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市环境保护局受理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况公示(2)11.pdf
280页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I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版) 建设单位:田东县锦华锰业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六年六月建设单位:田东县锦华锰业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六年六月 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II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III前 言 前 言 1 建设项目由来建设项目由来 靖西县锦华锰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靖西县黄良春铁合金冶炼有限公司,2007年 4 月通过股权转让由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现为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
公司现址位于靖西县化峒镇八德村典屯,现有 6300kVA矿热炉 3 台、3600kVA 精炼炉 1 台,生产硅锰合金和低碳锰铁公司于 2005 年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 年通过国家发改委铁合金行业准入认定(第三批) ,是百色市第二大铁合金生产企业,多次被评为百色市先进福利企业 由于锦华锰业在靖西当地没有锰矿资源支撑,所有锰矿均需从大新供应,一方面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振、龙门等分厂的用矿紧张,不利于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现存 6300KVA 炉型较小,限制企业发展广西新振锰业集团在田东县江城镇拥有江城锰矿,服务期限 47 年,设计采矿能力 10 万吨/原矿 因此将锦华锰业厂区异地搬迁至田东县江城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靖西县锦华锰业有限公司拟搬迁到田东县江城镇,淘汰落后产能,将原设备技改为 2 台 25000kVA 半封闭矿热电炉,设计年生产硅锰合金 10 万吨,同时企业更名为“田东县锦华锰业有限公司” 该项目总投资 47600 万元,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硅锰合金,提高了清洁生产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升地区锰业的产业水平,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及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IV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 (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等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田东县锦华锰业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9 月正式委托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建设项目特点建设项目特点 (1)工程特点 项目在田东县江城镇建设该项目总投资 47600 万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72650 万元, 年上缴税金 3654 万元, 年利润总额约 9545 万元, 提供就业岗位 200个项目采用 2 台 25000KVA 半封闭矿热炉生产硅锰合金,并进行余热发电,提高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减少了环境风险该项目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两高”项目审查(桂政阅[2015]99 号) ,于 2016 年在田东县经济局备案,备案号为东经济[2016]17 号)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国家、地方规划相符。
(2)环境特点 项目位于广西田东县江城镇,距田东县城约 35km,距江城镇政府驻地约3km,厂区东侧约 800m 即有田东县至天等县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区域 2.5km范围内敏感点为那柳、上巴(麻) 、下巴(麻) 、百龙等 4 个村屯和移民散户,拟建项目不在依法依规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特殊保护地区域地表水为那柳小溪和古榕江,其中那柳小溪距离项目约 1km,古榕江距离项目 3.2km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V本项目评价工作具体流程见下图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环评单位接收委托后,随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项目环评工作组,深入现场踏勘,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对现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依据环境技术导则要求,并结合拟建项目及周围环境特点,评价工作以现有项目分析评价、拟建项目工程分析、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VI析、环境风险评价、选址合理性分析等作为工作重点,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过程中按环发[2006]28 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要求采用网上公示、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相关环保政策与技术规范,最终形成了《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整个评价工作得到广西区环境保护厅、百色市环境保护局、田东县环境保护局、靖西县环境保护局等单位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分析拟建项目运营后,废水、废气对评价区域内各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2)环境风险评价 (3)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及节能措施 4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符合当地环境与经济发展规划,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环保措施可行,公众参与支持度高,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全厂风险事故水平可接受在严格执行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严格管理,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后,不仅可以满足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符合环保政策,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建设项目可行 锦华锰业淘汰落后产能异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2924 号 VII目目 录录 1 总则总则............................................................................... - 1 - 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1 - 1.2 编制依据....................................................................................................................................- 1 - 1.3 评价目的、原则、级别、重点及范围....................................................................................- 6 - 1.4 评价标准..................................................................................................................................- 12 - 1.5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 16 - 1.6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及评价项目......................................................................................- 17 - 2 现有工程回顾性评价现有工程回顾性评价................................................... - 20 - 2.1 现有工程概况.........................................................................................................................- 20 - 2.2 现有工程环保措施及排污量..................................................................................................- 24 - 2.3 现有厂区监测..........................................................................................................................- 28 - 2.4 环保投诉..................................................................................................................................- 33 - 2.5 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 33 - 2.5 现有厂区遗留环境问题分析..................................................................................................- 34 - 3 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35 3.1 工程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