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湖南省攸县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8页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障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2.下表是《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它反映了A.消费需求促进计算机发展 B.第三产业成为美国发展主导C.凯恩斯主义成就美国经济 D.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3.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4.1912—1919年的八年间,民族工业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纺织、面粉、火柴、榨油造纸等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其中面粉除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这说明当时中国A.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B.民族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C.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D.重工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5.早在400多年前,英国某乡村牧师就发现,以前40个人赖以生存的地方,现在只有1个人和他的1名牧人就把它占为己有了造成此现象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圈地运动6.古罗马法规定:土地和动产都可以完全地为个人所有,个人对其所有物拥有最全面的支配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返还占有权一个人不能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被剥夺所有权,与此相联系,一个人也不能转让他不拥有的权利由此可见,古罗马法A.强调所有权的绝对性 B.注重维护权贵利益C.借鉴雅典的人文思想 D.追求执法公平公正7.据外电报道:“波兰外交部大楼走廊挂满了自1918年独立后历任外交部长的头像,但1945年至1989年的44年则空缺最可能的理由是,该时期A.限于当时条件,外长未留下照片B.波兰已被美苏瓜分,其主权未复C.波兰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要外交活动D.波兰屈从于苏联控制,外交活动不能自主8.明朝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乱等为“十恶”重罪;专门增设“奸党”这一罪名;增设“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
这些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A.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 B.朱元璋痛恨大臣结为“奸党”C.明朝重治谋反罪 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协调9.先秦盟书,通常指的是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为维持某种特定政治关系而将双方盟誓内容写成的文字材料西周时期盟书甚少,春秋时期盟书大量出现,战国时期盟书又逐步减少乃至消失这反映出A.缔结盟书是维护天子权威的主要手段B.诸侯争霸战争演变为中央和地方之争C.分封制逐渐向中央集权制转变D.儒家的诚信观念为时人所接受10.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11.如图为学生笔记笔记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圈地运动 B.美国“宅地法”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12.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
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B.“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公共卫生是指与公众有关的卫生问题主要是指通过社会共同努力 、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公共食品卫生、公共饮水卫生、灌输个人卫生知识、促进医事发展以及对传染病的防治公共卫生问题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反映时代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按照布罗代尔的研究,在前近代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卫生情况大同小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主要是雨水),通过清洁工处理固体垃圾直到18世纪,巴黎、伦敦的河畔依然成为人们自由大小便的场所;城内街道无清扫街道章程,是以各街道泥淖拉杂,堆积甚多;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 19世纪前后,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 、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
19 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才逐渐酝酿、开展这方面,传教士倡其先声,他们从母国和故乡的经验出发,呼吁中国改善卫生环境中国出使人员有感于中国与欧美城市公共卫生的巨大差距 ,开始发出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记载了西方自来水生产过程, 称之为“激水机”中国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也对改善公共卫生问题发表许多真知灼见郑观应对西方城市垃圾处理称道不已 近代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25 个租界,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也领先全国以上海为例,租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而上海华界将租界的一套移植过去,并在食品检疫、预防流行病等方面与租界合作 ——以上材料根据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整理、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相比于前近代时期,19世纪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条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意义。
14.(20分) 材料 1941年12月是已经变成全球战争的这次大战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当月苏联在莫斯科周围开始的反攻证明,闪电战至少在这里是失败了而且,尽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头六个月内的辉煌战果严重打击了同盟国,但是失去的领土(甚至是新加坡或菲律宾)从总战略的角度讲实际上都并不真正极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日本的行动以及希特勒无必要的对美宣战,最终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参战了诚然,单单工业生产力并不能保证军事实力——尤其是德国的作战能力说明,简单地人对人和美元对美元的比较是很荒唐的——但是,大同盟(丘吉尔喜欢这么叫)比起轴心国来在物资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并且它的生产基地也远离德国和日本武装部队,因此它拥有建立一支压倒优势的军事力量所需的资源和机会,而任何一个早期的法西斯侵略对手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力量实际上,在第二年,托克维尔在1835年关于出现两极世界的预言最终即将实现——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年12月成为“第二个重要转折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二战和战后世界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工业措施的评价由题干材料中的“反市场、反私人投资”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所以能够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法律文献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ACD项主要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劳资矛盾的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题目设置比较平和,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其他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高考经常碰触的知识点,复习是要给予重视2、D【答案解析】新经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分析表格可知,1995年~1999年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8%,而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87个百分点,约占23%,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每年减少0.4个百分点以上,对美国国内价格的贡献约占25%,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表格没有反映消费需求,排除A项;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只是第三产业之一,不能反映其成为美国发展主导,排除B项;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与凯恩斯主义无关,排除C项。
故选D3、C【答案解析】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可见作者强调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即“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没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D项排除4、C【答案解析】1912—19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中国轻工业取得较快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排除D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2—1919年”,联系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5、D【答案解析】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和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关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建立起资本主义大农业,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改变了英国的土地所有制,相应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D选项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的结果是确立君主立宪制,B选项排除;工业革命最大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6、A【答案解析】材料中个人对所有物拥有最全面的支配权、所有权不能被剥夺等,这些足以表明古代罗马法强调所有权的绝对性,A项正确;罗马法保护个人所有权并非仅针对权贵阶层,B项错误;仅凭材料难以得出罗马借鉴雅典人文思想这个结论,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规定,不是执法过程,D项错误故选A7、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至1989年,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其外交受制于苏联,难以实现外交自主,选项D正确;选项A、B不符合史实,排除;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外交活动,选项C排除8、A【答案解析】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增设了许多新罪名,他这样做的本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