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docx
5页附件1《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三版)》黑龙江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随着中西医对新冠肺炎认识的逐步深入,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方案,提高救治能力,结合本省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治疗经验,特制定本方案一、概述新冠肺炎属中医“瘟疫”之“湿疫”范畴传播途径为“寒湿疠气”之邪自口鼻而入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寒湿疫疠之邪,引动体内湿热之邪,由外湿与内湿相合相引,进而发展为“湿热毒邪瘀阻”疫病的流行与气候异常密切相关,2019年夏季及长夏全国范围雨水量大,暑湿之气盛,人易感受暑湿之邪,湿邪困脾,脾不运湿,内外湿邪相引相合而伏于体内而到冬季时天气冷暖无常,阴湿较重,寒湿疫疠之气由此而生寒湿疠气侵犯肺卫,引动体内湿热之邪,湿从热化湿热疫气外窜经络,内攻脏腑,充斥表里上下内外,进而侵入营血,灼伤血络,亦可内扰心神,蒙闭心窍湿热之邪易阻遏气机,致气机升降失常湿热蕴阻血络,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血瘀;湿热日久耗伤营血,可致气阴两虚吴鞠通《温病条辨》云:“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体内湿热之邪也只有受到外邪激发、引动时,才从体内发出而发病,不是一律都要经过一季或两季。
所以,体质因素和环境气候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关键二、中医辨证论治(一)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或咳嗽推荐中成药: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银连清瘟解毒口服液(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感冒解毒颗粒、牛黄清感胶囊、疏风散热胶囊等二)临床治疗期1.清肺排毒汤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推荐中成药:麻芩止咳糖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抗支糖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制)等2.根据湿毒疠气特性,按“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结合本省目前发病患者的证候特点,按以下四型进行辨证论治:(1)寒湿郁肺证(卫气同病):发热或不发热,咳嗽,咯痰,胸闷,脘痞,乏力,周身酸痛或呕恶,纳少,便溏。
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治法:宣肺解表,化湿泄浊,理气除满方药:藿香正气散、达原饮、三拗汤加减藿香15g、苏叶15g、桔梗15g、枳壳15g、生麻黄6g、杏仁10g、陈皮15g、茯苓20g、白术15g、佩兰15g、苍术15g、厚朴15g、半夏15g、草果仁15g、白芷15g、黄芩10g、大青叶15g、葛根15g、甘草15g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强力枇杷露、芩百清肺颗粒剂(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小儿清热止咳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适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2)湿热蕴肺证(卫气同病):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无痰或咯黄痰,咽痛,倦怠乏力或胸闷、脘痞、腹胀或呕恶,纳少,大便正常或便稀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法:解毒透邪,芳香化浊,止咳利咽方药:银翘散合小柴胡汤、藿香正气散加减金银花30g、连翘20g、柴胡15g、黄芩15g、芦根30g、天花粉25g、桔梗20g、枳壳20g、藿香15g、佩兰15g、浙贝母15g、炙百部25g、枇杷叶15g、薄荷15g、黄芪35g、炒白术20g、防风15g、茯苓25g、虎杖25g、苍术20g、陈皮15g、丹参25g、川芎15g、生姜15g、甘草15g。
推荐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口服液)、银连清瘟解毒口服液(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抗支糖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制)、连花清瘟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复方金银花颗粒、炎宁糖浆等适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3)疫毒闭肺证(气营同病):喘促,呼吸困难,咳嗽,咯黄痰或铁锈色泡沫痰,发热,入夜尤甚口唇紫绀,舌质淡紫或降紫,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细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止咳平喘方药:清营汤、解毒活血汤、麻杏苡甘汤、清气化痰汤加减水牛角20g、生地15g、丹参25g、玄参20g、金银花30g、连翘20g、桔梗20g、枳壳20g、川芎15g、赤芍25g、地龙20g、桃仁15g、太子参25g、炒白术20g、茯苓25g、生麻黄10g、白果20g、葶苈子20g、黄芩15g、杏仁10g、紫苏子20g、瓜蒌20g、浙贝母15g、生薏米20g、甘草15g高热患者可酌情加生石膏30-50g适用于重型患者推荐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贝益肺颗粒(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等4)邪毒蒙窍证(内闭外脱):呼吸困难,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喘促,发热或不发热。
舌质紫绛,苔黄而燥,脉浮或沉细无力治法: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方药:人参15g、干姜10g、附子10g、甘草10g,煎汤送服紫雪丹或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酌情选用推荐中成药: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适用于危重型患者三)恢复期1.余邪未尽,气阴两伤证:汗出热退或低热,干咳,少痰或无痰,口干,口渴舌质红,苔黄燥或少苔,脉浮数或虚数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药:竹叶石膏汤合清燥救肺汤等加减竹叶15g、石膏20g、太子参15g、麦冬20g、半夏10g、枇杷叶15g、玉竹15g、玄参15g、杏仁10g、陈皮15g、甘草10g推荐中成药:参花清瘟合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扶正解毒合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芪参固表口服液(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生脉袋泡茶等2.肺脾气虚,痰瘀阻络证:轻微咳嗽,少痰,气短,倦怠乏力或便溏不爽舌质淡红或淡紫,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弦涩治法: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方药:黄芪30g、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丹参15g、浙贝母15g、川芎15g、地龙15g、桔梗15g、桃仁15g、红花15g、补骨脂15g、甘草10g。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芎注射液、丹贝益肺颗粒(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制)等在临证应用本方案时,建议各地市一定要结合病人特点,本着“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的中医辨证思想,合理使用协定处方,要将协定处方普治和个体辨证施治相结合,最终达到一人一方,精准治疗,充分体现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