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埃米尔和皮皮的异同中看顽的影响因素.docx
5页在埃米尔和皮皮的异同中看“顽”的影响因素 摘要:林格伦在小说《淘气包埃米尔》和《长袜子皮皮》中塑造了埃米尔和皮皮两个顽童形象埃米尔和皮皮的“顽”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的外在平等环境和同样的内在的游戏心理是他们“顽”的有利因素;而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父母和不同的工作是他们“顽”的限制因素关键词:顽童,平等,游戏,限制因素一、相同处看“顽”的有利因素埃米尔和皮皮有很多的共同点在性格上,他们顽皮,善良,有创造力,有好奇心这样的天然快乐的性格得益于林格伦为他们创设的“顽”的两大因素:外在的平等和内在的游戏外在的平等扩大了“顽”的范围,内在的游戏则创新了“顽”的方式一)平等扩大“顽”的范围在《淘气包埃米尔》和《长袜子皮皮》中林格伦创设了一个众生平等的环境,扩大了“顽”的范围这两个“顽童”不仅能和同龄人一起玩,也可以随意闯入成人世界,在平等的地位上和成人开“顽”笑他们不是在世界的边缘,而是在世界的中心在《长袜子皮皮》中,皮皮不仅能和同龄人杜米和阿妮卡一起玩耍,还能在象征权威的警察、教师那里展露“顽”的性格和“玩”的能力皮皮刚看见警察时说:“我今天一定又很走运我最喜欢警察,其次是大黄叶梗土豆酱。
说完,就兴高采烈地向警察走去皮皮并不害怕警察,在她眼中警察和好吃的是一样的两个警察要带皮皮去儿童之家学习知识,而皮皮不愿意,三个人就上演了一场“拍人游戏”的闹剧在这场闹剧里,皮皮身轻如燕,觉得“太有意思了”;而两个警察则是“站着直搔头”“显得很害怕”警察的狼狈、胆小反衬出皮皮的灵动和勇敢林格伦打破了现实生活中成人和儿童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在缩小和放大中实现了众生平等在《淘气包埃米尔》中,林格伦也创设了许多众生平等的环境无论是平凡普通的掌马匠、马贩子还是位高权重的市长,埃米尔都可以和他们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埃米尔骑着马闯进了市长的宴席,把宴会搞得一团糟,在场的人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哈哈大笑,埃米尔闯进的可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宴会,更是一个精致的成人世界;有条不紊的成人世界因为这个小淘气包的出现乱成一团,足以证明“顽童”的威力二)游戏创新“顽”的方式如果说众生平等是“顽”的外在环境,那么儿童游戏的天性则是“顽”的内在动力在皮皮和埃米尔身上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纯粹自然快乐表现他们不满足于平淡无奇的玩耍的形式,而是发明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方式,是游戏的发明家皮皮能把日常的小事变成游戏比如,皮皮在打扫房间的时候,把两个大刷子套在自己脚上,把枯燥无味的拖地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溜冰。
皮皮也会在看不起眼的工作中发现游戏比如,皮皮带着杜米和阿妮卡去捡垃圾,捡到一个长满锈的铁桶就把它套在头上走过了整一个街区皮皮最厉害的就是在无中生有中创造游戏,她想到一个新词“斯彭克”,就满大街地去寻找“斯彭克”,这在成人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有些荒唐,可是皮皮却觉得在找“斯彭克”的时候非常开心皮皮在发现、发明这些游戏的时候,并不是刻意为之,就是单纯地寻找快乐埃米尔也是游戏大王埃米尔几乎每天都闯祸淘气,其实就是在玩游戏他喝汤把头伸进汤罐子里拔不出来,折腾了一大圈回来,埃米尔为了给妹妹展示他怎么能把头伸进汤罐子的,又把头伸了进去埃米尔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想着游戏他的游戏生活正如朱自强所说的那样:“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生活的意义,游戏是纯粹的生活,生活是纯粹的游戏二、不同处看“顽”的限制因素埃米尔和皮皮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他们的不同中,可以看到“顽童”之“顽”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限制的一)能力影响“顽”的程度皮皮和埃米尔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他们的能力上,他们的能力影响了“顽”的程度皮皮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孩子,开场的第一句话就是“请不要担心!我会料理自己的!”她有数不完的金币而且力大无穷,“全世界没有一个警察能和她相比。
如果她愿意,可以举起一匹马”所以皮皮可以绝对地率性而为,不计后果她可以拒绝上学,和警察对峙,和老师顶嘴,可以随时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埃米尔则更加接近现实,他只是一个生长在普通家庭中的普通孩子,除了淘气,和其他孩子没有半点分别他有很多搞不定得到事情,经常需要别人帮忙所以他只能行走在自己的小小的世界中,做着一个小小世界里的淘气王二)父母限制“顽”的时间皮皮和埃米尔的第二个差别就是,皮皮没有父母,而埃米尔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林格伦在两部小说里,给父母设定了不同的功能在《长袜子皮皮》中,皮皮的父母并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皮皮的妈妈只是在天上,透过一个小孔看着她整个故事出现最多的就是杜米和阿尼卡的爸爸妈妈,他们最大的功能就是提醒正在玩耍的杜米和阿妮卡回家林格伦并没有给皮皮、杜米和阿尼卡的游戏世界太多的父母干预,父母只是孩子们游戏时间长短的把控者在《淘气包埃米尔》中,父母对埃米尔十分地疼爱和包容,可是埃米尔对“顽”的时间有相对多的参与首先,在父母的引导下,埃米尔的“顽”是分场合的比如,他在把自己的头套进汤罐子里之后,埃米尔还是得乖乖地听从父母去医院父母也限制了埃米尔“顽”的时间长短,埃米尔的爸爸会把他关在木头房里惩罚他的顽皮,虽然埃米尔还是能够在木头房子里玩耍,可是失去了皮皮那样自由的时间。
三)工作评价“顽”的结果林格伦的顽童小说一反传统的儿童形象,在让我们看见天然、可爱的孩子的同时,也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顽童之“顽”是否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在《长袜子皮皮》中,皮皮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海盗,但是在故事的最后我们不知道皮皮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一个未卜的结局,让皮皮的“顽”更加荒诞和不现实在《淘气包埃米尔》中,作者对这种争议做出了适当的妥协,埃米尔实现了自己梦想,成为了社区的管理员因为埃米尔获得了自己梦想的并在成人看来还不错的一份工作,所以埃米尔的顽皮是可以被接受的试想,如果埃米尔最终一事无成,家长还敢不敢让孩子阅读这样的顽童类小说呢?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是无可厚非的就像黑格尔所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顽童之“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把握好“顽”的程度才能“玩”得开心Reference[1](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李之义译.长袜子皮皮[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01.[2](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李之义译.淘气包埃米尔[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1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