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高龄患者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docx
2页1例高龄患者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体外循环;心脏移植;高龄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湖南省郴州市每一人民医院于2005年4月成功地为1例67岁高龄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术现将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男,年龄67岁,体重79 kg,身高170 cm反复胸闷心慌30余年,经血清心肌酶学、心电图、彩超、心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脏病一室速型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于3年前行ICD术(埋管式心脏复律除颤这置术),仍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IV级,全心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轻度肺动脉高压,脑动脉硬化 供体为男性脑死亡者,供受体之间ABO血型一致,淋巴细胞交叉配对阴性 1.2ECC方法采用stockert-II型人工心肺机,cobe膜式氧合器,预充液为乳酸林格氏液1000 ml,人血白蛋白150 ml,血定安500 ml,4%碳酸氢钠100 ml,20%甘露醇100 ml,乌司他丁70万u,10%氯化钾5 ml,25% mgso 410 ml,5% Cacl 210 ml,洛赛克40 mg,先锋必2 g。
血液稀释后血球压积在23%~25% ECC时间197 min,供心总缺血时间133 min,热缺血时间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0 min,鼻咽温26.7℃~36.9℃,灌注流量在2.2~2.4 L/(min·m2),维持平均动脉压56~85 mmHgACT测定大于750″,转中给速尿10 mg,尿量1900 ml,超滤量750 ml主动脉阻断钳开放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00 mg,开放后2 min心脏自动复跳,辅助时间78 min转流中输入血浆600 ml 1.3心肌保护供体脑死亡后快速正中开胸,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 UW液1000 ml,之后将供心浸泡在4℃生理盐水内并置于双层无菌塑料袋内,放入冰盒中运送手术室 2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转流平稳,心脏自动复跳,逐渐恢复窦性心律,血液动力学平稳,电解质酸碱平衡,血气指标正常20 h后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术后4 d下地活动,10 d后出院,心功能I级,术后随访生活质量好 3讨论 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对终末期心脏病确定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本例年龄高达67岁,病程长,病情重患者除了心脏疾患外另患有各脏器功能的减退及其他合并症,临床表明高龄患者病情较复杂,心功能较差,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1]。
因而在EC管理上有其特殊性,应加强心、脑、肾及肺等重要脏器的保护,减少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