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马俑(张鹏璇).doc
3页秦兵马俑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道2.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战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一号坑共有27个探方,根据每个探方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是二号坑,它是由4个单元内的4个不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尺形军阵,面积6000平方米,估计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马和鞍马近500多匹第一单元即俑坑东边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过洞,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方阵,每乘战车有军士俑三件第三单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一过洞,是由19乘战车和100余件随车徒手兵俑组成的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过洞,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功能守,自我保护力强,反应快速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就有三个布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力量木质战车因为年久已朽,但车辕、轮等却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尚存在 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仅有4马1车和68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门道相对应的为一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东西向厢房,即南厢房与北厢房共出土陶俑64件。
这些陶俑的编组排列与一、二号坑不同一、二号坑内的陶俑都是按作战队形排列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俑不同后者配备的有长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有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战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在我国,陶俑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但那时制作的陶俑体形较小,火候低,制作粗率而秦兵马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制作精细,造型准确,工艺水平极高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的顺序,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出土时,因木椁腐朽,土层塌陷,两辆铜车马都残破严重,其中二号铜车马已碎成1,555片,经过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专家两年半细心艰苦的修复,二号铜车马于198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一号铜车马也于1988年正式展出这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赶车的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
乘室前面及左右两侧有三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它可能是供秦始皇灵魂出游时乘坐的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箭头、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此车是用来保护后面二号车的安全的 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秦始皇嬴政 (QinshihuangYingZheng前259—前210)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前247年,庄襄王死,13岁的嬴政代立为秦王,国政为相国吕不韦和宦官嫪毐(làoǎi)所把持,统一事业没有显著进展前238年,嬴政开始亲理国政他首先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免去了吕不韦的相职,把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接着,又当机立断,作出了推进统一六国战争的重大决策,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制定了统一战争的战略和策略从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王嬴政为炫耀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德,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创立了“皇帝”的尊号随后,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建立了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订和颁行统一的封建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在经济上,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废止战国时代的各国货币,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交通,又实行车同轨,堕毁原东方各国的城廓,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在思想文化上,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为秦朝的专制主义统治制造神学根据又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又坑杀儒生460余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继续进行扩大统一的战争他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又南定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秦始皇是很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但因刚愎自用,以刑杀为威,大臣多怕获罪,不敢指陈他的过失他生活奢侈,大修豪华的宫殿和骊山墓先后五次大规模巡游全国各地,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为求长生,召集方士求神仙,浪费大量财物连年用兵,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们纷纷起来反抗,揭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七月,他出巡北还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葬于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