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doc
21页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陈文远一、 数学教学的情感过程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向教师学习知识、都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优秀的教学就是将数学知识的信息交流和与学生的心灵接触柔和在一起形成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对于中学学生来说、他们不大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用情感来支配和影响理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从“认识系列”来组织教学过程,而且还要利用情感,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系列来组织教学过程数学已其高度的抽象性而注称,数学中大量的定义、定理、公式、符号和法则使不少学生伤透了脑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每一个老师首先要做的工作优秀教师的讲课之所以被称为创造性的艺术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把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充满生气把定理的推导、公式的演算编排得情趣盎然各位教育家们都一再建议教师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当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建树。
作为数学老师就应从数学的文化、数学的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来吸引学生,让他们终身都热爱数学,甚至终身从事数学事业二、 数学课堂教学原则数学课堂教学原则的确定、对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克服数学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合理设计指导教学改革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确定教学原则必须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有下列几条重要的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数学目标教学理论,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围绕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目标而教,学生为目标而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根据我国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数学教学目标亦可把它分为三大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知识目标就是确定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明确学生应达到的水平;能力目标就是结合教材及实际,确定要进行的技能、技巧训练,在能力培养及思维训练上所进行的工作及水平;思想目标就是指结合教材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要求。
2、反馈调控原则——纠正偏差、弥补知识缺陷、改进学习方法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系统,这个系统由教师、学生、知识信息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一个系统仅当它有反馈存在,使信息通道构成闭合回路时,这个系统是可控的,而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必须具备可控性由于对系统的调控有赖于反馈的信息,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多向反馈,即时进行调控,使“反馈—调控”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才能使教学中各个要素互相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使教学系统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下列两方面的调控;其一,是教师对“教”的调控,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回收教学活动过程的反馈信息,即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补救措施;其二,是学生对“学”的调控学生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对照教学目标,自我纠正偏差,弥补知识缺陷,自我改进学习方法。
3启迪思维原则——创造思维情境、设置思维障碍、添设思维阶梯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可采用下列启发方式: ①创设思维情境, 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如教学中可采用设计悬念、设计疑问、设计幽默、设计欣喜、设计竞争等方法进行情境设计 ②故设思维障碍, 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进而经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闭塞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最终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③添设思维阶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注意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启发的方式可采用以旧引新,步步释疑,点拨诱导,类比启发等方式,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等思维规律,决不可超前指路4、暴露过程原则——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暴露数学的思维过程,即揭露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地揭示思维的过程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等而不应该把现成的结果告诉给学生5、自主活动原则——培养探索精神 所谓自主活动是指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由于数学知识是前人通过实践而获得的成果,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实践,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6、系统结构原则——形成经伟交织、融会贯通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是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需要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构成教学方法的基本元素是:读、议、讲、练、看、想、问读: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议:就是让学生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讲:就是教师进行启发诱导、或学生回答问题练:就是让学生主动独立地进行练习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就是让学生独立地思考、深入探究问: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揭露矛盾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看、想、问的侧重点不同、就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授法、自学法、研究法、尝试观察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等等 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讲授型教学方法;以思考(想)议论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研究型教学方法;以尝试(练)观察(看)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发现型教学方法;以问为主的教学方法称为问题教学法等等四、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种逻辑思维过程中学数学教学中并存着三种逻辑思维过程,通常的理解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设计并实施的教学过程,可以看着教师逻辑思维的反映,是一种显化的逻辑思维过程教学中还要两种比较隐蔽的逻辑过程这就是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在学习时的逻辑思维过程。
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隐性系统,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感知他的存在,教材中的表述只是显化了知识发生发展的“主干”、它的全部内涵要比教材丰富、生动得多 教学中最隐蔽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纯粹是一种大脑的运动,教师要全部感知它是不可能的,就是学生本人也很难用语言表述他们的全部思维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知识发生的逻辑过程、通过教师实施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教学中三种逻辑过程中最重要、最本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设计过程必须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面对一节新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⑴本节知识是在哪些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⑵本节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引入的;⑶引入本节知识要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这些学过的知识哪些是学生能够回忆并运用的;⑷在本课的进一步学习过程中又要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其中哪些能够回忆并运用,哪些已经遗忘,哪些虽有回忆但不会运用;⑸以上“知识”的概念是广义的概念,它还包括技能、技巧、方法、能力研究以上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广泛地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教材为参照系统,还原知识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
分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起来,任何一节教材都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上的在这个系统中,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不必重复的,学生自然能够回忆、提取、运用,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学生难以回忆、提取和运用的知识,这就是说教师在分析知识发生发展这个复杂系统时,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抓住关键,要详略得体,还要给学生留一些积极思考的余地为了取得教学过程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协调的理想效果,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配合揭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单纯运用教授法往往达不到目的如果适当采用提问、练习、讨论、质疑等方法,充分发挥主体参与的作用,反而省时省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步协调”原则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实际中要找准结合部位,充分发挥教学改革的整体优势 教师的设计过程必须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一般来说,教师对教材熟悉、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较学生高出一筹教师的思维要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吻合也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省视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常常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空白,正是这些逻辑空白造成了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能够进入学生的角色,以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精心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
设身处地的从学生实际出发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同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了解、非常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不仅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更要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不仅了解他们的整体,而且了解他们中间的每一位;不仅要了解他们的过去,而且要了解他们的现有水平,等等当教师的逻辑思维带上了学生色彩,甚至达到“学生化”之后,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就自然与学生的思维过程融为一体,教学就会进入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五、数学课堂教学的程序设计1、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①铺垫引入阶段,②传授知识阶段,③巩固知识阶段,④反馈回授阶段,⑤总结归纳阶段2、课堂教学程序设计①讲授型教学程序设计(ⅰ)铺垫引入,展示目标;(ⅱ)启发诱导,探求新知;(ⅲ)变式练习,反馈矫正;(ⅳ)形成测试,评价回授;(ⅴ)归纳小结,深化目标②自学型教学程序设计(ⅰ)诊断练习,铺垫引入;(ⅱ)出示提纲,引导自学;(ⅲ)提问精讲,释疑解惑;(ⅳ)形成训练,评价回授;(ⅴ)归纳小结,发展深化③研究型教学程序设计(ⅰ)创设问题,明确目标;(ⅱ)独立思考,互相研讨;(ⅲ)提问精讲,释疑解惑;(ⅳ)变式练习,反馈矫正;(ⅴ)归纳小结,发展深化④发现型教学程序设计(ⅰ)创设问题,引导探究;(ⅱ)产生猜想,指导论证;(ⅲ)运用结论,多方练习;(ⅳ)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