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带解析).doc
19页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带解析).....精品文档......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B. 对单倍体幼苗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是高度不育的C.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 “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实质都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A【解析】皮康霜可抑制病原体繁殖,但长期使用,抵抗力弱的病原体被杀灭,而抵抗力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此过程使细菌种群基因库中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因此导致药效下降,A错误;单倍体的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突变产生抗药性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A.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A正确;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的形成是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的,使生物之间相互适应,B正确;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已有个体发生突变,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进行了选择,C错误;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C3. 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 杀虫剂的频繁使用,使昆虫发生pen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 突变昆虫的出现说明此地区的该昆虫种群已发生了进化D.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依托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A.由题图可知,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B.基因突变是多方向性的,杀虫剂的使用是对具有抗药性的昆虫进行选择,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突变昆虫的出现改变了基因库中的基因,故说明此地区的该昆虫种群已发生了进化,C正确;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C4.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B. 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 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而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对细菌的基因突变进行了选择,B错误;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 D.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错误。
故选C5.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滥用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从而改变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 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子,从而丰富了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C. 环境直接选择了生物体的基因型,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是不同的物种【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对自然选择学说、物种的形成过程等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变异不会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B.骡子与驴和马不是同一物种,没有丰富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B错误;C.环境直接选择了生物体的表现型,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错误;D.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不能与二倍体杂交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是不同的物种,D正确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B. 狼和兔子通过相互选择,达到共同进化C. 细菌接触抗生素后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D. 外来物种入侵可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A.长期的地理隔离若能产生生殖隔离,就可形成新物种,A正确;B.草原上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C.细菌是先产生的抗药性之后用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突变个体进行了选择,C错误;D.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破坏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D正确7. 某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据考证是由地震形成的,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两岛上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 两岛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C. 两岛上鸟类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数量趋于相同D.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是一道关于生物进化的类型题,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同时又在考查考生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A.两岛上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A正确;B.每一个小岛中的每一种鸟类构成一个种群,具有一个基因库,又因为两个小岛之间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各自所在的岛屿上的种群为适应所在岛屿的环境而不断进化,基因频率不断改变,基因库间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B错误;C.由种类与时间图像知最终两岛屿的鸟类种类不同,又由数量与时间图像知两岛屿上鸟类数量趋于相同,C正确;D.由种类与时间图像知甲岛屿的鸟类种类后来较多与乙岛,很可能是因为该岛上环境改变更适合鸟类生存,从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鸟的种类就增多,D正确。
故选B8.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起选择作用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识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明确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解答】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已经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只起选择作用,A错误;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C.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正确;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A9.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C. 地理障碍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解答】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正确;C.地理障碍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后,生物就发生了进化,D错误故选B10.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两种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交配,这种现象属于( )A. 优胜劣汰 B. 适者生存 C. 生殖隔离 D. 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两种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造成了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即产生了生殖隔离,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 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属不同物种C. 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D. 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为进化提供原料,A错误; B.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可能是地理隔离造成,也可能是生殖隔离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