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片的结构.ppt
148页三、专题片的结构与叙事►结构的要求和步骤►结构形式►结构内容►节奏►结构:编导按照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运用 电视思维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 ,分别轻重主次,合理均称地加以组织和安 排,达到艺术上的完整统一►结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骨架►结构是一种气韵、风格►结构的作用►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事实内在关系的揭示(《沙与海》)►有利于作品艺术效果的实现(《幼儿园》)►有利于受众的接受►《西藏的诱惑》:刘郎►主题: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 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序幕和尾声:跋涉在朝圣之途的四位宗教信 徒的朝圣情状►发展和正文:四位艺术家跋涉在艺术的朝圣 道路上:摄影家、画家、女作家、日本画家►结构的一般要求:►明代戏剧理论家王骥德对结构提出:“贵剪裁 ,贵锻炼”,“勿落套,勿不经,勿太蔓”►清代李渔:“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 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 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 全篇之破绽出矣►结构的一般要求: 完整统一 严谨均衡:突出重点、兴趣点、情绪点 新颖合理:《歌舞中国》、《幼儿园》►《故宫》十二集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第三集 礼仪天下 第四集 指点江山 第五集 家国之间 第六集 故宫藏瓷 第七集 故宫书画 第八集 故宫藏玉 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第十集 从皇宫到博物院 第十一集 国宝大流迁 第十二集 永远的故宫 每集有一个重点 案例《故宫》►大型纪录片《故宫》的创作主题和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1、紫禁城的建筑及它的建造历史,也就是紫禁城怎么建起来的 ;它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及建筑特点。
它被分为二集来讲 ,第一集是《肇建紫禁城》,第二集是《盛世的屋脊》 2、紫禁城的功能,就是紫禁城建成后,是如何使用的它被分 为三集来讲,第三集《礼仪天下》、第四集《指点江山》、 第五集《家国之间》 3、紫禁城里的国宝它被分为四集来讲,第六集《故宫藏瓷》 、第七集《故宫书画》、第八集《故宫藏玉》、第九集《宫 廷西洋风》 4、故宫博物院80年的历史它被分为三集来讲,第十集《从皇 宫到博物院》、第十一集《国宝大流迁》、第十二集《永远 的故宫》►从古到今,从外到内的思路►在《故宫》中有三种信息是最关键的: 一是最重要的信息第一集讲述的是紫禁城建筑诞生 的事,主体信息有这么几个:一、迁都之争;二、 备料;三、建设的过程;四、被烧毁与修复 二是最新的信息《故宫藏瓷》中,哪些瓷器是从来没 有在电视上展示过,人们从未见过、听说过的 三是有争议的信息第一集中紫禁城建造完成时间长 度的争议,关于中轴线变化的争议;第二集关于李 自成烧没烧故宫;第七集关于某些书画作品真伪的 争议;第八集关于传国玉玺的真假等►结构安排的步骤u理顺思路,依理定型u安排层次,清晰条理u设计过渡,安置照应u瞻前顾后,调整结构《苏州六纪》►“作文化片最难的一点,就是将有一定深度的学术思 考,如何交融于具体的、有限度的,而且只能是表 现事态的电视画面中。
刘郎►定位:一部吴文化百科全书 ►“吴门烟水”:简述苏州园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分山裁水”、“蕉窗听雨”:叠山、理水、栽花、植 木等四大技术展开 ►“深院幽庭”:园林曲折深藏的结构布局特点;►“岁月章回”:以诉说人事为主,回顾近现代园林的 曲折际遇 ►“风叩门环”:立足今天展望未来,发展和保护安排层次►层次关系:u并列关系u递进关系u对立关系设计过渡,安置照应►“起承转合”的理论►过渡方法u利用解说词过渡u利用画面过渡u利用声音过渡u利用字幕过渡u利用特技过渡►照应u题文照应u首尾照应 方式: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提出问题,做出回答抒发情怀,深化主题u前后照应u“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瞻前顾后,调整结构►原则:是否符合逻辑性、顺畅性 其一,看各层次之间是否明白清晰,有无重复 或矛盾之处 其二,看各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是否吻合, 起承转合是否自然 其三,各层次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纪录片结构形式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因为它不像故事片那样受既定故事情节的 限制,不同的作者更是有不同的风格”►结构形式u时序结构u空间结构u时空结构u集纳结构u复调结构u套层结构u散点结构u主持人结构►时序结构(线性结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 序或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搭配片子 各个部分的内容。
在片中直接纪录下日期进程1994年3月5日,陶板浮雕壁画《和 平·进步·自由》鉴定会在山东济 南举行20天以后,1994年4月17日,刘玉安 第二次去石家庄1994年5月11日,陶先勇病情恶化 5月16日,陶先勇病情继续恶化 5月17日,19岁的陶先勇去世了 5月21日,刘玉安去大海给陶先勇送 行34岁的壁画家刘玉安 帮 助其壁画中的牵马人陶先 勇治病的故事及陶先勇的 生命悲剧►时序结构特点:►线性叙事►脉络清晰►逻辑性强►叙事性强►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不适宜涉及复杂的时空关系►描述历史事件的专题片采用较多►注意:u抓住发展过程中的“节点”作结构点 《记忆》栏目播出的《中国新音乐的N个瞬间 》u时间进展不很明显,或强化其中的时间进程 ,或选用其中一个时间线索比较明显事件为 结构点u详略得当u突出兴奋点、重点►空间结构:按地域、地理的不同分布来排列 和搭配专题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大型风光类专题片话说长江►01:源远流长 02:巨川之源 03:金沙的江 04:四川盆地 05:岷江秀色 06:成都漫步 07:峨眉凌云 08:宜宾到重庆 09:大足石 刻 10:川江两岸 11:壮丽的三峡 12:长江 第一坝 13:荆江览苦 14:洞庭水 岳阳楼 15:文武赤壁 16:庐山独秀 17:瓷都景德 镇 18:九华山 19:飞红滴翠 20:古城南京 21:扬州漫话 22:镇江三山 23:太湖平原 24:黄浦江畔 25:走向大海►特点:►涉及的空间事物较多►一个个空间是并列或按照空间顺序排列《半 个世纪的爱》►注重事物的多侧面、多层次《黄河一日》►适合宏观题材►时空复合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上进行叙事。
欣赏专题片《最后的山神》►导演:孙曾田►获奖情况:荣获1993年亚广联大奖►注意:结构和细节、山神的意象《最后的山神》编导:孙增田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大多数已经永远地结 束了狩猎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点而鄂伦春 人孟金福,则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信奉 火神、月神,万物皆神,尤其是信奉山神,相信是 山神给了他猎物和住所►时空结构 时间“冬—春—冬” 空间“山林—定居地—山林”►《中华百年祭》反映中华民族上百年的屈辱 史►视角:以山东艺术学院青年画家蔡玉水创作 的大型水墨画《中华百年祭》为切入口►六个时空的自由转换►画家自述:讲述他创作的起因、经过、艺术观念、 艺术手段►画家日记:画家的内心世界,袒露画家在创作组画 过程中的复杂心路历程►美术馆画展:侧面揭示组画创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 意义►组画(长60多米,高4米)渲染组画中内蕴的历史事 实和创作者的激情►历史空间:历史事实,构成全片的另一情绪副线►组画创作过程►集纳结构(板块式):内容往往比较分散, 整部片子常常被分为平行的几块,在同一主 题的观照下被组合起来 “按照人物、时间、地域或主题的不同,将不同 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可以 互无联系,也可以有起承转合。
►《苏园六纪》►圆形结构:►如果我们要拍摄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件事或 一场景,那驾驭起来往往会得心应手;但是 ,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 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如何让这些人 物、事件衔接过渡,这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 ►陈晓卿《远在北京的家》►讲述的是几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姑娘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 的故事全片通过四个段落,记叙了姑娘们在北京的经历, 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这是贯穿全片的圆心片中,作者巧 妙地把主人翁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活经历作为半径, 把她们从到保姆介绍所找工作到遭遇生活的艰辛与甘苦等过 程,放在这四季中加以描写►离家 1992年冬 安徽 ►寻家 1992年冬 北京 ►过客 1992年夏 北京 ►继续 1993年春 北京 ►复调结构: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交错线索 ,几条线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关联,从而表 现出主题凸现的思想►《电影传奇:奇袭——任务》 以真实历史、军教片、故事片中三支侦察队同 时出发,看他们遭遇怎样不同的险情►张以庆《幼儿园》►康建宁《沙与海》►注意问题:u线索要明晰,注意条理分明u利用线索间的对比关系,深度开掘►套层结构:营造两个时空来进行对比,产生 新的意义,通常用于文献专题片、探秘性专 题。
►现实时空:摄制组寻访拍摄的过程,多用纪 实手段拍摄►历史时空:表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 旧照片或影像资料及真实再现手段表现出来 ►《毛泽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散点透视:内容覆盖面大,关系松散的作品 ,通过散点式全局立体地展现事物►重在抒情,即内容营造的情感基调、意境氛 围上►《江南》:园林、山水、民俗、民居、工艺 、戏曲,展现是吴文化的意蕴►主持人结构:主持人穿针引线,将全片各因 素、各段落有机地连串起来►《故事湖南》郑佳明►《社会记录》阿丘►记者采访串场式►以记者的采访活动为主线串联纪录片的各个 层次 ►新闻专题片居多►结构的三段式:u开头u高潮u结尾u“凤头、猪肚、豹尾”►开头:所谓“凤头”是说头应该开得漂亮、醒 目 ►两个衡量标准u从创作者的角度看,能否顺利开始全片写作u从接受者的角度看,能否吸引观众 “新、奇、巧”►如《半个世纪的乡恋》的开头:► 从中国上海到韩国汉城,飞机只要短短 的一个半小时,而李天英却用了漫长的一生 ►开头u开门见山式u由远及近式u问题式u故事式u思辨或议论式u抒情式u结论式u歌曲开头►开门见山:开头最忌的是“拉场子”►清代著名作家林纾曾说:“领脉不宜过远,远则入题 时煞费周章” ►《最后的山神》的开头:这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早晨,这是大兴安岭,冰 天雪地的季节。
每年的这一天,孟金福都要给马尾 系上红带►该片从一个满族萨满的一个仪式行为入手,通过他 点点滴滴的日常或仪式行为,“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游 牧民族的内心世界”(亚广联评委会主席罗伯特·包 尔德的评语)►由远及近(间接开头)►《让历史告诉未来》的开头:(春节晚会儿童的兔舞的欢乐气氛)瑞兔,象征吉祥和 顺,给兔年的中国带来欢乐六十为一个甲子,六十年是整整一个人生国民党军警 屠杀共产党人的资料镜头)六十年前,历史有一次痛苦的分娩 那是另一个兔年,到处鲜血飞溅……中国共产党刚满六岁,一夜之间,突然被自己的朋友 蒋介石推下血海一年之内,被杀的共产党人及人民群众竟达三十三万之 多!►问题或悬念式开头►设问式,自问自答 如《汴京谈古》的开头:u 有人说,到河南不到开封不算到过河南 不过,到了开封看什么呢,是看日出吗? 看晨运吗?当然不是,这一些东西什么地方 都有开封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七朝古都,有 很多古迹,你要看吗?不用着急,一样一样 地来►悬念式u《湘西,昨天的回响》的开头:湘西这个名字您也许已经从沈从文的小说、散文以及一些 电影、电视剧中接触到了不知她给了您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湘西,历来被人鄙视地称为“中国的盲肠”。
在许多人的心 目中,她是地极贫,人极恶,土匪如云,充满了种种的神秘 这些看法究竟有多少真实?从昨天到今天,她又怎样在走 着自己的生活之路?先用设问的形式简单描绘了观众极其熟悉的文学、影视传 播中的湘西形象,拉近和观众的距离,然后用疑问的方式质 疑这些看法的真实性,将话题转移到片子的主题——湘西从 昨天到今天的发展道路——上来►《故宫》——肇建紫禁城►开头:“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 造了伟大的文明?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期节目《火海大 冒险》是这样开头的:► 让我们一起踏上征途吧!置身世上最险 要之地悬崖峭壁,热力澎湃,原始的火焰 熔炉一名摄影师和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