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的主要观点.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20214395
  • 上传时间:2022-06-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9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的主要观点 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希曼,1958年出版了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倡导把非均衡增长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正确模式 1. 理论要点 (1)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巨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一个或几个区域实力中心首先得到发展,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国际间或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防止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2)不发达区域应集中有限资源和资本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2. 区域非均衡增长中的两种效应 (1)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的产生是由于发达区域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吸引落后区域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其经济趋于萎缩,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2)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又译作“淋下效应”“渗透效应”)的产生,则主要通过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移民而提高落后区域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缩小了其间的差距。

      3. 结论 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首先集中资本投资于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获得投资收益,增加产出和收入,待直接生产性部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根底部门,推动其增长并应利用联系效应,选择具有显著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效应和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效应的产业,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为进口替代产业 在赫希曼看来,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相比,涓滴效应将会占据优势,当经由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显示的市场力量导致极化效应占暂时优势时,可通过国家干预政策(公共投资的区域分配政策)有效地矫正此种情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