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进句容句容山水网.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65026949
  • 上传时间:2022-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走进句容句容山水网 湘西有个边城,镇江也有个边城湘西的边城是凤凰,被新西兰出名作家路易艾黎称作是“中国最美的小城”;镇江的边城是句容,被出名画家陈逸飞称作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公元2022年,岁在辛卯暮春之际,我们一帮来自天南地北的文学人走进了句容,饱览这里的山水风光,会意这儿的宗教文化   我对句容并不目生上世纪80年头初,正是遍地盛开金灿灿油菜花的节令,我就在那里的一个水库接待所小住过一些时日那是加入当时地区文化系统主办的一个小戏创作研讨班水库叫二圣水库,接待所就坐落在水库的大坝下面这里虽然远离闹市和村庄,显得有些落莫和冷清,但在慌张的学习和研讨之余,每天清早或是入夜,我们总会相约一起,三三两两走上水库大坝漫步,呼吸新颖的空气,畅谈文学与理想,倾听万顷涛声拍打堤岸,纵目无限春光芒映大地,很是度过了一段愉悦的时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句容自西汉设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境内东南之茅山,是出名的道教圣地,被誉为天下“第八洞天、第一福地”;西北之宝华山,有以戒律著称的隆昌寺,被尊为佛教“律宗第一名寺”;有赤山湖、茅山湖、仑山湖、李塔湖卜湖泊。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大多热爱寄情于山水之间,或借景抒发胸中之块垒,或揽物怆然而涕下于是,有了屈原的《离骚》《天问》,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此次重返句容,自有一番喜悦秘藏在心头   我们下榻在市中心的句容宾馆,东道主安置接待特别周到晚上,《东方散文》杂志主编憨仲兄对我说,邻近有座大圣塔,有余秋雨写的碑记,说这里是秦淮河的源头,很值得一看听说是“秦淮之源”,心灵不由为之一震:千年秦淮河啊,你流淌过多少六朝的脂粉,演绎过多少佳人的悲欢,怎不撩拨人的心扉?翌日,我起了个大早,约了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同室冯小军一同前往探寻   我们出宾馆大门向南,又转往一条向西的马路,经一路打探,擅长看到了前面的大圣塔在经过一座桥时,望见桥下流水潺潺,河两岸有白色的扶栏,揣摩这会不会就是秦淮河的源头呢?见河边有一颇具规模的企业,遂上前向门卫探询年轻的门卫说不领会,但却热心地报告我们这条河流向葛仙湖再往前行不多远,就望见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大门楼,上书“葛仙湖公园”五个大字,里面就屹立着雄伟宏伟的大圣塔葛仙,即当年的葛洪也,东晋时期出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世称“小仙翁”。

      走进去,但见公园内亭台楼阁,花木扶疏,蜂鸣蝶舞;湖面碧波荡漾,岸旁垂柳依依,水鸟穿梭低旋;晨练的人们,有的在练拳,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击剑,有的在做操……一派祥和恬静大圣塔坐落在公园的西北角,塔身九层八面,仿宋代楼阁而建,四周设开敞式外廊,塔基外饰汉白玉栏杆我们沿塔周踯躅起来,并留心赏识了余秋雨的美文,公然有“秦淮之源”在句容一说但真正的源头毕竟在哪里呢?   早饭后,我们乘车前往宝华山句容有南京的后花园之称,宝华山距南京仅二十余公里汽车沿山道旋转而上,一路古木参天,浓荫遍地,山野间不时浮现出一丛丛怒放的杜鹃花,像一团团火焰似的映红了山岭快到山顶转弯处,蓦然望见道旁有一“秦淮源头”的指示牌,即刻恍然大悟:原来秦淮之源在宝华!遂向坐在身旁的当地美女作家杨莹求证,得知秦淮源头一在句容宝华山,一在溧水东庐山,合流后经方山而入金陵此时,“秦淮之源”谜底方才彻底迎刃而解   汽车到达隆昌寺,下得车来,但见广场上屹立着一尊高大的观世音汉白玉塑像,亭亭玉立荷花池中,面容清秀,慈眉善目,仪态万方,令人肃然起敬我不由在心中默念: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天下苍生都奉你为神灵,你真的能扶助困惑的百姓解除苦难么?伫足于寺前广场,凝目四望,群山绵延不绝,周边三十六座山峰恰似三十六辨莲花,而隆昌寺那么端坐莲房,真好一处佛教圣境也!难怪,乾隆帝六下江南,曾六上宝华为民祈佑。

      然而,谁又能说皇上不是为了祈佑自己的江山而来?   中午在一农庄用餐后,下午便驱车去茅山暮春的句容,阳光璀璨似金,大地满眼绿色,小麦正在灌浆,油菜已结出长长的嫩角,沿途时有一幢幢整齐美丽的农家小楼跃入眼帘进入茅山,更是铺天盖地的绿色扑面而来,有的嫩绿,有的淡绿,有的深绿,有的墨绿,层次清晰地叠加在一起,连空气中也貌似流淌着沁人的绿色   茅山自然风光秀丽,自古就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誉,有九峰、十八景、二十六洞、二十八池等胜景,其道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葛洪在此炼丹、布道、撰著,追求天人合一,传播他的儒道思想;陶弘景在此“隐居以求其志”,为梁武帝辅政于青山之间,被后人称之为“山中宰相”由此,茅山也自然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天下名山、人间福地了,每年来此观光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在茅山最颠峰的大茅峰顶,导游率领我们游览了九霄万福宫,参观了平日一般游人不易见到的茅山镇山四宝,当年宋徽宗御赐的“九老仙都君印“‘宗坛玉圭’”,以及玉符、呵砚这些,对于我这个很有些孤陋寡闻的人来说,也算是大开了一回眼界   立于茅山之巅,极目远眺,山下阡陌纵横,沃野连绵,市烟薄雾蓊郁;四周群山起伏,莽莽苍苍,岩谷云生而霭水。

      此时此刻,人世间的一切烦扰,功名利禄,都如浮云般随风而逝了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