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操作.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12157080
  • 上传时间:2023-09-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步三查 ”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体悟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很好地解决了新课程理念 “顶天入地 ”的问题第一部分 “五步三查 ”模式基本结构说明一、 “五步 ”: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独学;2.第二步:对学、群学;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4.第四步:班内大展示;5.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2.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3.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第二部分 “五步三查 ”基本操作详解一、第一步:独学 “独学 ”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一)检查反馈: 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 C 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二)新课导入: 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正如教育家阿道尔夫 ·第斯多惠所言: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 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 “独学 ”是针对学习的个体而言的, 其字面意思是指学生的独立学习, 但并不能表明是自主学习, 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1.独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⑴纪律要求 高效课堂一般不做硬性的纪律要求, 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 人的心灵只有处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是思维敏锐的、活跃的, 才有可能具备创造力当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有一个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 这一点可以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项来引导促进另外,对于独学在家庭中完成的情况,往往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导致独学效果不佳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有效地课堂学习评价和小组建设来引导促进,加强管理。

      ⑵问题入手: 对照导学案,自己查阅教材或其他文本资料,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独学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导学案中的基础类题目, 要求人人过关的题目 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分层次设计各类题目⑶双色笔标注: 对于经过独学未能自主解决的问题, 用双色笔做好标注, 以便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学、群学来解决;⑷向组长汇报 当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由组长向老师报告独学进展情况, 便于教师掌握时间 一旦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养成之后, 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便可以自我控制,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一步2.独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⑴关注学习状态 在独学阶段,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境由心造,相随心生 ”真正的入情入境的独学行为,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所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 是否入情入境, 入心入神 而高效课堂上之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便更好地展示自我,为小组争光。

      从这一点来讲,展示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⑵尊重个体差异,不搞 “一刀切 ”、“齐步走 ”教师要明白,对待同样一个导学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 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 独学所完成的内容也有多有少, 这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搞好分层学习,分层达标,不搞 “一刀切 ”、 “齐步走 ”⑶适时点拨指导 考虑到学段的特点和自学能力的差异, 教师可以在独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点拨 但尽量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学法指导, 以减少对学生独学的干扰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⑷点评小结 通过巡查把握学情, 在独学环节完成时, 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二、第二步:对学、群学对学 ”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 “群学 ”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 “学习对子 ”间帮扶学习 “学习对子 ”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 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 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一)对学生的要求:1.先对学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后群学。

      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 “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3.深入探究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点同传统教学截然不同, 在教师的传统观念里往往是教得学生没有问题才算成功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创造始于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二)对教师的要求: 基本上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三、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一)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小展示 ”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 “大展示 ”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 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 小展示的目的是一方面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二)对学生的要求1.展示的基本要求 ——展示要体现 “四性 ”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是“提升 ”为此要突出展示的 “四性 ”:即问题性、 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⑴问题性:所谓问题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在小展示或者之前的学生独学、对学或者群学中解决完成⑵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 比如在分工上可以有人负责解题步骤或基本思路、有的负责解题方法和疑难解析、有的负责规律总结和问题拓展等等⑶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⑷创生性:所谓创生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

      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 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 无论哪种生成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 脱离主题的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充满了生活性、 生成性和生命性的课堂一堂课缺乏没有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课,若没有动态生成,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课堂,更不会有“生命的狂欢 ”和心灵的震撼2. 展示行为常规要求⑴聚焦问题① 准备动作要快、静、齐减少准备的时间无论是展示者,还是听展者,都要迅速进入状态;②聚焦时要避免学生 “平行站位 ”,要有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站在最佳位置,不影响听课③班额较大的班级,由于受空间限制,尽可能减少无谓的走动,前面的同学要做到不遮挡后面同学的视线⑵对展示学生的要求①展示者提前进入预定位置,上组展示评价完,自己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②展示者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时要用教杆等必要教具,侧身讲解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③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本宣科④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准确把握展讲时间,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

      ⑤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⑥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要合理、规范、美观为了节省时间,板书一般可以放在群学或者小展示时进行⑶对听展者的要求①站位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②坐要端正,不能伏案托腮;站要直立,不能抱膀搭肩,要做到拥而不挤③认真倾听,听展时要闭口,切忌中间插嘴,私下议论,嘲讽取笑④听展者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 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⑷展示中的质疑对抗①展示环节中,在展示者展示完后, 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②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③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彰显个性,语言规范,简明扼要④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⑸展示中的评价①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②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语言规范、简明扼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