年)从这两处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1:宇宙未分开之时,混沌景象特别奇妙,既令人恐惊又让人新奇,极具吸引力。

        预设2:盘古能在其中沉睡一万八千年,不行思议,肯定是在积蓄力气,等待神奇使命的呼唤  设计意图:  通过抓关键词句启发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帮助学生走入故事情境之中,感受描述语言的生动传神和故事情节的奇妙,在头脑中自然出现出奇妙的画面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学生听读想象画面  提问:你“看”到了盘古劈开天地时哪些奇妙的画面?  预设1:当我听到巨人“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