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3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11页人教版2 0 2 3 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时间:6 0 分钟 分数:1 0 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 0 小题,每题2分,共 4 0 分)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3、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 O、C O2B.HO、H O、02 2 2 2C.K O H,K C O、K N O D.F e 0、F e C l、F e (O H)2 3 3 2 3 3 3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汞原子O氧原子B.生成物有三种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1 /I I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6、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错(E 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错属于非金属元素C.错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 3B.错的原子序数是6 3D.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52.07、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一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一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8、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2/1 19、“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B.C.D.1 0、如图所示,甲是澳(B 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 a B 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 1D.甲原子核外共有5 个电子层1 1、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 l 9 H 1 9 N 7 0 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 4 1 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 9:1 9:7:6D.叶酸由1 9 个碳原子、1 9 个氢原子、7 个氮原子和6 个氧原子构成1 2、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将 F e、C u 分别加入A g N O 溶液中3B.将 F e、C u、A g 分别加入稀盐酸中3/1 1C.将 F e 分别加入C u S O、A g N O 溶液中4 3D.将 F e、A g 分别加入C u S O 溶液中41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e B.N C.H D.2 0221 4、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 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 g 和 C u1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铁1 6、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 氧气,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1.8 g 水。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 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 0%1 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照、F e、C u 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 B.M g SO 溶液F e C u4C.M g F e SO 溶液 C u D.M g SO 溶液 F e C u(N O)溶液4 4 3 21 8、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 a O H K O H H C 1 B.N a C l N a O H H C 1C.H SO H C 1 N a O H D.N a C l N a C O N a SO2 4 2 3 2 41 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4/1 1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b 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 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20、将乙酸(C H 3 C 0 0 H)和葡萄糖(C 6 H l 20 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 -9 a B.1 -8 a C.1 2a D.8 a二、填空题(共 3 小题,共 12分)1、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装置I 中的锥形瓶加入2.0 g 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 0.5 mL 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H I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 4.0 m 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5/1 1装置I 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同学利用装置I 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乙同学利用装置I 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丙同学利用装置in 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o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I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洗涤、干燥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 述 三 位 同 学 中 (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 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填标号)。
A 移出装置ni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I 中的空气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2、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刚开始加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继续加热时,试管1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该反成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还是先熄灭酒精?你认为应该6/1 13、结合下图仪器,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填名称)3)蒸发结晶食盐,除用到,还 需 用 到 图 中 的 仪 器 有(填序号)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D 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三、实验题(共 2 小题,每题1 5 分,共 3 0 分)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可 选 用 的 发 生 装 置 震(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用 E 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选填7/1 1“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 O,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2和停止,应 选 择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选填序号),可用D 装置收集C O 的理2由是 O(4)N H C 1 溶液与N a N O 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4 2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 O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 现象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 O(2)实验室制取应C O 选 用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2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3)常温下,下列收集C O 的 方 法 中 不 可 行 的 是 (填字母序2,号)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 a H C O 溶液法3(4)某同学进行图D 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8/1 1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 5 g 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 4 6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 6 2.2 g。
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2、“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甲酸甲酯(C H 0)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2酯的名称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化学式C H 02 4 2C H 03 6 2C H 03 6 2X甲酸乙酯(C H 0 )中 碳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设);3 6 2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9/1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C4、C5、C6、A7、B8、A9、D10、BH、B12、D13、A14、B15、C16、C17、B18、B19、B20、A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Z n+H S O =Z n S 0+H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过滤 乙 AC2 4 4 22、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黑色固体10/11粉末变为红色 C+2C u O 高温2C u +C O t 先撤离导管-23、酒精灯 漏斗 B三、实验题(共 2 小题,每题15分,共 30分)1、铁架台 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A 2K M n O 拿 K M n O +M n O +04 2 4 2 2t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C a C O +2H C 1=C a C l +H 0+C 0 t C C O 密度3 2 2 2 2比空气大 14:3 溶液变蓝2、长颈漏斗 A C a C 0+2H C l =C a C l+H O+C O t 复分解反应 b3 2 2 2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四、计算题(共2 小题,每题9 分,共 18分)1、(1)8.8g (2)80%(3)14.1%2、(1)6:1:8;(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