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河洛大鼓的唱腔特点与艺术风格.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27875667
  • 上传时间:2022-08-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8.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河洛大鼓的唱腔特点与艺术风格 [摘 要]河洛大鼓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种地方性说唱曲种,主要流行于河南洛阳偃师一带河洛大鼓在曲调上融合了豫剧、曲剧、河南坠子、越调等地方音调,吐字发音极具强烈、浓郁的豫西风格,采取板腔体演唱方法,耐人寻味且富有感染力,是洛阳琴书和南阳大鼓这两种曲种相结合而产生的演出中采用河南地方乐器坠琴伴奏,演唱内容以豫西人民身边的故事为主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故事,经过一代代说唱艺人口中的代代相传,有的最终转变为文字,塑造出众多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显示出了河南的地方风格特征[关键词]河洛大鼓;洛阳琴书;唱腔特点;艺术风格;目 录1 河洛大鼓的背景 1.1 河洛大鼓的起源 1.2 河洛大鼓的开展历史 1.2.1 按时间划分的三个阶段 1.2.2 按艺人的传承划分的五代传承艺人代表 2 河洛大鼓的唱腔特点 2.1 曲调来源的广泛性 2.1.1 承袭洛阳琴书的曲调形态 2.1.2 源于河南坠子的曲调形态 2.1.3 源于豫剧的曲调形态 2.2 吐字发音的严格性 2.2.1 河洛方言演唱的音韵根底 2.2.2 “五音〞与归韵的严格性 2.3 板腔体演唱的多样性 演唱中的音乐结构 2.3.2 唱腔板式的多样 3 河洛大鼓的艺术风格 3.1 演出形式的独特性 3.1.1 伴奏乐器的独特性 3.1.2 演出形式的独特性 3.1.3 演出顺序的独特性 3.2 歌词开展的雅化性 3.2.1 传统曲目中的雅化性表达 3.2.2 现代唱词中的雅化性表达 3.3 歌唱社会生活的亲民性 3.3.1 河洛大鼓艺人来往于民众之间 3.3.2 河洛大鼓书目与生活息息相关 3.3.3 “愿书〞习俗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4 河洛大鼓在河洛文化中的影响及其开展的展望 4.1 河洛大鼓在河洛文化中的影响 4.2 河洛大鼓开展的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 河洛大鼓的背景河洛大鼓起源于20世纪初,是流行在河南洛阳偃师一带的曲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来表达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感情、歌唱社会生活。

      河洛大鼓作为传统音乐是河洛区域的文化和内容之一,其生成与开展受到区域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河洛大鼓的开展经历了兴盛到没落的过程,是河洛文华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河洛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使河洛大鼓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愈发的闪耀起来 河洛大鼓的起源河洛大鼓是地道的民间音乐,来自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效劳于民间河洛大鼓起源于20世纪初,前身是“洛阳琴书〞,首创者是三位偃师琴书艺人段炎、胡南方和吕禄到了20世纪初,当地两年遭水灾粮食绝收,为了生存洛阳偃师的琴书艺人段炎、胡南方、吕禄三人来到河南南阳卖艺行乞,与南阳鼓词艺人李四结识在沿街卖艺和同台献艺的过程中,通过对南阳鼓词高亢嘹亮的唱腔以及自由灵活的表演动作的学习,民国初年又吸收了河南坠子的音乐唱腔和坠胡,使琴书慢慢开展成为成为洛阳一带人人喜爱的民间艺术,被艺人称之为“洛阳大鼓〞到20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对建议,1952年“洛阳大鼓〞以河南洛阳大鼓之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的开展历史根据洛阳当地的图书?洛阳志?记载,河洛大鼓的这种曲种形成于1900年前后,是在洛阳琴书和南阳大鼓这两种曲种相结合的根底之上产生的从河洛大鼓形成的初期到现在,其开展也经历了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艺人的传承上可划分为五代传承艺人。

      按时间划分的三个阶段阶 段时 间开展状况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兴盛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衰败时期 按艺人的传承划分的五代传承艺人代表第一代:段炎、胡南方、吕禄;〔1900年至1910年左右〕第二代:张天培、陆明智、叶刺猬、刘林;〔1910年至1930年左右〕第三代:崔坤、程文和、陈有功、张明党等;〔1930年至1970年左右〕第四代:尚继业、张妮、牛会玲、段界平、陆四辈、崔昆等;〔1970年到1980年左右〕第五代:李新芬、黄金焕、韩淑珍等;〔1980年至今〕在此期间,河洛大鼓经历了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股新的艺术风潮袭来,书场上又出现了河洛大鼓艺人的身影,新一代的河洛大鼓艺人慢慢孕育其中由于“流行时代“的到来,河洛大鼓的文化传承受到威胁,喜爱河洛大鼓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幸运的是,2006年5月20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在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河洛大鼓被列入其中,这又让我们看到了河洛大鼓再次兴起的曙光2 河洛大鼓的唱腔特点河洛大鼓是一种以唱为主的地方说唱曲种,结构旋律比拟简单,节奏高亢、豪爽、激越。

      在曲调上融合了豫剧、曲剧、河南坠子、越调等地方音调,吐字发音极具强烈、浓郁的豫西风格河洛大鼓艺人从丰富的地方曲调中,吸纳相关的音乐素材并将其融合在各种唱腔板式中,采取板腔体演唱方法,生动的表现人物特点,大大增强其音乐的表现力,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 曲调来源的广泛性随着河洛大鼓的开展,每一代艺人的作品都融合了新的元素,洛阳琴书的音调、河南坠子的音调、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剧种、曲种的音调相互交织其中因此,河洛大鼓的艺人有唱的像豫剧的,有唱的像曲剧的,有的唱的像河南坠子的,还有的唱的像越调,很难在其唱腔中找到它的原型,使河洛大鼓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构成了自身独特的曲调形态2.1.1 承袭洛阳琴书的曲调形态谱例一:河洛大鼓?刘公案?中的送腔〔该谱例由陆四辈演唱、魏铁信记谱,引自?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第1586页〕在谱例一上标注的数字1、2、3、4,就是陆四辈琴书“四大腔〞的分句河洛大鼓的这种分句形成的拖腔,将琴书中“腔长词疏〞的音乐特点承袭在了其中,婉转曲折的曲调使河洛大鼓的声腔充满了歌唱的韵味2.1.2 源于河南坠子的曲调形态谱例二:河南坠子[三腔四送]〔?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第901页〕谱例三:河洛大鼓?包公访太康?垛子板的过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第1596页〕通过谱例二和谱例三这两段音乐做比拟,不难看出看出二段音乐小节之间的相同和不同。

      这两段过门音乐,在调式和旋律上根本一样,小节数相同都为8小节,它们的不同之处只是音符密疏程度不同和节奏变化不同因此,河洛大鼓中河南坠子的曲调形态很是鲜明2.1.3 源于豫剧的曲调形态谱例四:豫剧?克敌荣归?[二八乱弹]〔引自?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第186页〕谱例五:河洛大鼓?老包夸桑?唱段〔陆四辈演唱、马春莲记谱〕以上两个谱例,整体看上去在没有相同的局部,但唱起来旋律很是相似在调式上,河洛大鼓艺人已将谱例四的G微调式改变成了谱例五的F宫调式;句法结构上,乐段也由原来上句和下句结构的8小节,扩展为18小节从上述例子来看,河洛大鼓艺人在一代一代的传承根底上,通过他们不断地吸收和融合其他剧种,已经使其具有了浓郁的豫西地区的音乐特色 吐字发音的严格性由于受到洛阳佛教文化的影响,河洛大鼓的音调中有类似佛教僧侣念经的音调痕迹,吐字发音的严格性在河洛大鼓演唱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说唱艺术来讲,说要说得明白,唱更要唱得清楚河洛大鼓以河南方言为其音韵的根底,用语言来说故事鼓书艺人在刚开始学艺时:“道字不清,如钝刀杀人〞这句口诀都被要求记住,吐字清晰的核心被历代鼓书艺人口传心授 河南方言演唱的音韵根底河洛大鼓是用河南方言说唱的曲种,因此河洛大鼓演唱的音韵根底是河南方言的语音系统,构建了以河南方言为音韵根底的旋律形态。

      河南方言以特有的四声调值规律影响了旋律的开展形态,周青青教授说:“每个字各有上下升降的倾向的特点,使汉语本身就已包含有音乐上的旋律因素;同时,由于声调在辨义上的重要性,它往往牵制了旋律线的走向,直接影响了旋律的进行〞由此看来,河南方言以自身特有的四声调把控了音乐旋律的开展,同时独特的豫西地方风格也都从中表达出来 “五音〞与归韵的严格性河洛大鼓在演唱中运用当地方音演唱,增强了与百姓之间的亲切感,将方言语词和声韵的结合,表达了“依字行腔、腔随字转〞的演唱特色河洛大鼓中的“五音〞概念由河洛大鼓艺人们提出,它的“五音〞不是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本音、胸音、喉咽音、口咽音和鼻咽音这五音,而是“喉音〞、“舌音〞、“牙音〞、“口音〞、“鼻音〞这五音河洛大鼓艺人在演唱时,强调这“五音〞发音时要准确的同时过渡还要平滑,要巧妙地将这“五音〞运用在演唱中五音〞的发音掌握好之后,演唱时的归韵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河洛大鼓的归韵与中国绝大多数戏曲说唱艺术一样,辙和韵都是以方言为根底来归韵的,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例如:河洛大鼓的“天仙韵〞与京剧的“言前辙〞,“喉头韵〞与京剧的“由求辙〞,“京东韵〞与京剧的“中东辙〞京东韵〞归韵是河洛大鼓在归韵上的特色:“京东韵〞归韵不是发ong或ing而是鼻音eng,即发音后立刻进行归韵并进行鼻音哼唱,不保持韵母状态,长音上为“京东韵〞时比拟常见。

      在练习吐字和归韵上,河洛大鼓用的是“咬嘴段〞,与声乐教学中的绕口令一样,“反正话〞的练习也必不可少 板腔体演唱的多样性河洛大鼓的板腔体结构由多种唱腔板式组合而成,板腔体唱腔最具特色河洛大鼓艺人通过对演唱曲目篇幅大小、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开展的需要的研究、分析与总结,而后组合而成的板腔序列构成了其音乐的结构形态主要唱腔板式是:平板,也称为二八板常用的唱腔板式有十几种,如:引腔、起腔、送腔、叹腔等由于河洛大鼓的唱腔板式多样,各个唱腔板式在演唱中表达的故事情节、刻画出的人物形象、表现出的不同人物的心理,都有很好的效果 演唱中的音乐结构河洛大鼓整个音乐结构可分为伴奏和唱腔两大局部,伴奏局部包括:随腔的伴奏,前奏的闹台和过板、小过门、插曲等;唱腔局部包括:引、起、送、叹四大腔,二八板、垛板、落板,凤凰三点头、三字紧、五字垛、顿子口、坠子口等其根本骨干曲调是:二八板和稍有变化的流水板,演唱中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转换穿插假设干其他调门,最后重新回到根本调门上来 唱腔板式的多样平板是河洛大鼓多样的唱腔里最主要的唱腔板式,其他常用腔调有:引腔、起腔、坠子口、叹腔、凤凰三点头、落板等十几种板式在河洛大鼓艺人的演唱中,一个完整的曲目遵循板腔序列演唱的特点,演唱过程如下:先是闹台,闹台结束后是吟诗,接着是演唱中引、起、送腔的运用,在这之后有一个演员休息的过程。

      休息结束之后开始进入根本唱腔平板,也就是二八板唱腔的运用,先由速度稍慢的二八板依次递进到快速的二八板,之后转入相似的流水板,穿插其他唱腔,如:凤凰三点头、坠子口等,在此之后又回到二八板的根本唱腔,最后落板,演唱结束这些唱腔由鼓书艺人在演唱的实际运用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开展创造性的灵活掌握,不是千篇一律的下面详细介绍几种河洛大鼓板腔体唱腔中的唱腔板式:第一种是吟诗:在开场的闹台结束之后,鼓书艺人拍惊堂木开始吟诗吟诗相当于演出开始时主持人的开场白,开场白的内容一般没有限制,主要讲一些着重说明表演书段主题的话,也加一些幽默诙谐幽默的语言,以此引起台下观众注意力主要目的是使表演场所安静下来,让观众静下心来听书第二种是引腔:引腔是在吟诗之后到正篇开始前的一个过渡,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