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外眦皱纹_鱼尾纹_分型及相关因素的分析.pdf
6页[作者单位 ]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42?[通讯作者 ] ? 侯伟, E -ma i:l houwei1964 @ hot mai. l com? 论著? 女性外眦皱纹 (鱼尾纹 )分型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张洁尘, 陈祥生, 侯伟[摘? 要 ]? 目的? 分析中国女性外眦皱纹 (鱼尾纹 )类型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人口社会学一般资料以及调查可能影响皮肤老化的主要相关因素使用图像分析仪 SI A0612标准化拍照, 采用 V isioscanVC98(CK Electronic GmbH, Ger many)进行外眦区域皱纹测量Photoshop cs2截取双侧眼角 固定比率皮肤图像采用 Le mperle分级标准将外眦皱纹分为 0~ 5级依照 Kane鱼尾纹分型对研究对象外眦皱纹进行分型结果? 共调查 150名南京地区中国女性, 年龄 19~ 59岁, 平均年龄 37. 9岁, Fitz -patrick皮肤类型以?型为主 (占 66 % ), 运动状态时 (闭眼微笑 )时在 19~ 25岁组鱼尾纹发生率是 22. 2% ,在 40~ 44岁年龄组达到 100% 。
115名具有外眦皱纹的中国女性受试者分型以?型为主, 与白人女性不 同其中,?型 (完全扇型 ) 13人 ( 11. 30% ), ?型 (下睑上颊型 ) 12人 ( 10. 43% ), ?型 (上睑型 ) 14人(12. 17% ), ?型 (正中型 ) 76人 (66 . 09% )分析皱纹分型与年龄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并与Fitzpatric皮肤类型不相关 (P > 0. 05), 但与青年期 ( 19~ 29岁 )日晒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 (P 6个月 ); 6)近 1月内有日晒伤影响 评估者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研究对象 150名, 年龄 19~ 59岁将其分为 4个年龄组, 1组: 19~ 29岁; 2组: 30~ 39岁; 3组: 40~ 49岁; 4组: 50~ 59岁 1 . 2?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表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在调查问卷中主要以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答题的方法, 问卷 调查表分三部分内容, 前两部分由研究对象填写, 第三部分由调查员填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收集,可能影响 皮肤老化的主要相关因素调查 (包括各年龄阶段日晒时间、 吸烟史、 F itzpatrick皮肤类型)及外眦皱纹情况评估。
1 . 3? 外眦皱纹的分型? 参考 Kane[ 1]鱼尾纹分型方法并将鱼尾纹分型明确定义 (分为四型, 见表 1): 规定外 表 1? 女性外眦皱纹分型定义Tab . 1? Classification of crow?s feet patterns分 型定? 义?型 (完全型或扇型 )整个皱纹走向呈现扇形起点于境线的上、 下、 水平 3个方向, 且归点位于外眦的上、 下、 正中 3个方向?型 (下睑上颊型 )起点主要位于境线的下方, 且归点主要位于下睑外侧整个外眦部位皱纹主要位于下睑上颊方向?型 (上睑型)起点位于境线的上方, 归点主要位于上睑外侧整个外眦部位皱纹主要位于境线上方?型 (正中型)起点位于境线的周围, 且归点位于外眦角处整个外眦部位皱纹归于一点集中眦皱纹发际方向为皱纹的 ?起点?, 外眦方向的端点为 ?归点 ?, 定义外眦的水平延长线为 ?境线?, 则以外眦点做垂直切线, 观察切线外方区域的皱纹, 即外眦区域的皱纹从 ?起点 ?到 ? 归点 ?方向观察皱纹位于 ? 境 线?的位置方向1 . 4? 外眦皱纹的分级? 参考? Lemperle[ 2]图片与描述结合的分级法 ?将外眦皱纹分为 0 -5级: 0级: 没有皱纹; 1级: 仅有可感知的皱纹; 2级: 浅皱纹; 3级: 中等 深度皱纹; 4级: 深皱纹, 边界清楚; 5级: 很深的皱纹,多余的褶皱。
1 . 5? 材料和仪器? 采用标准化的照相及图像分析仪SI A0612( skin i m age analyzer) 拍摄照片以保证固定光 源、 固定位置、 相同放大倍数及皮肤区域通过使用VisioscanVC98( CK E lectronic Gmb H, Ger m any)进行皮肤皱纹测量及软件分析选用 SELS参数包括皮 肤的皱纹程度 ( SEw)、 皮肤角质层的剥落程度 ( SEsc)、皮肤的粗糙度 ( SEr)、 皮肤的平滑度 ( SEsm )使用Adobe Photoshop?cs2进行图像分析1 . 6? 方法 1 . 6 . 1? 室内拍照 ? 研究对象清洁面部后, 在室温 ( 20? 2) ? 、 相对湿度 50 % ~ 60 % 房间休息 20m in , 保证受试条件相同使用图像分析仪 SI A0612标准化拍照:拍摄面部运动状态 (按照标准微笑要求笑容程度, 即 露齿 6~ 8颗 )闭目照片: 正面照一张、 左右 45? 角侧面照各一张;1 . 6 . 2? 定量测量 ? 采用 V isioscan VC98( CK Electron - ic GmbH , Ger many) 进行外眦区域皱纹测量, 探头边缘位于外眦切线, 以外眦外 1c m 处为测量中心 (即探头中心到探头边缘的距离 )测量 SELS参数。
1 . 6 . 3? 图像处理 ? 采用 Photoshop cs2对 150张图片进行处理: 将图像放大相同比例, 以 2 . 5 ? 2c m, 300万像素固定标准截取右侧眼角皮肤图像1 . 6 . 4? 皱纹分级及分型? 微笑状态下, 采用 ? Lemper - le图片与描述结合的分级法?将右侧外眦皱纹分为 0~ 5级依照 Kane鱼尾纹类型对研究对象双侧眼角进行分型1 . 6 . 5? 统计分析 ? 应用 SPSS13 . 0统计软件对外眦皱 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皱纹分级在各年龄组分布的差异, 使用 Monte carlo精确概率法, 分析皱纹各类型在各年龄组、 各皮肤类型、 及各年龄 阶段的日晒时间组间的分布有无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外眦皱纹严重程度与皱纹类型之间的关系2? 结果? 2 . 1? 外眦皱纹分型 ? 将 150名受试者闭目标准笑容状态下鱼尾纹分为四型 (图 1~ 4)494?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 6月第 24卷第 6期? ? Chin JDer m V enereo, l Jun . 2010, Vo.l 24 , No. 6图 1? ? 型 (完全型或扇形 ): 不同皱纹深度的? 型鱼尾纹Fig . 1? Pattern? ( full fan pattern): crinkling of lateral canthalskin fro m the lower lateralbrow across the upper eyelid, through the la- teral cajnthus ,and across the lower eyelid/upper cheek junction图 2? ?型 (下睑, 上颊型 ): 不同皱纹深度的?型鱼尾纹Fig . 2?Pattern ? ( lowerlid/upper cheek pattern): wrikling of the lower lid/upper cheek area alone图 3? ?型 (上睑型 ): 不同皱纹深度的?型鱼尾纹Fig. 3?Pattern?( upper eyelid pattern): wrinkles only in the upper eyelid skin, down to the lateral canthus图 4? ?型 (正中型 ): 不同皱纹深度的?型鱼尾纹Fig. 4?Pattern? ( central pattern):skin i 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lateral canthus is severely wrinkled?495?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 6月第 24卷第 6期? ? Chin J Der m Venereo, l Jun . 2010, Vo. l 24 , No. 62 . 2? 外眦皱纹类型在各年龄组的分布 ? 选取有鱼尾 纹明显的女性即皱纹分级 2- 5级间 89人, 分析皱纹类型与年龄组的关系。
其中, ?型 52例占 58 . 4 % , 各年龄组均以 ?型为主低年龄组 (组 1 : 19~ 29岁 )中 5例均为 ?型 (图 5)使用 M onte carlo精确概率法,分析皱纹各类型与各年龄组的关系统计得精确概率值 P = 0 . 246 (P > 0. 05), 即各年龄组中的外眦皱纹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ge group:1= 19-29years old;2= 30 -39years old; 3= 40 -49yearsold; 4= 50-59years old)图 5? 外眦皱纹类型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Fig . 5? Crow?s feet patterns in different age -group2 . 3? 外眦皱纹分级在各年龄组的分布 ? 本研究共调查 150例南京地区女性采用 Lemperle皱纹分级法 将外眦皱纹分 0~ 5级, 各级在各年龄组分布如图 6表示非参检验 F = 7 . 375 , P = 0 . 025(P 50No wrinkles 14( 77 . 8) 11(50) 9( 50)1(5 . 9)0( 0)0( 0)0(0)W ith wrinkles 4( 22 . 2)11(50) 9( 50) 16(94 . 1) 33(100) 23( 100) 19( 100)2 . 5? 外眦皱纹分型的分布及与白种人比较? 排除没有鱼尾纹的 35名受试者后将 115名患者按照皱纹分级进行分析, ?型 76例 ( 66 . 1 % )。
而 Kane[ 1]所报道的 100名白人女性 ( 1998年 50名, 2002年 50名 )均以 ?型为主其中仅报道了 2002年 50名研究对象各型分布的平均年龄, 与本研究的可比性分析见表 3 由于研究对象均是具有肉毒素要求的女性, 皱纹应较明 显为了与其结果做比较, 我们分别选取了本次分级中 2 -5级和 3 -5级的受试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皱纹组 ( 1 -5级 ), 皱纹明显组 ( 2-5级 ), 中度以上皱纹组( 3 -5级 )均以 ?型鱼尾纹为主 (表 3)分别将 3个组 的外眦皱纹类型分布与 Kane[ 1]所报道的白种人类型的分布做卡方检验, 结果显示本研究的类型分布与白种人相比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4) 表 3? 外眦皱纹各型的平均年龄情况Tab . 3? The averge age of different crow?s feet patternG roupT otal( n)Averageage( y)Pattern?nAverageagePattern?nA verageagePattern?nAverageagePattern?nA verageageClass1-5 115411348124614447639Class2-589461348114613445241Class3-5564585055010453342Kane[1]5047494846表 4? 中国女性与白人女性外眦皱纹类型分布比较? 例 (% )Tab .4?Statistics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crow?s feetwrinkles between Chinesewo men and Caucasian women?n(% )GroupnPattern?Pat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