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实验导入设计.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2960252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实验导入设计    肖三保 黄亦斌 黄吉荣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开始前的3~5分钟内,教师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通过生活化实验导入新课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生活化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地思索总结出来的许多的研究者认为通过实验法导入新课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通过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生活化实验是指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针对新课的教学内容,利用日常生活中隨处可见的各种生活材料,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能够模拟某种物理现象或揭示某种物理规律的物理小实验借助生活化物理实验导入新课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这种“瓶瓶罐罐做材料,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生活化实验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教师设计生活化实验方案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丰富的生活材料设计生活化实验。

      一、生活化实验的课堂导入案例1.案例1:反冲运动课程特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选修3-5第16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原理,并进一步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导课方案设计:“火箭”的演示材料:1.5升的大可乐瓶一个、透明胶带、橡皮塞、气门芯、硬纸片、打气筒在上课之前教师先把空的可乐瓶底部放入一个大小合适的石头,并用胶带粘成锥形作为“火箭”整流罩,在可乐瓶的靠近瓶口的地方粘上三片硬纸片作为“火箭”的尾翼,并塞上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往可乐瓶中装适量的水,并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打气打到足够多时拔开打气阀,向学生演示“火箭”的发射场面这个实验中所有的器材都来自于日常生活,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教师的这一课堂导入方案一定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2.案例2:摩擦力课程特点分析:摩擦力这一节是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的内容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摩擦力这一节中,教学任务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这一概念相比学生在之前所学习的重力和弹力两个概念更加复杂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分,而且这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规律都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摩擦力内容的复杂性,学生对摩擦力可能缺乏学习兴趣所以用生活化实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学很有必要导课方案设计:魔术表演“绳子吊空酒瓶”材料:不透明的空酒瓶一个、橡皮擦一个、绳子一根在上课之前教师找到一个完全不透明的空酒瓶,去掉瓶盖,再找到一块橡皮擦,把橡皮擦磨成球状,使之恰好能够塞进酒瓶内教师用一根绳子插入酒瓶内,把酒瓶子提起来教师走下讲台向学生展示绳子和酒瓶都没有问题,在学生面前摇晃酒瓶,表示酒瓶是空的(由于球形橡皮擦是软的,所以摇晃时不会发出声响);然后在学生面前把绳子插入酒瓶,把酒瓶倒过来,最后用绳子把酒瓶提起来了看到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会想了解教师是如何做到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是在瓶口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力使绳子提起了空酒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该实验所需的材料都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些甚至是人们丢弃的废品把它们收集起来设计成生活化实验,通过魔术表演的形式,可以带给学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对提高概念课的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二、设计生活化实验导入方案的注意事项第一,选择的材料要容易获得这要求教师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关心热爱生活,看到生活中有用的器具要注意收集。

      有些在生活中丢弃的物品,考虑一下它们是否可以用来制作成实验材料比如空可乐瓶、没用的电线、管子等第二,材料的尺寸一定要大在生活化实验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演示生活化实验时,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到实验过程,教师所选的器材的尺寸要适当大一些第三,实验结构要简单,现象要明显,目的要明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导入环节3~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生活化实验的演示,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学参考文献:熊文.中学物理生活化实验教学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