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炽灯-名词详解.docx
22页白炽灯 白炽灯 分类: 照明 属性: 产品 目录 · ·名词详解 · ·易烧灯丝 · ·退市受阻 · ·禁用时间 · ·发明历史 · ·发光原理 · ·缺陷介绍 · ·改变缺陷 · ·效能对比 · ·应用现状 · ·选用指南 ·· 白炽灯 白炽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自1879年,美国的T.A.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以来,经人们对灯丝材料、灯丝结构、充填气体的不断改进,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也相应提高1959年,美国在白炽灯的基础上发展了体积和衰光极小的卤钨灯白炽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研制节能型灯泡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白炽灯,其结构和部件不尽相同白炽灯的光效虽低,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好,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电光源名词详解 白炽灯又称钨丝灯、灯泡,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由电流通过灯丝加热至白炽状态产生光的一种光源是最早出现的电灯,用耐热玻璃制成泡壳,内装钨丝泡壳内抽去空气,以免灯丝氧化,或再充入惰性气体(如氩),减少钨丝受热蒸发因灯丝所耗电能仅一小部分转为可见光,故发光效率低,一般为10~15流/瓦但制造方便,成本低,启动快,线路简单,被大量采用。
十九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试制用电流加热真空中灯丝的白炽电灯泡1879年,美国的T.A.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率先将电光源送入家庭1907年,A.贾斯脱发明拉制钨丝,制成钨丝白炽灯随后不久,美国的I.朗缪尔发明螺旋钨丝,并在玻壳内充入氮,以抑制钨丝的挥发1915年发展到充入氩氮混合气1912年,日本的三浦顺一为使灯丝和气体的接触面尽量减小,将钨丝从单螺旋发展成双螺旋,发光效率有很大提高1935年,法国的A.克洛德在灯泡内充入氪气、氙气,进一步提高了发光效率1959年,美国在白炽灯的基础上发展了体积和光衰极小的卤钨灯白炽灯的发展史是提高灯泡发光效率的历史白炽灯生产的效率也提高得很快80年代,普通白炽灯高速生产线的产量已达8000只/小时,并已采用计算机进行质量控制禁用时间 中国 一、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白炽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据测算,中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如果把在用的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逐步淘汰白炽灯,不仅有利于加快推动中国照明电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照明电器行业结构升级优化,而且也将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的可行性 当前,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很多国家纷纷出台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中国自1996年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以来,照明行业迅速发展,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显著提高,为淘汰白炽灯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行业基础和社会氛围,为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发布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政策环境 “十一五”期间,中国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2012年,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高耗能产品淘汰和节能产品推广政策体系,包括发布高耗能产品淘汰目录、实施能效标准标识、推行政府强制采购、开展政府财政补贴等,为促进白炽灯企业合理转型、推动高效照明行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行业基础 2010年,中国白炽灯总产量38.5亿只,年产量1亿只以上大型企业约10家,占全行业总产量的70%以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这些大型白炽灯生产企业先后开始转产节能灯等高效照明产品,为行业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2010年,中国节能灯总产量约42.6亿只,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其中,年产量5000万只以上规模企业约20家,占全行业总产量的82.2%。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节能灯产品质量水平日益提高,一些企业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外,半导体照明等新兴高效照明技术发展迅速,在射灯、筒灯、隧道灯等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因此,高效照明产品及技术的日益成熟为逐步淘汰白炽灯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社会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照明节电意识普遍增强,"绿色照明"理念深入人心,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淘汰低效照明产品、选用高效照明产品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1]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淘汰白炽灯情况 自2007年初澳大利亚政府率先宣布以立法形式全面淘汰白炽灯开始,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了白炽灯淘汰计划这些国家和地区淘汰白炽灯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淘汰时间在淘汰进程上,大多数国家的起始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2年 二是淘汰范围并非禁止所有白炽灯,重点在于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特殊用途白炽灯并不在淘汰范围之内 三是淘汰方式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分阶段淘汰方式,从大功率白炽灯逐步向小功率白炽灯延伸,从低光效白炽灯向高光效白炽灯延伸 四是中期评估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淘汰过程中设置了实施效果评估环节,根据高效照明技术发展和前期政策实施情况来调整后期政策。
四、中国淘汰白炽灯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符合中国国情的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实现照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整体能效水平提升,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顺应国际潮流与推动中国行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加强政策引导与深化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实施分阶段淘汰与发展替代技术相结合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明确了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淘汰政策和措施中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或个人在执行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中的法律职责 (四)淘汰计划 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拟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公告的形式发布并实施。
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分为五个步骤(见附表),包括: 第一步骤:2011年10月1日,发布中国淘汰白炽灯政府公告及路线图,并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设为过渡期 第二步骤: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进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第三步骤: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进口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依据能效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光效低于能效限定值的低效卤钨灯 第四步骤: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对前期政策进行评估,调整后续政策 第五步骤: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五)淘汰范围 淘汰目标产品为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具体类型为: --电源电压:220V; --灯头:E14、E27螺口型和B22卡口型; --泡壳:透明、磨砂、类似于磨砂效果的涂层或内涂白等经过表面处理的形式 淘汰目标产品不包括反射型白炽灯、聚光灯、装饰灯等其它类型白炽灯以及特殊用途白炽灯 澳大利亚 2009年停止生产,最晚在2010年逐步禁止使用传统的白炽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全面禁止使用传统白炽灯的国家。
澳大利亚政府20日宣布一项计划,将最晚在2010年开始逐步禁止使用传统的白炽灯,代之以更加节能的日光灯等节能灯具这是澳大利亚倡议的减排温室气体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之一 加拿大 2012年前禁用白炽灯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加里.伦恩2007年4月25日宣布,加拿大定于2012年开始禁止销售白炽灯加拿大是继澳洲后第二个宣布将禁用白炽灯的国家 台湾 规划2010年开始执行白炽灯禁产政策,2012年全面禁产经济部能源局昨日在行政院产业科技策略会议中宣布,2012年起已逐步推动传统白炽灯退出公家机关、饭店、医院甚至一般住家,预订三年后逐步停产,最迟在2012年,耗电较多的传统白炽灯就将全面停产、禁用 日本 到2012年止,停止制造销售高能耗白炽灯日本政府日前宣布截至2012年,日本将全面禁止使用白炽灯专家预计,该禁令将使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的使用数量大幅增加,并最终随着LED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增加LED照明的需求 美国 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大多数白炽灯泡将于2014年在美国市场上禁止销售2007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规定: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间,美国要逐步淘汰40W、60W、75W及100W白炽灯泡,以节能灯泡取代替换。
欧盟各国 欧盟在环保方面的标准一直是全球最高的,有关的规范也是最严格的就白炽灯的使用来说,欧盟委员会早在2007年3月,就制订出具体时间表,逐步淘汰这种浪费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的产品2008年底,欧盟宣布27个成员国已就一份白炽灯限制方案达成协议,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将在2012年前停止欧盟内家用白炽灯的销售,而改用能效较高的节能灯根据计划,该方案在欧洲议会批准后,从2009年3月起分阶段实施2012年8月31日,欧盟境内全面禁售白炽灯泡的最后期限到来这之后,理论上讲,欧盟境内任何商家将不能再进货和出售白炽灯泡已售出的白炽灯使用寿命结束后,将退出历史舞台[3]欧洲联盟2009年9月起禁止销售100瓦传统灯泡,2012年起禁用使用所有瓦数的传统灯泡英国首相布朗2007年上任后也宣布英国将一体遵行,改用省电日光灯2008年,零售商开始停卖150瓦灯泡,2009年将停卖60瓦灯泡零售卖场就开始停止100瓦灯泡补货,自愿停售期到2012年结束,之后政府才颁惩罚规则 韩国 2013年底前禁止使用白炽灯南韩[第四次能源利用合理化基本计划]决定,将阶段性地调高白炽灯的最低能耗标准,并在2013年底前予以淘汰。
发明历史 一般人认为电灯的发明者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实际上,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在爱迪生之前就已开始了在美国1845年的一份专利档案中,辛辛那提的斯塔尔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内使用碳丝英国的斯旺按照这种思路,用一条条碳化纸作灯丝,企图使电流通过它来发光,但是,因当时抽真空的技术还很差,灯泡中的残余空气,使得灯丝很快烧断因此,这种灯的寿命相当短,仅有一两个小时,不具有实用价值1878年,真空泵的出现,使斯旺有条件再度开展对白炽灯的研究1879年1月,他发明的白炽灯当众试验成功,并获得好评 1879年,爱迪生也开始投入对电灯的研究,他认为,延长白炽灯寿命的关键是提高灯泡的真空度和采用耗电少,发光强、且价格便宜耐热材料作灯丝,爱迪生先后试用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结果都不理想,1879年10月21日,他采用碳化棉线作灯丝,把它放入玻璃球内,再启动气机将球内抽成真空结果,碳化棉灯丝发出的光明亮而稳定,足足亮了10多个小时(45个小时)就这样,碳化棉丝白炽灯诞生了,爱迪生为此获得了专利 成功并未使爱迪生停步,他在继续寻找比碳化棉更坚固耐用的耐热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