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革开放后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变革历程及启示.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2329555
  • 上传时间:2023-09-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文档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变革历程分析(王小溪 00829014 法学院 1511019377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两大创造,它们大大改变了中国农业和农村面貌,给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不断变化的就是乡镇企业背后的产权制度,因而,笔者想从这个视角切入回顾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制度变迁并于最后着重谈一下笔者对乡镇企业如何更好发展的思考一、 从乡镇企业发展视角看中国改革开放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视角,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各个领域经过了改革开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改革开放后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但是经济实在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概念,而研究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好的小的视角便是从企业入手,因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缩影企业又分为国企和乡镇企业,国企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中国的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历经磨难却焕发了勃勃生机,活跃了整个中国的经济。

      1987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这是对乡镇企业地位和贡献的最高评价,“异军突起”成为那个时代形容乡镇企业最多的字眼本文试图从乡镇企业发展的视角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二、 乡镇企业发展历程1、1958-1965社办工业阶段1958年初毛主席在成都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办工业”的概念,它是中国乡镇企业的雏形2、1966-1978社队企业阶段这一阶段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很多经历了一段政策上的打压、资金与物资上的缺乏,发展遇到不可想象的困难,其产值增加速度变化不大从1975-1978年农民和基层干部办社队企业的积极性大增,情况好转3、乡镇企业确立与快速发展阶段1984年六届二次全国人代会上提议制定《乡镇企业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乡镇企业1996年八届人大通过,历时12年在该法中首次对乡镇企业这一概念作了界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或者农民投资超过百分之五十、或者虽不足百分之五十,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际支配作用,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农义务的各类企业80年代的乡镇企业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观念深入人心,这使得很多乡镇企业实行家族化管理。

      此外,政府的力量也涉入很多,很多乡镇企业是由政府主控的1991年到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平均递增40.5%,企业数由1992年的2092万个增至1997年的2099万个,从业人员增加了2000多万人,总产值递增了60000多亿元以上数据可看出从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4、乡镇企业发展滞后期其实,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与制度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人们对商品的质量和档次有了更高的要求,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的乡镇企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国有企业的机制也活了,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已经减弱乡镇企业大规模改制主要集中在1997年以后,到2000年底全国乡村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0%虽然改制的范围很大,但力度并不深入许多乡镇企业名义上是股份公司,可实际仍沿用以往的家族化管理,乡镇政府深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化管理要逐步退出乡镇企业管理的舞台,政企也必须分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能从内部管理上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而在乡镇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权。

      三、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清楚界定的产权1、乡镇企业发展的限制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乡镇企业曾经迎来了一段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当时仍有不少难题摆在面前,而限制其更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则要归于模糊界定的产权产权界定的不清晰使得企业间交易成本上升、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上升、企业效率难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乡镇企业、特别是集体制的乡镇企业本身又经历了一场以企业产权的重新界定、转让和重组为主要内容的产权改革时至今日,新的变革仍在继续,比如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如何成为产权?再比如企业家产权又如何资本化?围绕着人力资本与产权的关系问题,乡镇企业面临着新的产权变革因此,对乡镇产权制度变革进行研究和梳理以为新的变化提供背景分析是十分必要的2、何为界定模糊的产权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模糊产权”界定之中所谓“模糊产权”主要是指乡镇企业的名义所有权、实际控制权、股份所有权和剩余控制、索取权的界定不清对于中国乡镇企业在“模糊产权”基础上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这一事实,有的学者将其归结为中国农村社区“合作的文化”背景;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即非自由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主流社会意识使得对由乡政府创办和控制的“模糊产权”的认可度比“清晰产权”的认可度高。

      3、重新确权虽然经历了“模糊产权”的非常时期,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市场由封闭逐步转向全方位的开放,因此,制约发展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因素的瓦解使得“模糊产权”存在的社会条件消失,这必然导致中国乡镇企业重新界定产权的发生四、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阶段与经验据查阅的资料,可将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历程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第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下,企业控制权从乡镇政府向企业和企业家转移;第二,‘控制权’构成企业经理增强经营管理努力的初级激励;第三,作为‘控制权’的重要内容,企业经理的收入开始以各种方式与企业的剩余挂钩,‘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开始组合到一起,成为对企业经理的激励;第四,形成与企业剩余控制权对称的剩余索取权,以及完整的‘剩余权’的资本化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这些经验可以从江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历程得出,中国乡镇企业的改革最早是从这里开始的,并形成了著名的苏南模式网络上有很多介绍苏南地区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案例,笔者在这里不做赘述,不过确实可以通过对几家具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历程、变革发生的背景原因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如何成为产权、企业家产权又如何资本化这几部分内容。

      五、 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带来的思考 对于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1、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要求政企必须分离中国早期政府控制乡镇企业是特殊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下的产物,随着市场的开放,政府退出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层面说明扩大企业自主权是企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的职能在于监督企业并为企业投资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政府是特殊的权力机构,过多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必将扰乱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并且容易造成垄断除此之外,观察今天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财大气粗的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国外企业风光无限时比如2010年4月12日中石化斥资46.5亿成功收购了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加拿大Syncrude股权,中小乡镇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贷不到款的问题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普遍存在着“国有偏好”的倾向,这与中国长时间政企不分、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事实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这提醒我们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改革目前的信贷制度2、充分发挥企业家人力资本离不开持续的激励机制观察中国乡镇企业的改革会发现,无论是“控制权”向企业家转移还是企业经理与企业剩余挂钩,其背后的实质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

      人的潜力无穷的,而天赋、努力、责任、创新、合作意愿、学习能力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企业家成就一个企业绝不是夸张,就在我家顺义区就有两个这样的企业——汇源果汁与燕京啤酒汇源果汁在朱新礼、燕京啤酒在李福成的带领下,由最初规模很小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上市公司,两位创始人功不可没(当然他们俩人最后都成为了既有社会地位又有财富的企业家)但是对于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经理人来说,当要求私人的产权拿出来为整个企业利润创收时,如果没有持续的激励机制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似乎就可以理解了为何在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设有人力资源部,同时为何企业经理,CEO们会获得很高的薪水,因为他们的领导和决策是一种资本的投资,而作为回报他们将得到丰厚的薪水而“年终奖金制”、“绩效工资”甚至加班付的双倍薪水都是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这些已普遍存在于现代企业中尽管如此,人力资本仍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只要配合某种特殊的激励机制3、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的变革促进企业产权的改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市场和利润说明一切曾经政府控制的乡镇企业面临经营和管理上的问题使得他们不得不去聘用懂得经营、管理、投资的总经理,而这些企业经理们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作为回报或者说为了留住这些企业经理们,政府必须做出妥协让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控制权、管理权及利润的分享权,久而久之,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就转变为一种对企业的产权。

      这一转变使得曾经企业名义上的产权人发生了变化,进而带动企业的产权改革这又不禁使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比如那些掌握财技窍门的金融专才,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完成一个金融交易就可能赚取巨额的财富,赚取财富暂且不说,可怕的是他们中的某些人可以牺牲掉众多小股东的利益完成一个公司的私有化这个由人力资本不同造成的知识鸿沟带来的产权的改变是完全有可能的4、企业经理的人力资本产权完成它的资本化是通过获得企业股份的形式或者说途径来实现的改革开放的早期,一台机器的所有权可能姓私,但交给管理人统一管理,这就是最早的“公私合营”但是由于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价值不断上身,便出现了企业领导通过追加属于个人的投资、获得企业的股份进而改变了企业的资产结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股东的历史事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可留有部分股权以便为今后可能出现的杰出管理人提供入股机会如何留住杰出人才,使企业更好的发展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就是让他真正的参与其中,也就是通过其入股使他的人力资本产权完成资本化总之,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是有很多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今天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规模化发展问题、信贷问题、绿色发展问题、企业职能问题、市场化问题等等。

      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城乡差距,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建设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还要面向未来,中国乡镇企业的继续改革和发展是必须的,同时也是任重道远的参考文献:1、周其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基于浙江、江苏和山东一些乡镇企业个案的研究》,收录于《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2、李敏,《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探析》,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1期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