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色彩设计.ppt
106页桥梁的色彩与材质第 一 节 色 彩第 二 节 桥梁色彩设计第 三 节 材 质形、色、质是视学艺术的三大信息 ,也就是说,桥梁美除了前几章所讲的 造型艺术外,桥梁色彩与材质也是决定 桥梁美的重要因素本章着重介绍色彩 与材质的基本知识以及桥梁色彩、材质 在美学设计中的处理与应用第一节 色彩一、色彩基本知识色分两大类:来自发光源如太阳、电灯 、等的色称光源色;物体表面受到外来光照 射而显示出的色称表面色显然桥梁建筑所 涉及的色属表面色表面色又分单色(又称无 彩色,如黑、白、灰色)和彩色(红、黄、绿、 蓝、紫等)色彩丰富多彩,不同色彩的表达 与鉴别是通过色彩三要素进行的1.色彩三要素色相(色别):表明不同颜色之间质的区分 ,如红、黄、绿属不同色相明度(亮度):指同一色相因对光的反 射强弱不同而产生的明暗差别如同是 红色,有的亮、有的暗彩度(纯度、饱和度):指同一色相浓 淡的强弱当某彩色浓度达到饱和度, 即呈正色(又称纯色),如红色有浅红、深 红,而浓度达到饱和度时称正红、纯红 ,也就是平时说的大红。
单色仅有明度一个要素,如从黑到 灰到白2. 色彩三要素间的关系及表色法如图4—1所示通常用铅垂轴线表示明 度,又称五彩轴,共分10级,最低点为 黑色,向上经灰色到达顶点的白色以 它为回转轴排列的等色相面呈放射状, 形成色相环;各色相面内与回转轴垂直 的水平轴线为彩度(饱和度),从轴心向外 分若干等级的同心圆,圆的半径愈大彩 度愈高由此,三者形成了色彩的立体 坐标,在这种立体坐标中,所有的表面 色都能得到正确的表示,又称色立体图4-2所示为采用较广泛的蒙赛尔表 色法其中明度、色相、彩度分别用V、 H、C来代表,五彩轴、色相环及等色相 面的表达方法如图4-2a)、b)、c)、所示, 三者按前所述构成的色立体如图4-2d)所 示某色彩在色立体上的位置用HV/C 来表示,也即为某色彩的代号如5R4/ 14指色相为H=5R(红)、明度V=4、彩度 C=14的纯红;2.5G8/2代表H=2.5G(绿) 、V二8、C=2的明亮的淡绿色等等色彩毕章是视觉感受,以代号表达的 各种色彩(有1500多种)虽然科学、准确, 但不直观、不具体,因而在生产实践中鉴 别或确认色彩时仍普遍采用原始的色谱比 较法,或通过色彩产品的样品去选择色彩 。
这时必须注意书本上色与实际中色的差 异,避免造成不理想效果3.色彩的心理效果1)温度感:色彩有暖色与冷色之分,如红 、橙、黄、褐为暖色,蓝、绿、紫、青等为冷 色,其他为中间色同一色相中,明度越高冷 感越强实验证明,在室温不变时,冷暖色墙 面使人冷暖的心理感觉会相差2*~3‘2)重量感:明度高的色彩如花似卉,显得 轻盈,而明度低的如土似石,显得厚重;暖色 相对比冷色重3)尺度感:高明度及暖色调属膨胀色,低 明度及冷色属收缩色,因而同样大面积,白色 的比黑色的显大,红色的比蓝色的显大同样,高明度及暖色为近感色,低明度及 冷色为远感色,即同距离的色面,暖色、亮色 比冷色、暗色显得近4)疲劳感:色彩的彩度愈强,对人的 刺激愈大,就愈易使人疲劳一般暖色系 的色彩疲劳感较冷色系的大,绿色则不显 著许多色相在一起,明度差或彩度差较 大时,易感觉疲劳,故在桥梁色彩设计时 ,色相不宜超过3个,彩度易低于45)色的感情:人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 界中,即使不关心色彩科学的人也会受到 色彩的感染,对色彩感情的理解,往往比 色彩科学知识更重要不同色彩引起的情绪反映如表4-1由色可以引起联想,有具体的联想,也有抽象的联 想,分别如表4-2、表4-3中所示。
从以上看出,人对各种色有不同的感受,同 时可激发不同的联想但每个人对色彩的直觉感 受并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地 点、背景,对色彩的感觉也会不同如同样是黑 色,可以认为是坚定、高雅的,也可以是不祥的 恐怖感受任何色都有双重的象征意义,或褒或 贬,因此在桥梁的配色上还要因时、因地、综合 各种因素去选择6)色彩的诱目性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引诱力不同,引人注 目的色彩具有很高的识别性,令人难忘具有高 识别性和记忆性的色彩对桥梁而言有发挥信号作 用与标志作用的效果,而诱目性低的色彩又适用 于桥梁在环境中的融合或消失①按色相分,诱目性大致在色相环上是从红到紫 按顺时针顺序逐渐降低的;②一般彩色比单色、纯色比中间色诱目性强;③鲜艳的彩色比朴素的色彩、亮色比暗色诱目性 强;④具有简单色彩和形状的比多色和复杂形状易记 忆;⑤黑色、白色与其他色彩对比使用时能增加记忆 ; ⑥色彩诱目性还取决于建筑表面色与背景色彩 的关系,如在黑色、灰色背景下诱目性的顺序是 :黄>橙>红>绿>青,在白色的背景下顺序却恰恰 相反,各种安全标志应考虑此点二、配色与色彩协调将两种以上的色彩加以配合,以获得单一 所不能显示的效果,称之为配色。
而配色就存 在色彩是否协调,如何协调的问题一般色彩 协调有调和与对比两种手法1.调和是指配色的色彩要素比较接近,形成相似 色间的平衡,达到主色调与配色统一和谐如同色相不同明度的浅红、淡红、深红; 同色相不同彩度的桔红、大红、紫红以及相邻 色相之间如红、橙、紫之间相配色容易和谐、 平和而舒适,色相环中1/4圆范围内几种邻近 色的配合,一般都能形成协调的色调另外,暖色之间配色会更温暖、热烈;冷 色之间配色更显阴凉、清爽、宁静 当然要注意色的要素过于接近就会模糊不 清,似是而非,反而会减弱色的表现力2.对比指色彩要素之间强调差异,形成互补色间 的平衡,带给人鲜明,强烈的感受色相中相离甚远的色彩(称对比色)以及差 异较大的浓淡、明暗、冷暖之间配色都可形成 对比,如黑与白,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 对比色之间明度和彩度相差又很大时,则会 明者更明,暖者更暖,增加色彩的表现力但 对比色的彩度都很高时,就会变得刺目而不安 ,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之间就是利用这一 点发挥其引人注目的作用另外,还要注意色彩对比的效果,如灰 色在白色背景下感觉深,而在黑色背景下又 感觉亮,在蓝色背景下反黄,在红色背景下 反绿,在黄色背景下反紫;白色墙面在阳光 下反黄而投在上面的影子又有些发蓝紫;红 色对联上的黑字则反绿等等,这都表明了色 彩的概念是相关的不是孤立的。
总之,任何色彩都无所谓美与丑,美 与丑产生于色彩间的协调配合因此在色 彩配色构思中,处理调和与对比的原则应 该是总体上强调调和,而有重点的形成对 比,做到统一中有变化,调和之中有对比 另外整体构思中选择主色调也很重要, 就如音乐中要有主旋律一样,否则会没有 特色,没有倾向,也就不能形成某种气氛 和色彩感情桥梁色彩一般应以简、淡、 浅为宜,用小面积的色块作对比来突破总 体的单调起到补充强化空间作用要防止 主次不分或喧宾夺主,色彩板结单调或紊 乱繁杂三、影响色彩表现的因素设计色彩与现实所表现的色彩感觉往往有 差异或者说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产生意想不 到的结果,这是因为除了理论上的配色以及前 面提到的对比效果外,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色彩 表现的因素,必须加以注意1.光照表面色的本源来自于对光波的反射,故光 照对色彩有直接影响,如在日光灯和自然光下 看同一块布料感觉会不同再者对于受光面一 般有暖感,强光下再采用红色会更刺激,而背 光面采用浅蓝色会更灰暗光线愈强,色彩明度愈高,呈现的色彩彩 度愈弱;反之,光线愈暗、明度愈低,而彩度 仍会减弱,因而在很强很弱的光线下,视觉的 敏锐性都将会大大减退另外,光影对建筑色彩表现也有很大影响 。
建筑表面有凹凸,光线强,影子愈深,光线 弱,影子也弱,因而暗色粗糙表面,阴影不明 显在壁面处理时,应用这一点凹部采用暗 色,可减少面积感2.空气无疑天气清朗,色彩清新鲜亮,天气阴晦 ,色彩也相应含糊混沌建筑色彩也随透视现 象而逐渐消失,与背景接近的色彩消失得快, 与背景对比的色彩相应消失得慢3.面积色彩面积直接影响到色彩要素的表现 效果,面积增大相应色彩的明度、彩度会 提高,因而在色感的均衡上,应用色彩面 积与明度与彩度成反比例来控制,即随着 面积的增大而使彩度、明度降低在色立 体中不同色相的纯色明度不同,如黄色明 度为9,橙色为8,红色为6,蓝色为4,紫 色为3,如要在视觉感上均衡,其面积比 应恰恰相反同样明度高的应与彩度低的 色相配,小面积的强色宜与大面积的弱色 相配而同等强弱同等面积的对比色只能 引起人们注意而不能给人以美4.材质色彩表现与材料固有的质感有关, 对光滑表面色亮而鲜明,因而过于鲜明 的色彩用于大面积光滑面上会使人产生 视觉疲劳而色觉减退,而对背阴面采用 光滑表面并施以浅色为宜相反,对于 粗糙表面,反光少,明度减低,色相对 暗总之,色彩的配色是一个相当复杂 的问题,应仔细慎重地考虑。
第二节 桥梁色彩设计一、桥梁色彩设计的目的桥梁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物并不是单 独孤立的成为视觉对象,它必然与周围的 环境一起映人人们的眼帘,并成为景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桥梁的色彩在环境 中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就不能忽视色彩设 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更美的新 景观,②表现地域性、文化性、主题性与亲 切感,体现桥梁建筑的风格③预示结构的功能,更好地展现桥 梁形态美与功能美④防止构件材料裸露锈蚀⑤利用色彩的诱目性,增强桥梁的 标志和象征作用⑥利用涂装安全色,提醒渡桥者注 意,防止交通事故⑦利用色彩的心理效果,防止驾驶 员的视觉疲劳桥梁色彩设计的流程如图4—3所示 二、桥梁色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桥梁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存在于周围环境之中,而环境中的 色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应该首先了解环 境色彩的基调,然后按照桥梁与环境协调 的三种不同方式进行色彩设计如需要在 环境中强调突出桥梁,应选用对比色,使 桥梁更生动、引入注目,形成主景日本大阪港大桥(图3-22)、名古屋的名港西 大桥(图4-7)与九州洞海湾上的若户大桥(图4-4) 都使用了醒目的红色,并认为这是一种气势雄 伟的、强有力的色,是充满使海湾得以贯穿的 巨大能量的色。
日 本 名 港 西 大 桥日 本 若 户 大 桥当然,突出于环境之中不仅限于大 型桥梁,一些中小桥梁也可通过色彩涂 装强调其存在而构成景观主体,为原有 环境增姿添色红色的主拱圈为抛物线 ,高度递减,变化有序,韵律生动,在 绿水青山环境中十分鲜明而柔美桥梁在峻岭莽林中也显得非常鲜明、强劲 ,成为山中一景要使桥梁与环境相融和,则应采用调和色,即与 环境主色调相近似的色如美国新塔科玛桥(图4-6)以绿 色的优美姿态屹立在林木苍翠的环境中非常和谐,给人 以柔和、高雅、宁静的感受另外采用五彩色去配色,相对环境 色可以说是一种中间色,容易调和,同 时也有利于体现桥梁自身的气质格调 如在灰色里掺蓝或绿,或掺明度低的红 色,或在白色中掺黄或红,都认为是气 质高雅、格调优美的色调尤其近年来 日本人更钟爱于灰色调,认为灰色最能 表现品格日本的本州一四国联络桥群中大多都以银 灰色为主色调(参见图2-70),在湛蓝的大海上 既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又不失典雅大方,而 且现代意识与时代感很强桥梁色彩的选择应与不同的地理环境相适 应,表4-4所示可供参考2.桥梁色彩应与桥梁自身的规模、形态相协调桥梁形态、规模与桥位处的条件、荷 载、跨径、构造形式、材料等等多种因素 有关,针对其规模及形象,选择与之相适 应的色彩以更好的展示其功能美和形态美 也是十分重要的,如雄健强劲的桥应采用 与之相适应的明亮的、强烈的色彩,如金 门大桥、若户大桥等。
纤柔轻巧形态的桥宜采用相应感觉柔和优 雅的中间色、调和色,如图3-63中所见到的江 苏省无锡市的金匮桥采用了米黄色调,与简洁 纤细桥型相适应,增加了其轻柔感3.桥梁自身构件的配色要统一和谐桥梁规模巨大整体涂色是一件很费钱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