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机制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范文.docx
8页农机制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范文目录/提纲: 一、农机制造产业的发展优势 一是产业基础实 二是产品种类多 三是产品销路广 四是研发基础好 五是市场潜力大 二、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小、分布散,生产能力差 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工艺粗放 三是软实力不强,核心竞争力较低 四是产品类同、竞争无序 三、推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视政策引导,强化行业自律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 二是完善行业机构 三是优化投融资环境 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 二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建立产业园区,促进聚集发展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引企入园 二是完善园区功能,促企发展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助企升级 突出本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一是培育自主品牌 二是争创知名品牌 三是宣传推介品牌 滦南县农机制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滦南县的农机制造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朝阳产业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机制造产业发展,该县组织科技、发改等有关部门深入农机制造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掌握了全县农机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推动农机制造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培育县域经济新支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农机制造产业的发展优势 一是产业基础实滦南县农机制造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现拥有各类农机制造企业10家,个体加工厂22家,年可生产各种整机5000台、农机配件11万件二是产品种类多主要生产中小型耕种、收获、设施栽培机械及配件,品种有旋耕机、播种机、花生收获机、花生摘果机、秸秆收获机、秸秆压捆机、大棚卷帘机、铡草机以及相关配件等三是产品销路广目前,滦南制造的农机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以及河北、北京、内蒙、山西等周边省市,企业 软实力是整合和运用硬实力的能力,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放大企业运营效能的关键要素调查发现,滦南县的部分农机企业不注重软实力积累,一方面,部分农机企业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国家扶持政策,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缺乏品牌意识,影响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人才,产品研发能力弱,发展动力不足;此外,部分农机企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管理运营模式落后,经营效率低下 四是产品类同、竞争无序目前,该县企业生产的农机工艺雷同、差异不明显、低端产品多被调查的8家企业中,有2家主要生产播种机、旋耕机,2家主要生产秸秆粉碎压捆机,2家主要生产花生收获机,2家生产翻砂铸件和车轴等简单加工件,4家企业将生产玉米收获机列入新产品研发计划。
事实证明,滦南的农机制造行业存在各自为政、产品类同,互相压价、竞争无序的不良局面,农机制造产业还没有进入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三、推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滦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制造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县域经济的新支撑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 重视政策引导,强化行业自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深入研究相关产业政策,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走向,立足县域农机制造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将农机制造产业纳入县内支柱产业当中强势推进,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引导农机制造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完善行业机构把抓好农机制造产业发展引向政府层面,成立农机制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农机制造产业服务办公室,组建“农机制造产业协会”,制订《协会章程》和《竞争公约》,通过组织企业签署行业公约、缴纳履约保证金等形式,引导企业加强自律三是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完善包括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通过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配套投资的引导示范,建设投融资平台,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农机制造产业的支持 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树立抢人才就是抢市场、抢效益、抢财富的理念,进一步健全用人机制和激励措施,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精、尖人才,有梯次地培育精通农机制造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人力资源,抢占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二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与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聘请高级人才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及时把握国内外农机技术发展动态,积极争取国内外农机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在企业孵化扶持企业建立教学培训基地和研发中心、试验室,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换代升级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申报各级科技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级财政经费支持;进一步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供专项经费和配套资金用于产品研发,每年选择1—2个科技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科技攻关;对自主开发或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投产后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较高的企业,由政府进行奖励 建立产业园区,促进聚集发展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引企入园谋划建设农机制造产业园区,建立并落实农机制造企业入园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机制造科技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打破现有农机制造企业体量小、分布散的不良现状,实现科技信息、成果资源共享二是完善园区功能,促企发展面向农机制造产业大链条,建设集农机制造、科技研发、产品展示、市场交易、仓储物流、信息搜集发布、现代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努力打造农机研发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