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作家文论选读(老舍).doc
13页1新诗的思想内容:1.老舍对黑暗丑恶的现实,极力地进行批判、抨击和讽刺2 老舍在诗歌中不仅批判了黑暗丑恶的现实,而且用生动鲜明的语言表达出他的人生哲学,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他那重友情、讲义气、谦逊垣诚、大公无私的品质,以及他内心一腔爱国报国的热情3 老舍置于抗战洪流中所写的新诗,是一首首沸腾着爱国抗战热情的战歌4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舍创作了一系列颂扬新生活、赞美新社会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新诗的艺术特色:老舍的新诗不仅浸染着他的思想内涵、性格品质,而且更加突出的表现了老舍作为文学家的高深的艺术修养首先,老舍的新诗善于用夸张、反讽等手法表现“讽刺的幽默风格其次,老舍喜欢用口语入诗,形式活泼自由《四世同堂》的艺术成就:1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 《四世同堂》较之老舍过去的作品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其主要特点就是真实而精炼2 架构恢弘,布局匀称,聚散适度,气骨凝重,节俗图景极富京味,在老舍的小说创作中,开辟了一方全新天地3 小说从小人物毁灭的悲剧到对传统文化弱点的挖掘,以致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组接在一起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悲剧意蕴和浓郁的悲剧情怀《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1《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人物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悲剧。
小说写了一位来自乡下的洋车夫祥子怀揣着拥有一辆车的梦想,在北平城几经挣扎,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之后,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辛的个人主义末路鬼 2 它揭示了作家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展示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遭遇后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3 它构造了一个普世性的生命寓言 《骆驼祥子》凭其生命寓言的恒久价值,对车夫特殊人群的杰出表现,凭其独到的叙述文章就可以足以不朽了2《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1 严谨的艺术结构显示出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写人为中心,围绕人物身份人物的命运来展开情节,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便是全书的中心线索2 小说善于用丰富、细腻的、贴合人物身份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小说在刻画主人公祥子的性格时,运用了大段的静态心理描写完全是中国式的祥子式的,它是用祥子的语言来叙述,而不是第三者的语言来加以客观描绘的3 京味儿与幽默是最具特色的“老舍式小说”的标签《骆驼祥子》显示了老舍小说语言追求的目标及获得的实绩,小说独特的京味,来自生活中提炼出的独具文化色彩的语言,来自悠久历史与文明所孕育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智慧和外观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是舒穆禄部的后裔“老舍”这一笔名是 1926 年发表《老张的哲学》时的署名,刘寿绵(宗月大师)老舍的恩人英伦生涯对老舍的作用:1 思乡之情使然2 是因为许地山的引领和鼓励,3 这是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小激发。
4“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的指导1951 年 12 月 21 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评为艺术家的作品是《龙须沟》 “歌德”里最至高的荣誉老舍小说的思想主题:1 复仇主题 2 生命主题 3“国民性改造”主题老舍小说的人物形象:1 老派市民形象:因偱守旧、保守自私2 新派市民形象:追求不同,身份殊异3 底层市民形象:忍辱负重、被侮辱被损害者老舍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 老舍的短篇小说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不是从观念出发,为了表现某种创作意图而刻意塑造人物、图解主题,而是注重把写人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遵循从人物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32 老舍主张小说创作形式手法的多样化,认为小说创作可以打破一切形式,也可以采用一切形式3 作品的格调和色彩不断变换,技巧娴熟4 老舍短篇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突出地表现为那种地地道道的北京味儿老舍散文的思想内容:老舍的散文创作题材多种多样,在不同时期创作主题和风格各具特色1:主要指 1930 年至 1937 年抗战前夕的散文作品以幽默闲适和恬淡的逸趣2 主要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散文作品作品社会功利性,政治性增强,呈现出积极战斗的创作风格。
3 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 1966 年 8 月 24 日老舍与世长辞时期的散文作品主要讴歌新中国的新面貌表现其对新社会新气象的热爱,明亮激昂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风格老舍散文的艺术特色:一、老舍作品题材多样,主题丰富,情感充沛,艺术风格十分明朗1 取材既丰富又独特选材不仅涉及写景、怀人、记事杂谈,而且在多样的题材取舍之间,也表现在出老舍独特的审美情趣味,性喜自然,尤爱绿色2,钟情北京,喜爱秋季二:语言颇有特色1,幽默诙谐,自然率真,幽默诙谐、自然率真是老舍散文最为独特的语言风格 2,言简意赅,情理并茂,3,体物入微,以小见大,这是老舍散文突出的表达技巧老舍戏剧的思想内容:老舍戏剧以解放战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战戏剧:1,对抗日壮士等正面形象的热情讴歌,在老舍此期所创作的 9 个话剧中,以塑造英雄人物,讴歌抗日志士,表彰民族英烈为主旨就点4了 5 部 2,对汉奸,敌探等民族败类形象的愤怒揭露,除了热情讴歌英雄英烈等正面形象之外,老舍抗日剧作中最见光彩的部分则是对抗日时期国统区存在现实揭露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批判,以及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讽刺纵观老舍抗点戏剧,可知其戏剧的主题都是从抗日斗争的需要出发,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准绳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戏剧:17 年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历史 1 起:《方珍珠》 《龙须沟》的高起点收获一落:《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等的政治苦果。
二起《茶馆》的高峰再造二落:《红大院》 《女店员》三起:《神拳》等多形式剧作的崛起三落: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1 开放式的线性结构,所谓开放式结构,即是指把戏剧中所规定睥情节,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在舞台上表现出来,把主题所规定的戏剧动作全部放在舞台画框里具体形象的展现出来 2,浓厚的地方色彩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文学创作一个公认的特点便是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3 幽默风趣,雅俗共赏的京味儿语言纵观老舍的抗战戏剧,可知其戏剧的主题都是从抗日斗争的需要出发,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准绳《茶馆》的思想内容:《茶馆》主要描写了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近 50 年的旧中国的社会风云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广阔的时代画卷,它以一家小茶馆的变迁史来反映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潮失败的教训,从而表达了虽然改朝换代如走马观花一般,但中国人民一直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思想 《茶馆》全局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以人物的变化和社会的演变来深刻反映劳动人民的觉醒与反抗以及旧时代灭亡的必然性,从而也预示了腐朽的旧时代必将被埋葬,中国必将寻觅一条新的光明大道。
5《茶馆》的艺术特色:老舍在《茶馆》的构思上采取了大胆的创新,对其做了些新的尝试,使《茶馆》有着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色1, “侧面透漏法”的使用2,人物展览式的蛛网结构对人物速写以组成戏剧片段,在每一幕中都穿插描写一些怪异事件各幕集中,统一主题 3,以喜剧样式来写悲剧的创作《龙须沟》的艺术特色:1 灵活的对比手法 2 巧妙的汇众结构3 强烈的动作性语言旧体诗的思想内容:1 诗人用大量的旧体诗词表达自己抗战时期“忧国忧民”的爱国深情2 诗人在旧体诗词中表达出对自然风光的由衷赞美和对新中国成立的热情讴歌3 诗人也从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创作了一系列的旧体诗词4 老舍也经常赠答、酬唱等形式创作旧体诗词,表达对新朋旧友的赞美与眷恋之情旧体诗的艺术特色:1 老舍的旧体诗诗意浓郁、意境深邃2 老舍善于采用精巧的艺术手法,勾勒出色彩鲜明、引人入胜的画面3 老舍旧体诗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形象、精炼、含蓄的突出特点4 老舍的旧体诗,也常常表现出一种“温和的幽默“的诗风1923 年《小铃儿》是老舍在南开中学教书时,在校刊《南开季刊》上发表的处女作;《月牙儿》是《大明湖》的片段;《骆驼祥子》写于 1936 年青岛,发表于 1936 年 9 月至 1937 年 10 月《宇宙风》第 25 期至第 48 期,1939 年 3 月由人间书屋初版,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作了修改,由人民出版社 1966 年 1 月出版。
《四世同堂》包括三部《惶惑》 《偷生》 《饥荒》1979 年 10 月和 12月百花文艺出版老舍创作的几个时期:1 以“文化批判”视角初涉文坛 2 以童化和6寓言为主的过渡期 3 转向“含泪的幽默”的成熟期 4 未完成的民族记录《正红旗下》《月牙儿》是老舍 1930 年后的短篇小说,写母女两代风尘女子的悲惨人生,为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伸冤诉苦老舍母亲:舒马氏,人生道路上真正的教师老派市民形象:即那些尚保留着东方封建传统美德温和、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因循苟且的市民老马:是老舍旅居英国时创作的长篇小说《二马》中的人物形象,他迷信、中庸、马虎、懒散是个奴才式人物张大哥:是《离婚》中的一个主人公,讲求中庸,是北平人的生存典范,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和反对离婚赵子荣:是《二马》中的人物,他是生活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是一个英国现代科学知识,民主理想和务实精神武装起来的现代青年,具备现代青年的优秀品质,独立、务实、求真、敬业、爱国有理想踏实的行动老舍的新派市民形像大致可分三类:1 是老舍理想中的“国民楷模”2 是老舍含泪鞭打的“中间人”或过渡人形像 3 人物是“洋务”与新派的市井庸民。
《骆驼祥子》沉默坚韧的祥子有着骆驼般的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秉性,他淳朴善良,恭卑谦和,富有同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能够支配的车,只有那样他才感到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独立与自由《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 《二马》分别于 1926 年 1927 年 1929 年在《小说月报》以连载的行式陆续发表旧体诗词的思想内容:1 诗人用大量的旧体诗表达自己抗战时期“忧国忧民”的爱国深情 2 诗人在旧体诗中表达出对自然风光的由衷赞美和对新中国成立的热情讴歌 3 诗人也从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创作了一系列的旧体诗词4 老舍也经常用赠答、酬唱等形式创作旧体诗词,表达对新朋旧友的赞美与眷恋之情旧瓶装新酒:用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宣传抗战内容,是抗战初期文7艺界提出的口号,其所涉及的是民间形式与时代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鼓书艺人》的艺术特色:1 老舍塑造了民间鼓书艺人形像,特别是秀莲和方宝庆这两个形象,写出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所作的牺牲和抗争,2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老舍,始终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还原生活,作品深刻的提示了民间艺人追求理想的毁灭,并描写了这种毁灭的原因简述戏剧《龙须沟》中程疯子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在旧社会受尽了欺压、凌辱,但又无力反抗的一个曲艺艺人形象,其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他善良而又懦弱胆小,他有正义感,能明辨是非,并且助人为乐,但又软弱无力,缺乏斗争的勇气,可是,程疯子的懦弱并不等于卑贱,他是有自尊的,他原是一位有才能的曲艺艺人,不肯低三下四地伺候有钱人,遭毒打后被赶出梨园。
启蒙观的内涵与特征:1 老舍的启蒙观着重从文化反思的层面对普通市民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心理进行揭露和审视2 老舍的启蒙观是在中西文化的参照视野中建构起来的 3 老舍的启蒙观褪去浓郁的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更注重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政治变革和底层市民生存境遇问题进行展观与剖析,从中给出自己问题的客观看法4 老舍启蒙观的形成是一个发展演变的思想历程老舍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1 北京市民社会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他也因此被称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2 老舍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正义感,关心现实人生,对于生活和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3 有部份短篇小说是时代的投影,折射出革命思想,甚至正面书写革命和反抗4 幽默、讽刺也是老舍短篇小说的重点手法, 《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