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DOC(DOC 25页).doc
25页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病区环境清洁消毒SOP一、空气1.开窗通风,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 2.不宜开窗通风(如室外尘埃密度较高或极度寒冷时),必要时(如收治了肺结核患者)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有自动显示累计消毒时间的不需要单独登记),并正确估算仪器的数量,必要时行效果评价; 3.不建议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方法消毒空气二、墙面、门窗和地面 (一) 墙面和门窗 1.应保持无尘和清洁 2.通常使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二) 地面 1.所有地面包括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m2; 2.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3.不同区域(污染与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分开放置,每天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1次,清洗后悬挂备用 三、医疗与生活物品 (一) 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机,每天清水擦拭1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每天清水擦拭1次。
(二) 护理站桌面、患者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清水擦拭且一人一巾,用后抹布可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消毒30分钟 (三) 病人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四) 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1.物体表面没有明确污染时,只需用干净的清洁用具,清水擦拭即可;有明显污垢时,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作用30分钟,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的擦拭消毒 2.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最后是盥洗间即污染区拖把应分类分色分室使用 四、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地面及物品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每天采用75%酒精擦拭注:使用腐蚀性的消毒剂如含氯制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应使用清水擦拭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SOP 一、手术器械及其相关物品 (一) 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手工清洗按照去污六步骤清洗;复杂及管腔器械使用超声清洗机加酶清洗; (二) 灭菌:压力蒸气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或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浸泡器械必须经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注:锐利器械(含剪刀、刀片、穿刺针等)及缝线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 二、病区常用物品 (一) 病区换药碗、弯盘等:在病区处置间流动水冲洗,去除明显血液等污染物后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二) 杯钳罐:用后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有消毒液的每周更换2次;干式保存则每4—6小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三) 体温表:集中使用的体温表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1.清洗:流动水清洗擦干,使用手工或甩表机甩表后浸泡消毒; 2.消毒:含氯消毒液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洗,纱布擦干,使用前质检同时75%酒精棉球擦拭后使用消毒液每日更换 (四) 各种盛消毒液的玻璃瓶:弃去消毒液,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压力蒸汽灭菌;每周灭菌2次 (五) 吸引瓶、引流瓶: 1.清洗:流动水冲刷洗、干燥(可以自行选用不同方法,减少水分,目的是保证浸泡消毒的消毒液不被稀释,确保消毒效果); 2.消毒:热力消毒90℃5分钟或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六) 餐具 1.清洗:用洗涤剂擦洗,清水冲洗干净;2.消毒:煮沸10-2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
(七) 痰盂、便器: 1.清洗:流动水冲刷洗、晾干; 2.消毒: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洗或热力消毒90℃3分钟 (八) 塑料及橡胶类(含超声雾化器、呼吸机管路、湿化瓶): 1.清洗:流动水冲刷洗、干燥; 2.消毒:自动清洗消毒机90℃5分钟或新生成氧化电位水冲洗浸泡10-15分钟或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后,新鲜蒸馏水冲净消毒液,置于灭菌容器干燥保存备用; (九) 气管内套管: 1.清洗:流动水清洗、干燥; 2.消毒:自动清洗消毒机90℃5分钟或煮沸消毒10-20分钟或新生成氧化电位水冲洗浸泡10—15分钟或洗必泰醇消毒液浸泡30分钟或过氧化氢浸泡30分钟 (十) 止血带: 1.清洗:流动水清洗、擦干; 2.消毒:送供应室集中处置或含氯消毒液250mg/L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一用一消毒或酒精擦拭 (十一) 热水袋、冰袋、橡皮气圈及橡皮中单: 1.流动水清洗、晾干; 2.必要时用含氯消毒液250rng/L擦拭,作用30min后,流动水冲净,晾干备用。
(十二) 血压计、袖带、听诊器袖带: 1.清洗、晾干; 2.血压计及听诊器适时用75%乙醇或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三、麻醉用具处置 (一)一次性用具如:牙垫、气管插管、各种穿刺包、穿刺针、换能器等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二) 麻醉喉镜片清洗擦干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剂中消毒30分钟或热力消毒(90℃5分钟)或压力灭菌 (三) 呼吸囊: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四) 硅胶螺纹管:1.上清洗机按管道清洗流程清洗后备用 2.流动水清洗后经氧化电位水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 (五) 可视喉镜、支气管镜用后按消毒内镜处理 注:消毒设备(床单位消毒机、内镜清洗消毒机等)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使用,并定期维护手卫生SOP 一、手卫生设施 (一) 采用流动水洗手,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二) 肥皂或者皂液: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及皂盒的清洁与干燥;皂液宜使用一次性原装的挤压式液体皂,如使用分装液体皂,容器必须保持清洁,并每周至少消毒一次。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三) 干手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用于手毛巾(一用一消毒,并干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 配备合格的快速手消毒剂,并放置在医务人员便于取用的位置,包括流动使用诊疗车上 二、卫生洗手 (一) 洗手用品:洗手液(皂液)、可拆卸重复使用的皂液容器、固体肥皂及有筛孔皂盒、一次性抽纸巾或干手毛巾、护肤用品 (二)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2.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穿脱隔离衣前后; 3.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进行卫生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处理药物及配餐前; 6.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三)洗手方法 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按照六步法洗手,时间不得少于15秒;见图1.4.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5.干手:用纸巾或干手毛巾干燥双手。
6.护肤:适量护肤用品护手图1 六步洗手法: 三、卫生手消毒(一) 消毒用品:符合规范的一次性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二)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人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前后; 3.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4.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之间;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手部无明显污染物时 5.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6.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三) 消毒方法 1.取2—3ml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方法参照六步洗手法,揉搓时间至少15秒;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4.符合上述消毒原则每5、6条者,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四、外科手消毒 (一) 卫生用品:指甲剪、消毒皂液、非手触式清洗液出液器、一次性外科手消毒剂、无菌巾、灭菌洗手刷、计时钟 (二) 外科手消毒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进行各类手术前均应进行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 3.手术中和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和外科手消毒。
(三) 外科手清洗、消毒方法 1.洗手方法 ①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②取适量的清洗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③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④使用无菌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2.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至少消毒二遍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四) 注意事项 1.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2.洗手与手消毒双手相互揉搓要充分; 3.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清洗液清洁双手; 4.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SOP 一、职业暴露的预防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