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doc
4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2、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3、 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体会歌词的音乐美教学过程:一、 复习与回顾:1、 检查背诵2、 字词检测:音:黔 qián 皑皑 ái 毡 zhān 炊chuī 毯tǎn 侵qīn似 sì 水似银 似乎 重 chóng 重飞渡 扎 zhā 扎营盘shì 似的 zhòng 重兵 乘 chéng 乘机,乘人之危 行 háng 行情,欺行霸市shèng 千乘之国 xíng 行囊,行云流水 解 jiè 解送 xiè 跑马卖解 jiě 解嘲义: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压——逼近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炊——烧火煮熟食物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高于天——于,比2、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四渡赤水出奇兵》:①“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③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过雪山草地》:五、小结:《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六、课堂练习:1、试背课文2、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相同:①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②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③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过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3、我们也读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请你思考一下:故事与歌词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故事需有完整情节,以叙事、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叙事生动具体,篇幅长;诗歌语言凝练,重在抒情4、 情感迁移:这一课的学习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学习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学唱《过雪山草地》2、复习本文,预习下文[板书设计]:过雪山草地(钢铁汉) (骨更硬)坚强 + 追求 = 过雪山草地(千锤百炼) (志越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