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颈椎关节突阻滞治疗颈型颈病.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1031985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84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颈椎关节突阻滞治疗颈型颈病 定 义n n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诉有头、颈、肩及枕部疼痛不适等异常感觉的一组综合症,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我们对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门诊466例该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颈椎关节突阻滞治疗,其中获随访41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诊断依据1、主诉:头、颈、肩部疼痛或感觉异常,如僵硬感,颈部活动范围部分受限,双肩部酸胀,双肩胛间区疼痛不适等.2、体征:无特殊体征.多数患者颈部、双肩胛部肌肉紧张,压痛,单侧或双侧,斜方肌中点及双肩提肌止点多有压痛.3、除外颈部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X线片1.颈椎曲度改变1.颈椎曲度改变 1)整体变直,使用 1)整体变直,使用BordenBorden测量法:于C测量法:于C2 2齿状突后上齿状突后上缘~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测量该直线到C缘~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测量该直线到C2 2~C~C7后缘所成弧线的最大垂直深度。

      正常颈椎弧的顶点在7后缘所成弧线的最大垂直深度正常颈椎弧的顶点在C5椎体后上缘,弧的高度(C5椎体后上缘,弧的高度(12±512±5))mmmm,并规定,并规定≥≥17mm17mm为曲度变大,<为曲度变大,<7mm7mm为变直,负值为反曲为变直,负值为反曲  2 2)局部变直,连续)局部变直,连续4 4节颈椎椎体后缘在同一直线上节颈椎椎体后缘在同一直线上  3 3)椎体排列出现后凸改变椎体排列出现后凸改变  4 4)正位)正位X X片示棘突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一个椎片示棘突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一个椎体偏离中心线距离>体偏离中心线距离>3mm3mm,或棘突排列出现,或棘突排列出现“ “S”S”形改形改变2 2、颈椎不稳:如小关节突增生、移位,椎间隙变窄及阶、颈椎不稳:如小关节突增生、移位,椎间隙变窄及阶梯样改变,梯样改变,“ “双边征双边征” ”等    项目项目   症状体征症状体征   评评分分   疼痛(双侧,六疼痛(双侧,六点行为评分法,点行为评分法,BRS- 6BRS- 6,,0~50~5分)分)   颈椎活动度颈椎活动度((0~20~2分)分)1 1级:无疼痛;级:无疼痛;                                                                      2 2级:有疼痛但可被轻易忽视;级:有疼痛但可被轻易忽视;                                        3 3级:有疼痛,无法忽视,不干扰正常生活;级:有疼痛,无法忽视,不干扰正常生活;                  4 4级:有疼痛,无法忽视,级:有疼痛,无法忽视,   干扰注意力;干扰注意力;                        5 5级: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级: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      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和排便等;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和排便等;            6 6级: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

      级: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   活动度无障碍活动度无障碍30º≤30º≤活动度活动度<45 º<45 º活动度活动度<30º <30º 0 01 12 23 34 45 50 01 12 2表1 颈型颈椎病疗效评判标准(自拟) 项目项目   症状体征症状体征   评评分分   颈肩枕部压痛点(双颈肩枕部压痛点(双侧,侧,0~30~3分)分)颈肩部肌肉紧张颈肩部肌肉紧张((0~30~3分)分)颈部固定姿势(用颈颈部固定姿势(用颈部维持一种姿势工作部维持一种姿势工作出现酸胀、疼痛或症出现酸胀、疼痛或症状加重的时间来评价,状加重的时间来评价,0~30~3分)分)总分总分   无压痛点无压痛点压痛点压痛点<3<3处处3 3处处≤≤压痛点压痛点≤≤6 6处处压痛点压痛点>6>6处处无肌紧张无肌紧张单侧颈部肌肉紧张单侧颈部肌肉紧张双侧颈部肌肉紧张或单侧颈肩部肌肉紧张双侧颈部肌肉紧张或单侧颈肩部肌肉紧张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60min>60min3030~~60min60min<30min<30min<15min <15min 0 01 12 23 30 01 12 23 30 01 12 23 31616   注:治疗前后分别评分,改善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     随访及疗效评判随访及疗效评判 随访3个月无自觉不适,疼痛消失或偶有不适,颈椎活动度改善;X线片正侧位较前有改善,包括弧度恢复或部分恢复,  疗效评判:采用改善率和改善绝对值(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相结合的方法     设无效、有效和显效三种标准 无效 改善率<50%或改善绝对值≤4 有效 改善率≥50%或改善绝对值≥5 显效 改善率≥70%或改善绝对值≥8       一般资料一般资料n n20032003年年3 3月至月至20062006年年2 2月,门诊接待主诉颈肩枕月,门诊接待主诉颈肩枕部疼痛不适拟诊颈型颈椎病并获随访患者部疼痛不适拟诊颈型颈椎病并获随访患者418418例,例,其中男其中男187187例,女例,女231231例,年龄例,年龄1414~~7878岁,平均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龄岁,病程3 3天~天~1414年,平均病程年,平均病程6868天,该组天,该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颈部不适,有僵硬感,颈部疼患者临床表现均有颈部不适,有僵硬感,颈部疼痛,双肩部酸胀及疼痛。

      体格检查:颈部肌肉紧痛,双肩部酸胀及疼痛体格检查:颈部肌肉紧张,一侧压痛为主,多伴有斜方肌中点及张,一侧压痛为主,多伴有斜方肌中点及C7C7~~T1T1~~2 2椎旁之压痛或放散痛,少数有肩胛间区及肩部椎旁之压痛或放散痛,少数有肩胛间区及肩部放散痛,颈部活动范围部分受限放散痛,颈部活动范围部分受限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n n418例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其中203例患者加摄颈椎双斜位片,每张侧位片进行测量,按Borden颈椎量法该组患者226例为颈椎变直,另34例为椎体不稳,其余158例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n n418例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其中203例患者加摄颈椎双斜位片,每张侧位片进行测量,按Borden颈椎量法该组患者226例为颈椎变直,另34例为椎体不稳,其余158例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异常     治疗药物及器械治疗药物及器械 n n1、 药物配方(为作者临床经验配方):0.5%布比卡因1ml、风痛宁注射液25mg(首次),35mg(常规)、VitB6注射液25mg、VitB12注射液 n n2、 穿刺针,药物一律配制在5ml注射器内,统一用规格穿刺针治疗。

       n n3、 消毒液统一使用0.5%络合碘消毒三次       穿刺阻滞点穿刺阻滞点 n n1 1、、   C2C2~~C7C7关节突,穿刺前先触摸清需治疗部位关节突,穿刺前先触摸清需治疗部位的关节突骨性部位,确定部位的方法有二:一是的关节突骨性部位,确定部位的方法有二:一是局部有明确触痛,二点是局部增厚触之不适刺局部有明确触痛,二点是局部增厚触之不适刺入点取颈后正中线旁开入点取颈后正中线旁开4cm4cm左右之相应部位,针左右之相应部位,针尖对准关节突中央突起处,针尖触及后结节后,尖对准关节突中央突起处,针尖触及后结节后,退后约退后约1 1~~2mm2mm,多数患者有麻胀感或向上、向,多数患者有麻胀感或向上、向下放散感,回抽无血时推药约,然后将针尖外移下放散感,回抽无血时推药约,然后将针尖外移约约2 2~~3mm3mm,再推药约,整个推药过程应反复回,再推药约,整个推药过程应反复回抽,如遇出血,应停止注射关节突神经阻滞平抽,如遇出血,应停止注射关节突神经阻滞平均疗程为均疗程为5 5~~9 9次    n n2、枕神经、耳大神经和斜方肌(副神经)阻滞,对伴有头部症状者,如头痛或偏头痛,行枕大或枕小神经阻滞,对伴有眼部症状者,行枕小神经阻滞,对伴有耳鸣症状者,行耳大神经阻滞,对伴有颈肩侧前方部肌肉紧张,行斜方肌(副神经)阻滞,平均阻滞3~7次。

      n n为排除干扰,均不给NSAID类口服药,用此法治疗的目的主要为明确正清风痛宁消除软组织炎症的临床疗效       结      结 果果 n n418例均获随访,从治疗结束后开始计算,随访时间为3月~21个月平均个月n n总有效率:86.85%,平均改善率:81.12%        讨      讨 论论n n诊断方面,颈椎病颈型的诊断标准是主诉诊断方面,颈椎病颈型的诊断标准是主诉有头,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有头,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压痛点;结合伴有相应压痛点;结合X线片示颈椎不稳或线片示颈椎不稳或曲度变直;除外颈肩部其他相关疾病从曲度变直;除外颈肩部其他相关疾病从临床实践来看,临床实践来看,78.31%的患者有的患者有T1~~3椎旁,两肩胛骨内缘间区的不适或压痛,椎旁,两肩胛骨内缘间区的不适或压痛,在行颈部神经阻滞后该部位的不适也多随在行颈部神经阻滞后该部位的不适也多随之消失,因此我们在诊断时应考虑增加了之消失,因此我们在诊断时应考虑增加了此区域的临床考查;此区域的临床考查; n n另外,影像学检查方面,另外,影像学检查方面,Borden提出的提出的测量颈椎变直的方法,极具临床价值,但测量颈椎变直的方法,极具临床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数值在某些情况下,如数值>7mm,而患者临,而患者临床表现却十分明显时,颈椎病颈型的诊断床表现却十分明显时,颈椎病颈型的诊断则有不妥,我们发现从侧位片观察椎间关则有不妥,我们发现从侧位片观察椎间关节内隙是否平行很有意义,如出现平行破节内隙是否平行很有意义,如出现平行破坏,此处往往为压痛点明显,提示椎间关坏,此处往往为压痛点明显,提示椎间关节不稳,在阻滞后再辅以手法复位,往往节不稳,在阻滞后再辅以手法复位,往往即刻收到显著疗效。

      据此,我们结合临床即刻收到显著疗效据此,我们结合临床表现及随访结果,把主要症状和体征综合表现及随访结果,把主要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提出前述疗效评判标准,并拟据此分析,提出前述疗效评判标准,并拟据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作进一步的研究   n n本组病例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有:n n1、颈椎病颈型的基础是椎间关节及周围组织有无菌性炎症,局部使用该药来抑制无菌性炎症可取得显效; n n2、正清风痛宁注射剂,其成份为盐酸青藤碱,其抗炎作用机理为:抑制5-HT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很强的促组胺释放作用,且抑制区噬细胞活性及减少释放IL-1作用明显;激活H2受体,使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弱,并抑制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溶解作用;局部高浓度给药时,抑制无菌性炎症有明显疗效,且该药有肌松作用,患者多数诉有全身肌肉发轻或无力的感觉 n n3、本配方中用布比卡因,主要原理是取其麻醉作用持久,在正清风痛宁发挥作用前,保持较长时间的麻醉作用n n4、穿刺部位,颈部脊神经后支主要支配相应部位的椎间关节及邻近肌肉,穿刺点在关节突后外侧时最易引致放电样或淋胀感,如太靠内侧即椎板部位,则无此反应,当针尖刺中关节穿后外侧时退针2mm左右,此时回抽注射药物反应最为强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