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786615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9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简述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主要内容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饮食养生,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过程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 常用的近百种食物具有补益养生的作用, 计有聪耳、 明目、 乌发、 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固齿、强筋、益寿等功用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成了中药养生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治疗,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祛邪和扶正饮食节制,泛指饮食的方法和方式,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等 . 食节的内容极为丰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明和古代卫生学水平,包括全面膳食,而不偏食;食量有限,而不暴饮暴食;饮食清洁,防止病从口入饮食宜忌又称食禁,实质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宜,失当则为忌,要 “ 审因用膳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2 简述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深受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整体观和中庸等方面包括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调理阴阳营养观、食药一体营养观和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结合营养观。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中医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与自然界相通相应,同受阴阳法则之约束,同遵运动变化之规律自然界产物之味与机体脏腑有特定的联系和选择作用,有 “ 所克 ” , “ 所制 ” , “ 所化 ” 等功用可运用食物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调理阴阳营养观,中医认为,机体失健或罹患疾病,乃阴阳失调之故或阴阳之偏盛,或阴阳之偏衰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就是使机体保持 “ 阴平阳秘 ” 食药一体营养观,中医认为,药物与食物同一来源,性能相通,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结合营养观,包括浑素搭配,全面膳食,讲究浑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食与饮之间的合理搭配审因用膳,根据不同年龄、地域、体质、职业、信仰和病情合理、合情饮食和辨证用膳3 简述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作用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 “ 食性 ” 、 “ 食气 ” 、 “ 食味 ” 等,包括性(气)、味、升浮沉降及补泻等内容食物的性能来自于长期的生活和临床实践的总结,是食物多种多样的特性和作用的概括,也是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中医饮食营养学了解的主要方面古人按寒、凉、温、热把食物分为三大类性质,即寒凉类,平类,温热类。

      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而温性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4 简述食物的味食物的 “ 味 ” 是指食物具体口感味觉, 也是性质的抽象概念 可概括为: “ 五味 ” , 即酸 (涩) 、苦、甘(淡)、辛、咸食物五味的作用与药物五味的作用一致,为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和咸软常用食物中,甘味食物最多,咸味和酸味次之,辛味更次之,苦味较少辛辣的食物(辣椒、胡椒)和苦味食物(苦瓜、苣卖菜)有健胃的作用咸味食物(鱼、虾、蟹)具有补肾、养血的作用 芳香性食物(芫荽、茴香、佛手、柑、橘)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爽神、开窍等作用5 简述食物的归经食物的归经是古人对食物作用选择性的认识,是食物效用的抽象归类方法,反应食物作用的内在规律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 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 …. 物化之常也 ” 辛味发散性食物(葱、姜、芫荽)治疗表症、肺气不宣咳嗽症;苦味食物(苦瓜、绿茶)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症;甘味食物(红枣、王浆)治疗贫血、体弱症;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治疗肝胆疾患;咸味食物 ( 甲鱼、海藻)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病6 简述常用的食补方法平补法:一是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

      如多数粮食、水果、蔬菜;二是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等或既能补阴又能补阳的食物如枸杞子等这些食物适合普通人保健清补法:是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或泻实性食物祛除实证,以泻中求补如萝卜、冬瓜、苹果、梨等,以水果、蔬菜居多温补法:是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适用于阳虚或者气阳亏损者,也作为普通人冬令进补食物如大枣、狗肉、鸡肉、鳝鱼、海虾等峻补法:是用补益作用较强,显效较快的食物达到急需补益的目的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如羊肉、鹿肉、甲鱼、鳟鱼、黄花鱼等7 简述食物的配伍应用和饮食应用禁忌为了增强食物的效用和可食性,常把多种食物,或食物与天然营养品、食物和药物搭配起来应用,这种搭配关系称食物的配伍或食药配伍食物的配伍,基本分为协同和拮抗两方面协同方面的包括 “ 相须 ” 、 “ 相使 ” ;拮抗方面包括 “ 相畏 ” 、 “ 相杀 ” 、和 “ 相反 ” 相须配伍:同类食物相互配伍使用,起到相互增强的效果如百合炖秋梨,百合和秋梨共奏清肺热、养肺阴之功效相使配伍:一类食物为主,一类食物为辅,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强如五加皮酒,辛散活血的酒加强了祛风湿五加皮的功效;姜糖饮,温中和胃的红糖,增强了温中散寒生姜的功效。

      相畏配伍:相杀配伍的另一种说法,一种食物的不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减轻或者消除大蒜可减轻豆类植物凝集素的胀气作用,生姜能消除某些鱼类的腹泻、皮疹等不良作用相恶配伍:一种食物能减轻另一种食物的功效萝卜能减轻鹌鹑、山鸡、燕窝等补气类食物的功效相反配伍:食物的配伍禁忌柿子忌茶;白薯忌鸡蛋;葱忌蜂蜜等8 简述食物的配伍应用和饮食应用禁忌中医的饮食宜忌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饮食宜忌涉及到食物与体质、地域、季节、年龄、 病情, 以及饮食调配、 用法、 用量等方面 狭义的饮食宜忌饮食与病情方面的禁忌病症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胜,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加以确定生冷:冷饮、冷食、生蔬菜、水果为脾胃虚寒腹泻患者所忌粘滑:糯米、大麦、小麦等米面食品为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患者所忌油腻:浑油、肥肉、油煎炸食品、奶、酥、酪等乳制品,为脾湿或痰湿患者所忌腥膻:海鱼、虾、蟹、海味、羊肉、狗肉、鹿肉等为风热症、痰热症、斑疹疮瘍患者所忌辛辣: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烟、酒等为内热证患者所忌发物:除腥、膻,辛辣食物外,尚有豆芽、荞麦、鹅肉、鸡头、猪头、鸭头等为哮喘、皮肤病患者所忌9 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 5 种有益健康的粮食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

      10 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 5 种有益健康的肉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11 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 5 种有益健康的蔬菜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12 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 5 种有益健康的果品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13 从饮食营养学观点,谈谈如何科学饮水14 谈谈你学习《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以后的收获及对该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二 填空1 中医饮食营养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2 中医理论的基石是 (精气论) ; 方法论是 (阴阳五行学说 ) , 核心是 (脏腑经络理论 ) 3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深受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理论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宏观、 整体观和中庸等方面主要有(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调理阴阳营养观)、(食药一体营养观)和(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结合营养观)4 古人按寒、凉、温、热把食物分为三大类性质,即(寒凉类)、(平类)和(温热类)300 多种常用食物中,(平性)食物最多5 食物的 “ 味 ” 是指食物具体口感味觉, 可概括为: “ 五味 ” , 即 ( 酸或涩) 、 苦、 (甘或淡) 、(辛)、(咸)。

      其作用为(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和(咸软)6 常用的食补方法有(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和(峻补法)7 饮食的治疗作用可体现在三个方面(补益脏腑)、(泻实祛邪)和(调理阴阳)8 食物的配伍,基本分为协同和拮抗两方面协同方面的包括(相须)和(相使);拮抗方面包括(相畏)、(相杀)、和(相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