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docx
8页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涉县第四中学 初中语文组 王春霞 教学目标:(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的片段2)、学习这部小说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艺术3)、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比较阅读,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4)、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5)、认识《格列佛游记》的现实意义,感受作者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的片段;(2)、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教学难点: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策略:(1)、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游记"故事2)、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游记”故事一)激情导入: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看出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最近,你们又读了哪些书,或者正在读什么书呢?(生说所读的书名,师相机评价读了这么多的书,真好,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啊!今天,老师还要向你们特别推荐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出示句子)A、它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其幻想手法、离奇描写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有开拓意义B、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这本书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它列入其中。
C、它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也为世界文学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D、自出版以来,它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常备书伏尔泰、拜伦、高尔基、鲁迅都非常推崇的讽刺作品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揭示:多么高的评价,一定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非常好看的书这本书就是世界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让我们都来熟悉一下它吧二)整体感知小说基本内容1.小说是第几人称的?主人公是谁? 2.格列佛的身份是怎样的? 3.格列佛游历了哪些国家?——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慧骃国4.请学生分别讲讲格列佛在这几个国家的经历5.格列佛游历的那些国家那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又如哪一个国家最有趣、最荒诞?哪一个国家你最想去?为什么?)(三)教师展示精彩片段,调动学生兴趣 片段一、初到小人国的事;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们捆了起来,但后来由于他表现温顺并答应接受某些条件,小人国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
此时,该国正遭到另一小人国(布莱夫斯库)入侵,格列佛涉过海峡把敌国舰队的大部分船只掳来,迫使敌国遣使求和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片段二、大人国事情概述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四)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简介①时代背景本书成书于1726年左右,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的代表作。
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早年生活艰苦,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勉强上完大学1688年,斯威夫特来到英国,曾先后做过乡村牧师以及贵族的私人秘书《桶的故事》是他的第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格列佛游汜》的构思源于与朋友的一次聚会,斯威夫特谈到当时政界种种贪婪无耻的行径时激动万分嬉笑怒骂间,信笔开始了《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的创作成书后经过无数次的增删修改,终于1726年匿名发表,并立刻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很大争议200多年来,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1872年被译作《谈瀛小录》登载于《申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甚至影响到后来《镜花缘》《老残游记》等作品的创作 ②作者生平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出生前数月父亲去世,由叔父抚养1686年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取得学士学位,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土学位1689年受聘于远房亲戚邓波尔爵士,任私人秘书邓波尔逝世后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一教区长和爱尔兰伯克利伯爵一世的私人牧师不久,他返回伦敦,结交执政的辉格党的知名人士。
1704年他的《—只澡盆的故事》、《书战》和《圣灵的机械作用》等3篇讽刺文章汇集出版,批判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和非国教徒的礼拜与布道,模仿学究的迂腐文笔,讽刺尖锐辛辣1707年11月写了《鲍席斯和菲利蒙》叙事诗和政沦《对1708年的预言》与《比克斯塔夫先生第一个预言的应验》(1708),表现了他的远见、诙谐和机智1710年,他任托利党《考察报》主编当时英法因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长期交战(1710—1713),人民蒙受苦难,统治集团却大发:国难横财,斯威夫特写了反战文章,其中一篇《联盟军和前任内阁发动和进行这场战争的行为》(1711)揭露了骇人听闻的贪污行为,举国哗然对1713年英法签订和约产生了直接影响当时斯威夫特成为哈利首相的亲信,安妮女王演说词的起草人,大小廷臣都想方设法巴结他,但他两袖清风,仍然是个穷人他在伦敦期间结识了一批文人如蒲柏、约翰·盖依等;他给定居在爱尔兰女友艾斯特写了大量情深意切的信札,后人《给艾斯特的信》发表,成为英国书札文学的珍品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托利党内阁垮台,斯威夫特被赶出伦敦,回到爱尔兰任副主教,积极参加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他先后发表了《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纺织品的建议》(1720)、《布高德莱比尔的信》(1724)、《格列佛游记》(1726)、《爱尔兰状况的浅见》(1727)等政沦,杂文和小说。
斯威夫特为爱尔兰自由独立所进行的斗争,赢得了爱尔兰人民的尊敬1737年11月,整个爱尔兰用钟声、营火和酒,庆贺他70寿辰斯威夫特死于精神病的瘫痪,葬礼极其简单他早在1735年写好墓志铭:“如今,狂想再也不能折磨他的心,去吧,过路人,如有可能,请你学习他的榜样,为保卫人类的自由而奋斗!” (五)阅读方法指导1、讨论:请大家谈谈阅读小说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明确:在内容上,一要弄清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作者的背景;二要弄清故事情节,这是重点;三要揣摩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四要感受作家的情感在形式上,一要揣摩作品的艺术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想像、讽刺等等);二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选读、精读、泛读、诵读、跳读、速读等等)3、教师点拨: “读书三步走”(略读、精读、悟读) ①略读:就是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全书其目的是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②精读: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故事的方法。
精读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书本内容,把握作者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③悟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悟读”,是阅读的理想状态悟”能悟出文本的内涵,悟出文本的滋味,悟出心中的“哈姆雷特”,悟出人生意义六)课堂小结,完成读书卡片读 书 卡 页码:001 书名:《 》 作者:______________ 精彩情节:______________ 妙语摘录:______________ 我的领悟:______________ 阅读收获: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