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施肥技术大全【收藏】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4946573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4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施肥技术大全【收藏】下六、怎样快速诊断植物缺素症? 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存在差异因此,缺少时出现的部位和症状已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如缺氮、磷、钾、镁、在植物体内是可以再利用的养分,缺少时,其症状首先在老叶上出现;而钙、锌、铁、锰、硫因在体内不易移动,缺少时的症状,常出现在新生组织上 同在老叶上出现症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缺磷,如果有病斑,可能是缺钾、缺锌或缺镁 在症状从新叶开始的情况下,如果容易发生顶芽枯死,可能是缺硼或缺钙,二缺硫、缺铁、缺锰、缺钼、缺铜时,一般不会出现顶芽枯死现象 要准确诊断,还需要通过对植物组织中的养分进行化验来确定 七、怎样提高精华液的效果 叶面喷肥效果与喷施作物品种、喷施部位、喷施浓度、喷施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①喷施作物种类 棉花、西瓜、黄瓜、番茄、苹果、葡萄等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角质层薄,溶液中的养分溶液被吸收,常有较好的效果; 而水稻、小麦、韭菜、大蒜等单子叶植物的叶面积小,且叶子表面覆盖蜡质层,溶液中的养分难以被吸收,喷施效果相对较差 ②喷施部位 主要喷施部位是新陈代谢旺盛的幼叶和功能叶上,而老叶吸收慢,效果差通常来说,叶子背面气孔比正面要多,溶液易被吸收,应尽量多喷叶子背面。

      ③喷施浓度 不同肥料其喷施浓度有较大差异尿素 0.5%~1%,过磷酸钙 1%~1.5%,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钾 0.5%左右,微量元素肥料通常在 0.1%~0.5%作用,含激素的肥料吸收倍数超过 1000 倍 ④喷施时间 叶子对养分吸收取决于溶液在叶子上停留时间中午温度较高,溶液中水分溶液蒸发,不利于对养分吸收露水未干时,也不宜施用通常在午后 3 点以后喷施为宜 八、盐碱地施肥注意啥? 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地是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土壤,pH 值不一定高;碱地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的土壤,pH 值较高,偏碱性 盐碱地的共同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理化形状差,对植物生长的有害离子多,作物苗期不发,甚至死苗 盐碱地施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化肥施用要“少量多次” ②盐碱地含钾高,含磷低,应注意补充磷肥,适当补充氮肥,少施或不施钾肥 ③施肥后要及时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④由于盐碱地不易发苗,施用种肥要特别小心,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影响发芽 九、怎样在田间区分作物缺素症与病害? 在生产实践中,植物因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缺素症,常常容易和病害向混淆,特别是由病毒和根结线虫引起的黄叶、花叶、生长不良等症状更是难以区分。

      要区分是缺素症还是病害造成的症状,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诊断 ①寻找是否有发病中心 一般地,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病害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且能找到病原菌;缺素症无发病中心,且以散发为主 ②土壤类型和施氮水平 通常,病理性病害与土壤类型无关,但与施氮水平密切相关,病害常在肥田多发;缺素症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但以贫瘠土壤多发,如石灰质土壤容易发生缺锌、缺铁、缺锰症,而在酸性土壤容易出现缺钼症状 ③天气条件 病理性病害常常在连阴天多湿的天气发生,干旱时发病较少;而缺素症常常在低温或长时间干旱时发生,如早稻移栽后遭遇低温,容易出现缺磷、缺锌症,土壤干旱时易发生油菜缺硼“花而不实”、大白菜缺钙“干烧心”等缺素症 十、保护地蔬菜施肥有哪些不合理的情况? 保护地蔬菜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因而与开放式的露地栽培有着明显的不同保护地蔬菜不合理施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施肥量过多,造成土壤盐渍化 通常情况下,在保护地栽培环境下,由于不受雨水淋失,肥料利用率可比露地提高 20%左右,即使和露地同样施肥,也会造成养分较多 此外,菜农片面认为只要增加施肥就能获得高产的错误思想在作祟,结果事与愿违 过多施肥会引起土壤盐分积累,从而抑制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使蔬菜作物受害,这在黄瓜、西红柿、草莓等作物上表现突出。

      ②施肥不平衡,磷肥浪费严重 不少地方菜农习惯使用磷酸二铵,造成土壤磷素大量累积,不仅造成损失,还会诱导缺素症 ③化肥普遍地表撒施,利用率低下 ④大量生鲜鸡粪的投入,不注重生物肥的施用,造成出现大量“烧根”、“烧苗”现象⑤大量施用氮肥,钾肥不足 为此,针对保护地蔬菜施肥,要做到: ①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蔬菜产量水平进行科学施肥 ②控氮增钾,平衡施肥 ③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加大腐植酸水溶肥料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 十一、怎样预防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 保护地不同于露地,一旦施肥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地表盐分累积,严重时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护地为密闭环境,气温高,水分蒸发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随着水分蒸发向地表汇集 同时,保护地缺乏雨水淋溶,土壤水分移动少,残留在土壤中的养分几乎不被淋失,从而造成地表盐分浓度升高 ②保护地蔬菜施肥量远远大于露地这些养分除了被蔬菜吸收外,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③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如地表浇水、土面撒施化肥、浅耕等,也会加剧盐分向地表汇集防治保护地土壤盐渍化,主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②灌水洗盐。

      在高温季节,每隔 30 天大水漫灌一次对于盐分高的土壤,在蔬菜定植之前,要大水漫灌夏季,揭去塑料薄膜,利用雨水压盐 ③采用地表覆盖,减少蒸发采用地表覆盖地膜、秸秆等,可减少盐分 50%以上 ④选用耐盐性强的蔬菜品种耐盐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花椰菜、结球生菜、菠菜>茄子、芹菜>辣椒>黄瓜,而草莓的耐盐性最差 十二、怎样提高保护地二氧化碳施肥效果? 二氧化碳施肥是提高保护地产量和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越来越受到菜农的关注要想提高二氧化碳的使用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施用时期 蔬菜苗期是二氧化碳影响最大的时期,若不足,苗细弱,磺化,根系生长差,其次是开花结果期,因此,二氧化碳施肥时期重点在蔬菜苗期和开花结果期 ②施用浓度 蔬菜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 800~1200ml/L浓度过高,会影响气孔开发,扰乱蔬菜正常的新陈代谢 ③施用时间 保护地内二氧化碳呈现昼夜动态变化:晚上二氧化碳积累,天亮前浓度最高 一旦日出,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至 100ml/L 以下若 9~10 点放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升高至 200ml/L,仍低于大气中二氧化碳 300ml/L 的水平 因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的最适宜时间为日出后半小时至 1 小时后。

      由于蔬菜在中午强光下,有休眠现象,吸收二氧化碳较少,晚上没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处于积累阶段,所以,午后和晚上均不需要施用二氧化碳 十三、怎样合理保管肥料? 肥料保管不当,容易出现吸湿、结块,甚至养分流失想象保管时要注意 ①防治混放 不同类型的化肥混放在一起,容易使理化性状变坏如过磷酸钙遇到硝酸铵,会严重吸潮结块,造成施用困难硫酸铵与石灰混放,会造成俺的挥发损失过磷酸钙遇到酸性物质,会降低磷的有效性 ②防破袋包装 破袋肥料如果装有硝态氮肥,会严重吸湿,吸水后呈浆糊状,甚至呈液体 ③防火 特别是对于硝酸铵、硝酸钾等化肥,遇高温或明火会分解出氧,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④防腐蚀 过磷酸钙含有游离酸,碳铵呈碱性,这类化肥不能与金属器皿或磅秤接触,以免受到腐蚀 ⑤防治同种子、农药、食物混放,特别是挥发性强的碳铵与种子混放会影响发芽,要特别注意希望对您在农业种植方面能有所帮助,更多资料欢迎咨询河北速生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