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10课(教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doc
8页10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读后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激起学生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事物的强烈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描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墙上爬的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时的两种变化本文语言质朴、清新,表达细致、准确而又生动文中配有两幅插图,构思巧妙,从面到点进行描绘顶端的插图横贯两个页面,爬山虎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的画面映入眼帘,能让人感受到爬山虎生机勃勃的样子下面的插图是爬山虎的脚的局部特写,能清楚地看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生长位置两幅图都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均、柄”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曲”,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学会书写“虎、操”等生字和“爬山虎、操场、嫩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舒服、均匀、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爬山虎叶子的可爱,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培养学生细致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1.字词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文中画出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揣摩意思均、柄、萎”是既要会认,又要会写的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柄”字可以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联系语境通过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字义,“柄”是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文中指爬山虎的叶和茎相连的部分再如,“曲”是一个多音字,教师不必急于强调“曲”字在此处的读音,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的读音与它的字义密切相关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发现文中的“曲”是与“直”相对的,是“弯曲”的意思,应读qū教学生字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虎、操、嫩、叠、隙、茎、柄、萎”时,可以结合图片和实物;教学“操、占、顺、瞧”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教学“操、占、均、茎”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字形结构、笔顺规则和笔画变化词语理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其中,“舒服、瞧不起、牢固、休想”还可以运用动作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等方式来理解2.阅读教学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以朗读体会为主,通过自读和讨论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上墙的部分,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时,建议以默读体会为主,以直观手段运用为辅如果条件允许,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讲授本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一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研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然后再学习其他段落,弄明白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与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关系;二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本课的重点段落,即描写爬山虎脚的部分,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懂,并充分交流阅读收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理解:①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②动手画一画,看看理解得是否准确;③同桌互相看看画的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④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⑤课后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3.表达运用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观察日记本课就是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的一篇优秀范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配合本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学习作者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因此,课后布置了小练笔,还以“资料袋”的形式提供了两种观察记录的方法课后,可让学生仿照本文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1.了解作家作品,搜集与爬山虎有关的图文资料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朗读过程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借助字典掌握字音字义,抄写生字并组词3.把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语句圈画出来4.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均、柄”等生字,会写“虎、操”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曲”,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感受爬山虎叶子的可爱板块一 图话导入,激趣揭题1.课件出示爬山虎图片2.谈话导入:同学们认识这种植物吗?(学生答:爬山虎)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指名学生回答)爬山虎,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它有脚)那么,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板书课题)3.读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叙述顺序,过渡: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爬山虎?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操”是平舌音,“占、顺”是翘舌音;“嫩”是前鼻音,“茎、柄”是后鼻音弯曲”的“曲”在文中读一声,不要读成三声蜗”读wō,不要读成wā;“隙”读xì,不要读成xī;“瞧”读qiáo,不要读成jiāo;“固”读gù,不要读成gǔ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的规范、正确占、茎、萎”是上下结构,“占”上宽下窄,“茎、萎”上窄下宽叠”是上中下结构,上部小而紧凑、中间宽,下部底横长虎”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第二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第四笔竖撇拉长,包住里面部分嫩”是左中右结构,三部分窄长且紧凑,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操、均、隙、柄、瞧”是左右结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尤其注意“瞧”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隙”的第三画是短竖,可与第十画的竖钩对比记忆嫩”第十画是点,不要写成撇固”是全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笔顺,要写完里面再封口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爬山虎 操场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 痕迹 瞧不起 牢固 休想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词语中的多音字板块三 图文结合,引出“观察”1.指名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2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3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第4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5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3.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爬山虎的特点1)提问启思: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要点: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在墙上爬)(2)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4.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谈阅读感受1)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美在什么地方?(2)与动态美相对的是静态美,哪些语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3)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呢?(4)观察叶子时,作者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要点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呈现的是一种动态美要点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要点3: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要点4: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5.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边读边想象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做拂过、漾起的动作,读出爬山虎叶子的美6.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与描写的关系要点:一是观察仔细,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二是生动准确地描写7.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要写爬山虎的叶子呢?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去寻找答案吧!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2.指名让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过渡: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生长情况、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脚的变化)谁能说说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哪些自然段,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学习了第1、2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长得很茂盛,叶子很美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板块二 品读交流,学习“观察”1.学生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教师建议:对哪一自然段最感兴趣,就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议一议,看看自己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和同学交流2.汇报交流1)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的描写、修辞手法来理解内容①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密切的关系课件出示“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三幅图片②学生观察图片,教师提示:对比观察,说说它们和爬山虎的脚相似吗?③提问启思: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子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句段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④再读第3自然段,感受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
说说作者把爬山虎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板书要点: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⑤教师小结: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在描写事物时更加具体、形象、逼真2)爬山虎怎么爬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4自然段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