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公开课创新教案.pdf

76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112156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83MB
  • / 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 新 教 案】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3)正音后,开火车读摔”是翘舌音坝”读“b/,不 读Kb c i(4)做游戏,巩固字词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 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坝贝 汉汗 摔率 跤交 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 意 笔 画、笔顺)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绒”:左右结构,右 边 部 分“戎”不 要 写 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6.评价:自评、互评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新教案】2.花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认识本文的生字,会 写 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音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落下 荒野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出 扬起 双臂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润湿:潮湿润泽2)荒野: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的地方3)狂欢:纵情的欢乐4)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 一 部 分(1-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第 二 部 分(3-5 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第三部分(第6 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部分(7-9 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创新教案】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 照“阅 读 提 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2.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三)研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3.讨论: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5.指导朗读课文6.这篇课文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六)板书设计不懂就要问不 懂 一 提 问 一 理解【创新教案】山行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郎朗上口本课教学目标确定牢记一个 实 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 山行,把学生带入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 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4.释题:在山上行走5.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 兆 万 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 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 为“老杜”,称 杜 牧 为“小杜”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1.教师范读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1)山行:在 山 上 行 走(谁在山上行走)(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4)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5)白云生处”与 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8)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 学 生“介绍”法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首 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三)小组交流,学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 的地方”来突 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意思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次 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 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 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 为 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四)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 解 释 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 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 为“红如 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五)感情朗读,学会背诵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指名朗读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读古诗,体会情感4 .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 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五、诵读诗句,体验美感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1.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临平泊舟(元)黄庚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创新教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会写字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2.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 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排列 迟到 规则 凌乱 亮晶晶湿 漉 漉 闪 闪 发 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国梧桐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