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挂饰》教学设计.doc
4页《小挂饰》教学设计(设计·应用) 一、学情分析 手工活动是一年级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之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事物,深入地探究新知识,了解一些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手法,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创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结合想象,动手创作出富有个性的美丽挂饰,用以美化自己或他人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欣赏、评价,共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和创作成功的喜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首饰文化,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采用串、剪、接、团、刻、粘等手法,制作出富有个性的小挂饰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欣赏、观看示范,使学生懂得首饰的设计可以融入个人的情感和审美倾向,了解各种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体验美术活动带来乐趣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了解首饰文化,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采用串、剪、接、团、刻、粘等手法,制作出富有个性的小挂饰教学难点:挂饰的设计、表现以及材料的最佳组合运用。
解决措施:1. 通过欣赏古代饰物、各国各民族的饰品和现代艺术家设计的饰品,使学生懂得首饰的设计可以融入个人的情感和审美倾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动手制作提供素材2.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使学生详细了解各种制作方法,同时积极寻找更好的表现方法和材料的最佳组合方式3. 作品完成后通过评论、拍卖、表演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加深印象,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范作学生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细绳、弹性水晶线、剪刀、胶水六、课时:1课时(40分钟)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引导阶段(5分钟)一、导入新课1. 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成?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2. 小结: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制作的挂饰说明我们的祖先是爱美的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件属于自己的小挂饰3. 出示课题:小挂饰欣赏图片,谈自己的体会出示图片课件出示课题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0分钟) 二、探索新知1. 解决难点(1)观看录像《苗家舞蹈》:这是我国哪个民族的舞蹈?从哪里看出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苗族服饰,尤其是首饰的看法2)小结:苗族的银饰之盛为中国之冠。
既可辟邪,也是财富与美丽的象征3)欣赏国内外不同民族的挂饰,谈谈自己的感受4)欣赏现代艺术家设计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颈饰:如野草般缠绕,散发大自然气息挂件:各种珠子串在一起,表现出有节奏的活泼与随意5)小结:不同的挂饰体现了不同的风格,我们在制作的时候也可以大胆设计,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学生观察,思考问题,交流看法 播放动画《苗家舞蹈》出示饰品图片 2. 引导学生(1)出示图片:看完大师的作品,再来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你喜欢哪一件?这件作品采用了哪些制作材料?(小珠子、豆子、丝线、螺帽、锡纸、电线等)2)这些作品分别使用了哪些制作手法?(剪、粘、串、接、绞等),你还能找出其他的方法吗?(缠绕、拧、刻等) (3)教师示范挂饰的制作步骤:a. 构思;b. 根据构思选择材料;c. 将蓝白两色橡皮泥混色,搓成小圆珠;d. 用细铁丝穿出小孔;e. 用细绳把小珠子串起来4)提问:结合自己所带材料,说一说你想制作一件怎样的小挂饰?你将采用哪些材料来制作?观看教师示范,学习制作步骤为下一环节的制作打下基础出示学生作品图片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18分钟) 三、 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充分利用所带废旧物品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富有个性的小挂饰。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制作 展示作品、评价交流(5分钟) 四、 作业讲评1. 将做好的饰品放在展台上展示,通过拍卖的方式评选出优秀作品2. 请同学佩带饰品进行一场小型的“首饰秀”本课总结:今天我们用各种材料制作了一件有创意的小挂饰,用来美化和装饰自己同学们今天表现很好,作品也很出色,希望大家课后继续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出更加新颖美丽的饰品,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功!通过拍卖、表演等多种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对同学们的作品发表想法,培养美术思维使学生加深印象,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 拓展延伸(2分钟)五、 拓展延伸学生课后试着用其他废旧材料装饰挂牌课后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