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管涵施工工艺.doc
14页13.2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工艺概述圆管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拼装在涵座上的涵洞圆管涵一般作为过水涵洞圆管涵结构要素见图 o圆管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 基坑幵挖后基底与坑壁透水较小的地 质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 运输条件图圆管涵结构要素作业内容圆管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基坑幵挖、基础与管座施工、管节吊装、防水层施工、端翼墙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铺砌施工等质量标准与验收方法1、圆管涵预制管节各部位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和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 表13.233的规定2、 涵身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圆管拼缝缝端面应竖 直、平整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填缝材料应 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3、 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 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 施工表圆管涵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长 度0,-10尺量检杳不少于5处2内 径±103壁 厚+10,-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 10节检查不少于1节表圆管涵管节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轴线20测量检查不少于2处2流水面咼程±203涵身长度+100 , -5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管座、基础宽度不小于设计值5相邻管节底面错台管径冬100cm3管径>100cm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表1323-3 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基层平整度31m靠尺检杳2卷材搭接宽度-10尺量检杳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 5处。
工艺流程图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图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工序步骤与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与相关设计要求, 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 与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⑵编制圆管涵单项施工方案, 对开挖超过 2m 的深基坑, 应编制安全专项施 工组织设计与应急预案, 对开挖超过 5m 的深基坑, 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 评审后实施⑶ 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 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 育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涵洞的平面位置⑸ 基坑开挖前认真阅读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与水文状况, 掌握地下常水位与 施工水位情况⑹调查开挖区域与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 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2. 材料准备⑴钢筋、钢材、水泥与混凝土粗骨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具有产品质量证明⑵ 预制涵节各部位偏差必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 质量证明⑶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对需掺加的外加剂必须进行试验确定配合比, 同时应具备产品质量证明3. 机具准备 圆管涵洞施工需要的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涵节吊装机具等。
4. 作业条件⑴ 试验室符合资质条件,混凝土配合比、钢筋试验等报批工作已完成⑵混凝土搅拌站安装调试完成,水泥、砂、石等材料进场⑶具备钢筋加工、存储和运输条件⑷施工现场供水、供电条件达到幵工要求⑸施工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学习、考核、技术交底工作已完成⑹ 编制完成环境保护措施与具备使用功能的环保设备的运行条件二、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时应选取经联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 测 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涵洞基坑临时放样点应在场地平整完成以后进行, 临时平面点位应距离基坑开挖上边缘 5m 左右,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避免开挖和 运输机械的破坏根据测量放样的临时平面点, 采用石灰粉等绘出基坑开挖的上口边线, 基坑 开挖交底中应明确开挖坡度,以便控制基底开挖边线满足施工需要2 、基坑开挖⑴ 按地质水文资料, 结合现场情况, 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 开挖范围和 防、排水措施⑵ 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 放坡开挖, 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 在有 地面水淹没的基坑,可修筑围堰、改河、改沟、筑坝排开地面水后开挖⑶ 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 50cm 。
适宜垂直开挖且不立模板的基坑,基底尺寸应按基础轮廓确定⑷ 基底应避免超挖, 松动部分应清除 使用机械开挖时, 不得破坏基底土的 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 30cm 厚度由人工开挖⑸ 基坑开挖完成后, 应进行平面和水准测量, 采用模板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 的基底边线应比基础每边大 50cm ,保证基础施工的工作面3 、基础施工⑴模板① 基础与管座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能承受新浇筑混 凝土的侧压力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② 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模板材料能与 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③ 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应涂刷隔离剂 钢模板用隔离剂应同时具有防 锈作用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④ 钢模板制作和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 (TBJ 212 )的规定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⑤ 模板上的重要拉杆宜采用螺纹钢拉杆并配以垫圈, 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 杆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 拉杆采用的钢筋, 不论其直径大小, 如需接长时, 均应采用焊接接头⑵钢筋① 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
钢筋(含加工 完毕待安装的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并分 类设立标牌② 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 参数、质量以与操作人员的培训、 考试等要求,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 JGJ18 )的有关规定钢筋冷挤JGJ108 )压套筒连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的有关规定③ 安装钢筋时, 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多 排钢筋之间, 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 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 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④ 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 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装钢筋骨(网)架时,不 应妨碍浇筑工作正常进行,不应造成施工接缝⑤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以 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进行检查 当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时, 应与时纠正或 返工⑶混凝土① 混凝土浇筑前, 应有适合浇筑方式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认真检查搅拌设备 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距预留其坍落度损失 值,混凝土到达现场后严禁加水。
②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机械(具)的工作状态、施工人员安排、施工用 电与备用电力、混凝土运输交通情况等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③ 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吊机和料斗、 汽车泵以与地泵等机械进行浇筑 混凝土 在拌和、运输、浇筑过程中,浇筑现场和搅拌站应密切联系,确保混凝土浇筑的 连续性④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 对于浇筑面较大的底板混凝土时, 应分层分段连续推进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伸入下层混凝土 5〜10cm左右,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与其它预埋部件⑤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 应与时修整、 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待定浆后再抹第二 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于干旱地区的混凝土, 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 工序的质量保证⑥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与时插设接茬石或接茬钢筋 接茬石应立设, 埋 入混凝土 2/3 左右采用钢筋接茬时,接茬钢筋间距 40cm 为宜,钢筋直径不 小于 16mm ,长度不小于 40cm ,外露长度 15cm 埋设接茬石(钢筋)时,不 得影响管节的安装4、管节的预制和吊装施工① 钢筋混凝土管节由专业加工厂预制, 强度达到要求并经检查合格后, 汽车 运输至现场,汽车吊装就位。
管节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② 基础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是设计要求的强度③ 将基础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放出涵洞纵向中心线和管节正投影边线④ 管节安装时, 垫设管节临时垫块, 垫块在管节两侧对称设置, 纵向间距以0.5m 为宜垫块采用与管座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垫块必须保证管节安装后的 稳定⑤ 管节安装就位后,应对出入口流水面高程和纵坡进行测量⑥ 安装预制混凝土管节,注意下列事项:a、管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b 、安装后,与时按设计要求施工涵身防水层和沉降缝c、 管节安装前检查成品与基础尺寸5 、管座与端翼墙施工⑴混凝土施工前,应将基础混凝土顶面清理干净⑵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基础混凝土顶面湿润⑶模板与混凝土施工工艺同基础6、涵背回填⑴涵背回填必须在管节安装完成、管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并涵身防水层施工完毕经检查合格后进行⑵ 圆管涵与路基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⑶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 其填筑施工应符合路基施工的 有关规定;靠近涵身的部位,应平行于涵身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 不得影响涵身的稳定⑷圆管涵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⑸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 填料的 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 ,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⑹ 路堤与涵洞过渡段填料和结构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涵洞顶至路基面高度小于 1.5m 时,涵洞顶面以上路堤填筑级配碎石涵洞顶面与其两端 20m 范 围内路堤级配碎石应按设计掺适量水泥7 、沉降缝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的道数、 缝宽和位置, 并按规定填塞嵌缝料, 用有纤 维掺料的沥青嵌缝膏或其他材料封缝8 、附属工程附属工程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 高程放样后组织施工, 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 范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机械与工艺装备圆管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o表圆管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吊机8t辆12钢筋加工机械/套13电焊机500台14木工机械/套15振捣棒50台4作业组织一、人员组织涵洞幵工前应明确技术负责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安全、质量控制以与技术资料的准备、签认等工作;现场管理人员 负责施工进度安排、机械和材料的调配与其他方面的协调等工作圆管涵施工作业人员配置见表 表圆管涵施工作业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单位数量备注1木工人22混凝土工人43电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