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查表及填表说明.doc
7页1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状况(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名称:(盖章)行业分类代码:□□行政区划代码:□□□□□□顺序号: □□□组织机构代码:□□□□□□□□-□是否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 1.是 2.否 201 年指标名称 代码 计量单位 数量甲 乙 丙 1一、资产负债 — —固定资产原价 01 万元本年折旧 02 万元资产总计 03 万元负债合计 04 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 05 万元二、损益及分配 — —营业收入 06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07 万元内:城市轨道交通收入 08 万元营业成本 09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10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 11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2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 13 万元其他业务利润 14 万元销售费用 15 万元管理费用 16 万元其中:税金 17 万元差旅费 18 万元财务费用 19 万元其中:利息净支出 20 万元资产减值损失 21 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22 万元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23 万元表 号:交服调 401 表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65 号有效期至:2012 年 12 月 31 日2指标名称 代码 计量单位 数量甲 乙 丙 1营业利润 24 万元补贴收入 25 万元利润总额 26 万元三、工资和福利费 — —应付职工薪酬 27 万元四、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8 人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 报出日期:201 年 月 日3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一、本表填写范围为确定为调查对象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
填写 2011 年 全 年 财 务 和 生 产 相 关信 息 二 、 企 业 在 填 写 时 , 财 务 与 生 产 信 息 填 写 口 径 要 一 致 ,不包括具法人资格子公司的相关信息(即不能上报合并报表) 对于能够财务独立核算(也就是能够编制相应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非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或非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原则上也不包括其相应的财务信息和生产信息三 、 本 表 中 第 28 行 保 留 整 数 位 , 其 他 各 项 指 标 均 保 留 两 位 小 数 四、指标解释1. 行业分类代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填写代码 072. 行政区划代码:填写企业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到 2011 年 12 月 31 日)进行编写可到国家统计局网站( ) ,或经济核算调查网站()查询3. 顺序号:根据全国调查办公室下发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查名录》中的顺序号填写,为三位4.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 (GB11714-1997) ,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法人单位代码由 8 位无属性的数字和 1 位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要按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不能含有 0-9 或 A-Z(必须大写)之外的字符5. 是否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是否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填写代码:1 是,2 否6. 固定资产原价: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支出总额根据会计 “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7. 本年折旧:指企业在调查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若企业执行 2001 年《企业会计制度》 ,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报48. 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一般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资产合计= 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及递延资产小计+其他资产9. 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10.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11.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12.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 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13.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收 入 : 填 写 2011 年 企 业 运 营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业 务 的 收 入 , 包 括 普 票 收 入 、IC 卡 收 入 等 14. 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包括企业(单位)在调查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15. 主 营 业 务 成 本 :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成本”5代替填报16.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17. 主 营 业 务 税 金 及 附 加 : 指 企 业 经 营 主 要 业 务 应 负 担 的 营 业 税 、 消 费 税 、 城 市 维 护 建 设 税 、资 源 税 、 土 地 增 值 税 、 教 育 费 附 加 。
根据会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报18. 主 营 业 务 利 润 : 指 企 业 经 营 主 要 业 务 实 现 的 利 润 根 据 会 计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科 目 的期 末 贷 方 余 额 减 “主 营 业 务 成 本 ”科 目 的 期 末 借 方 余 额 、 “主 营 业 务 税 金 及 附 加 ”科 目 的 期 末 借方 余 额 计 算 填 报 执 行 2006 年 《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 的 企 业 , 如 果 未 设 置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科 目 ,则 以 “营 业 利 润 ”代 替 填 列 19. 其 他 业 务 利 润 : 指 企 业 经 营 除 主 要 业 务 以 外 的 其 他 业 务 实 现 的 利 润 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减“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报20. 销售费用:指 企 业 在 销 售 商 品 过 程 中 发 生 的 包 装 费 、 广 告 费 等 费 用 和 为 销 售 本 企 业 商品 而 专 设 的 销 售 机 构 的 职 工 薪 酬 、 业 务 费 等 经 营 费 用 。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销售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未执行 2006 年 《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 的 企 业 , 按 “营 业 费 用 ”填 报 21. 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22. 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管理费用——税金”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报23. 差旅费: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管理费用——差旅费”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报24.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25. 利息净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该指6标应填报企业会计报表上的利息净支出根据会计“财务费用明细帐”中“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的差额填报26. 资产减值损失: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会计科目中包含此项的企业填报27.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根据“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或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科目的余额填报余额在贷方,则为净收益,余额在借方,则为净损失,以“-”号记会计科目中包含此项的企业填报28. 投资收益:指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根据企业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如为投资损失以“-”号记会计科目中包含此项的企业填报29. 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
未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后,再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得“营业利润”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30. 补贴收入:指企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实际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 “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未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补贴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31.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调查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