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蟹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73229711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铜陵永丰河蟹生态养殖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铜陵永丰河蟹生态养殖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铜陵县东联永丰河蟹养殖场法 人 代 表:XXX项目主管部门:铜陵县东联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负 责 人:XXX项目实施地点:铜陵县东联乡永丰村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年产成蟹21万只的河蟹养殖场350亩;改造扩建河蟹养殖围网8000米,建生态养蟹基地500亩,年产成蟹5.25万公斤;建成占地50平方米河蟹养殖管理房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10.7万元,其中,管理房及养殖设备,拦网等固定资产投资129.7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102万元,银行贷款80万元,争取项目扶持28.7万元项目编制依据:(1)、铜陵市“十一五”经济建设规划;(2)、铜陵县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领导小组农扶组[2011]1号文件《2011年铜陵县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和《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二、立项的背景和意义1、企业基本概况:铜陵县东联乡永丰村养殖场,始建于1991年,位于铜陵县东联乡永丰村,毗邻320省道和铜陵市绿源农产品大市场,距离铜陵县中心33公里,距离芜湖市78公里养殖场上游通黄浒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周边环境良好,无工厂污染,河蟹养殖水源取自长江水和地下水,养殖池仿照野生环境,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

      2009年注册成立了铜陵东方埂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企业注册资金100多万元,占地总面积规划350亩目前,年饲养各类生态河蟹35万只,年总产量5.25万公斤,年销售额达288.75万元,年创利润154万元主要产品有毛蟹、鱼等产品主要销往杭州、上海、南京等地2、立项的背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河蟹水产品养殖业,不但面广,而且商品河蟹上市量也在不断增大,养殖户遍地开花,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在河蟹养殖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许多养殖户习惯使用传统的技术养殖河蟹,而使用传统技术养殖的经济效益并不好,需要高额成本,水中物质又容易分解,导致污染许多养殖户滥用抗生素及人工化学合成药物,滥用饲料添加剂等,严重影响河蟹质量和营养价值,河蟹品质不断下降、食用口感、色泽与野生河蟹相比,越来越差,河蟹化学品残留物还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因此,造成养殖的河蟹声誉日趋下降,价格不断下跌,养殖者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传统、普通的养殖方式陷入了困境,成为当今河蟹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3、立项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人们追求自然、生态、绿色、安全的水产品成为必然所谓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水塘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河蟹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我场强化科学管理,开展了循环水生态养殖设计,通过对循环水理化和生态处理系统的设计,配以在养殖池中栽培水中植物,吸收氮、磷、硫等营养盐,放养螺、鱼等过滤水中的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从而推进河蟹养殖由“高产低效”的传统、普通生产模式,向“优质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转变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河蟹生态养殖与标准化管理》、《DB34/T 902-2009 无公害河蟹河沟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进行养殖,饲养采用仿野生的方法,实施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和其他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并从严把好饲料关,选用新鲜鱼儿、螺蛳作为原材料,确保了河蟹的无公害养殖,使河蟹体内没有任何抗生素及人工化学合成药物残留,品种接近野生我场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优质水产品原良种生产、水产饲料及添加剂等有关法令法规与标准,确保为广大消费者生产“无公害”、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通过改变传统的养殖方法,采用一种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兼顾型的生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不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养成的产品档次高,价格高开发优质、高效的鲜活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河蟹产品品质针对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生物生态净化技术对养殖污水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这样便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模式,费用低,管理简单,经济回报高,治理过程中还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收入,养殖模式先进。

      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是模拟河蟹生长繁育自然条件,不施农药,不喂配合饲料河蟹将是绿色无公害的高档商品,发展前景广阔,特种养殖是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的新的增长点 生态养殖河蟹,具有产量高、价格稳、养殖利润空间大等特点是集科教、科普、科研、观赏、休闲、食用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意义重大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前所述,由于传统、普通的养殖方式巳陷入了困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巳严重制约河蟹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内外对生态河蟹养殖越来越重视,各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也巳认识到生态养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纷纷采取措施,改变养殖模式,今后,生态化、无公害是河蟹养殖发展的大趋势我场河蟹养殖坚持以“生态、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突出名、优、特河蟹主导产品,积极开展优质河蟹产品的引种试验、生产示范和普及推广应用功能,提升现代渔业的发展水平,努力把我场建设成为皖南地区绿色无公害生态养殖河蟹的供应基地、现代渔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先行区,充分利用综合性渔业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充分利用市政府对现代渔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强化宣传力度,做好品牌建设,做大做强河蟹产品,全面提高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河蟹产业综合利用深度,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四、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预期技术经济指标、开发应用前景我场建设规划以求在原有设施老化和传统养殖模式基础上,进行设施现代化、品种特色化、养殖生态化、质量安全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建设通过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建成350亩绿色无公害生态河蟹养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后,我场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单产提高30%以上,年养殖各类生态河蟹45万只,年总产量3.2万公斤,年销售额达384万元,年创利润216万元社会效益:项目创建成功后,通过对优质河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摸索出一整套先进实用技术,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形成了优质河蟹高效养殖新模式这是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渔业层次、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好方式,对渔业增效、养殖户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生态效益:项目建设的各项内容均按照有利于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贯彻了渔业技术开发和环境整治保护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高标准、低污染、无公害、低能耗的发展方向,可保持我场内渔业生态环境系统向良性方向转化,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在整个项目实施中,均注重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注重水质的净化处理,实现“ 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无公害养殖模式。

      五、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一)、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底,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项目建设的规划及落实工作;2、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3、改扩建高标准河蟹养殖池350亩;4、配套安装日处理15万吨养殖污水处理设施;5、建造饲料房180平方米,管理用房180平方米;6、道路配套完善,以及搞好场边绿化等工作;7、年底,在完成上述主要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项目建设工作,并全面自查,整改完善,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二)、项目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巳由东联乡政府牵头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领导、协调、组织及资金整合工作同时,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课题分解和实施工作六、项目计划进度安排2011年1月至4月:完成项目建设的规划及落实工作;2011年1月至5月:完成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2011年1月至5月:完成改扩建高标准河蟹养殖池350亩;2011年1月至5月:完成配套安装日处理15万吨养殖污水处理设施;2011年1月至5月:完成建造饲料房180平方米,管理用房50平方米;2011年1月至5月:完成道路配套完善,以及搞好场边绿化等工作;2011年1月至10月:完成年底,在完成上述主要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项目建设工作,并全面自查,整改完善,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1、目前,我场占地总面积350亩,建有集中连片、布局合理、形状规则、设施配套的高标准无公害绿色生态河蟹养殖区350亩,饲料房180平方米,管理用房50平方米,排水渠560米了2、我场自2009年成立铜陵县东方埂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以来,遵循优质高效、技术领先、品质优良的建设原则,按照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要求,巳先后引进推广毛蟹等一大批名、优、特河蟹新品种,开展了无公害河蟹养殖示范推广项目试验,并取得了明显经济生态效益,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年饲养各类生态河蟹35万只,年总产量5.25万公斤,年销售额达288.75万元,年创利润154万元3、项目建设有利条件:区位优势明显,我场位于铜陵县东北方向,交通十分便利;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场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比较适宜河蟹的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场区周边无明显工业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4、科技支撑力量较强,我场巳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正在商谈,该科研项目合作事宜计划在2011年6月,双方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并挂牌“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蟹生态养殖实验基地”与铜陵县水产站,建立技术指导关系。

      这些单位能从发展规划、技术培训、科学实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我场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5、产业基础较为扎实我场位于铜陵县渔业的重点发展区域,渔业产业化起步早,巳形成毛蟹等一大批名、优、特河蟹新品种,初步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河蟹产品拥有 “东河” “毛桥河”注册商标,企业为铜陵市知名商号,加上辖区内创建的一家综合性河蟹专业合作社,巳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社这些都为我场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八、所需经费的来源、用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10.7万元,其中自筹102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0万元,申请项目扶持28.7万元1、改扩建高标准河蟹养殖外池350亩,80元/平方米,计2.8万元;2、配套安装日处理15万吨养殖污水处理设施,计50万元;3、水生生物1000平方米,300元/平方米,计30万元;4、饲料房180平方米,计5万元;5、饲料80吨,1400元/吨,计11.2万元;6、管理用房180平方米,计10万元项目总投资21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9.7万元拦网:8000米×6米(高)× 2层×12元/㎡=115.2万元蟹苗:600只/亩× 1元/只× 500亩=30万元管理房:50㎡×400元/㎡=2万元库房:40㎡×400元/㎡=1.6万元投料船:3艘×5000元/艘=1.5万元人员工资:4人×1万元=4万元毛竹:7000㎏×2元/㎏=1.4万元运输工具:2辆×4万元=8万元精料:8吨×2500元/吨=2万元水面租金:4万元/年其它费用:6万元流动资金:35万元资金筹措:主要筹措渠道有:项目单位自筹102万元,银行贷款80万元,争取项目扶持28.7万元。

      九、成本估算与效益分析1、项目总投资:210.7万元,其中,管理房及养殖设备,拦网等固定资产投资129.7万元2、年养殖50万只蟹苗成本:47.52万元按平均每只商品蟹体重150g,亩投放600只,饲料报酬为3:1,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