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1(南京卷)-历史(全解全析).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101162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91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 1【南京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60 分,考试时间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 题 1 分,共 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面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工具的改进会推动人类的进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因此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经 分 析 A B C 不合题意,故 选 D2.下列历史事件能在下图所示著作中查找到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 B.曹操统一北方C.八王之乱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事情。

      A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B 曹操统一北方发生在东汉末年;C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D 北魏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北魏故能在 史记中查找到的是A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体现了()A.赵州桥的修建 B.大运河的开凿C.用指南针航海 D.市舶司的设立【答案】B【解析】“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表明最北达到涿郡,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的交流,这和隋朝大运河的影响一致,故选B赵州桥是唐代李春修建,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宋代,市舶司是宋代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设置的,都和题意无关,排除A、C、D4.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C.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 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以看出,唐太宗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体现这一治国理念的是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C 项正确;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唐太宗在政治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不能直接体现出唐太宗重视人民的理念,排 除 A 项;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是整顿吏治的措施,不能直接体现出唐太宗重视人民的理念,排 除 B 项;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属于文化方面的制度建设,不能直接体现出唐太宗重视人民的理念,排除D 项。

      故选C 项5.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清朝苜期人均耕地面积86&1322*人均田地不里2吉 I哌 治 十 八 年 康 熙 六 十 年 京 正 十 二 年 乾 修 0十九年(1651 年)(1711 4)(17344-)(17954-)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人口快速增长C.高产作物普遍种植 D.东南沿海倭患猖獗【答案】B【解析】观察图示可知,清朝人均占有土地面积逐年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5 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 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伤害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图示中人均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B 项正确;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和高产作物的普及与题干人均耕地变化无关,排 除 A C 项;明朝中后期,我国东南沿海倭患猖獗,与题干”清朝”不符,排 除 D 项。

      故 选 B 项6.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低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 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80年代,朝士皆耻言西学,19世 纪 末 人人竞言西学,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人们为挽救民族危机纷纷学习西方先进社会文化,B项正确;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末中国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性质未发生变化,排 除 A 项;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排 除 C 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两大口号,洋务运动是清朝面对内外交困局面,内部先进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自救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西方的文化、技术,但不是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 项故选B 项7.陈天华的 猛回头与邹容的 革命军在新军中的影响很大在 武吕起义回忆录中许多参与过武吕起义的老人说他们曾读过和传递过这类小册子这类小册子”的主要内容是()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B.宣传维新变法思想C.介绍西方先进技术 D.介绍辛亥革命成果【答案】A【解析】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陈天华的 猛回头、邹 容 的 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A 项正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变法思想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材料中”陈天华的 猛回头、邹 容 的 革命军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故 B 项 和 C 项与材料不符,排 除 B 项 和 C 项;陈天华的 猛回头、邹 容 的 革命军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不可能介绍辛亥革命成果,排 除 D 项故 选 A 项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 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材料说明女学生不再信奉传统伦理道德,并且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这是民主科学思想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的表现,C 项正确;维新思想并没有抵制旧的礼教思想,排 除 A 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中仅涉及女学生,不能说明深入人心,排 除 B 项;材料内容和兴办新式学校无关,排 除 D 项。

      故 选 C 项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是()A.公车上书 B.一九运动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该内容指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项正确;公车上书是指在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的事件,排 除 A 项;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 12月 9 日,北 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的运动,排 除 B 项;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 5 月至1927年 4 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排 除 D 项。

      故 选 C 项10.”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日: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删除卖国军阀之势力此宣言最可能出 自()A.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D.1926年 7 月国民党北伐宣言【答案】D【解析】据“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日: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及所学知识可知,此宣言最可能出自1926年 7 月国民党北伐宣言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D项正确;A B C 项不符合题意,排 除 A B C 项故 选 D项11.”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A.洪秀全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答案】B【解析】由题干 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可知材料评价的人物是孙中山,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o12.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投资分配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我国()项目工业农林水利运输邮电文教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比重58.27.619.27.2374.1A.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 B.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加紧进行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1953-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投资分配”的投资比例来看,工业所占的比例最大,由此可知我国当时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A 项正确;表格内容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建设,排 除 B 项;表格内容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排除C 项;表格内容没有体现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排除 D 项故选A 项13.为下面两幅图表设计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1984年国庆游行标语“联产承包好”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表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数据“1984年联产承包好”“1978-1984我国粮食产量增长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78年我国在农村经济改革,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D 项正确;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排除A 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B 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 项。

      故选D 项14.以下是某学生所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三步走”战略部署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案】D【解析】根 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项正确;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A 项;“三步走”战略部署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排除B 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与“邓小平理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