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强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共16页).doc
1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压强一、 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重力压力定义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形变产生)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施力物体地球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联系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重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注意点压力不一定是由于受到重力而引起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试分析以下三种情况,物体的重力和压力二、 压强1、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大小,用符号p表示2、 定义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1pa=1N/m^23、 意义: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例:盲人道上的凸起的条形或是圆点,其意义是什么?冰鞋上的冰刀有什么作用?载重车为什么要装很多排轮子?压路机的碾子为什么质量很大?刀子的刀刃为什么要很锋利?4、 p=F/S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压强的计算三、 液体压强1、 液体压强:单位面积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例:圆柱形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高度为h,当在其中装满水时,求液面对底面的压强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F/S=ρgh3、 (1)公式p=ρgh的物理意义利用公式计算的是由于液体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压强,不包括大气压强.从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如图下所示,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虽容器的形状不同,装有液体的体积和总重均不相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都相等. (2)公式p=ρgh中h的物理意义公式p=ρgh中h表示深度,即从液体的自由液面到被测点的竖直距离.(3)公式p=ρgh与的关系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决定压强大小的公式.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而p=ρgh是通过公式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内部的压强.一般不用计算液体压强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内部某受力面受到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因此压力的大小不易计算.而一般情况液体的密度,深度容易测出,因此p=ρgh计算液体的压强较为方便.【例1】 如右图所示,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液体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例2】 比较下图中甲、乙两图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甲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 pB pC ;(2)在图乙中,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pA pB pC pD(填“>”“<”或“=”). 图甲 图乙【例3】 如图所示,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例4】 有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试管和,管内装水,管内装煤油,两管内液体的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若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管底部所受煤油的压强为,则( )A. B. C. D.无法判断【例5】 游泳池的深水区的水深为2m,则深水区池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g=10N/kg)【例6】 潜水员潜入水中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这与潜水员能承受的压强大小有关.若某位潜水员能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为4.0105Pa,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则该潜水员在水中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 )A.4m B.40m C.400m D.60m【例7】 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求各处受水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例8】 (2010江苏宿迁)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例9】 (2010福建龙岩)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液体乙的密度为,则、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例10】 (2010辽宁沈阳)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则( )A. B. C. D. 【例11】 (2010江苏无锡)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例12】 (2010年山东烟台)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例13】 (2010江苏南通)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A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例14】 (2010年吉林省)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很快熄灭并会发现盘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杯中;在此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逐渐 。
例15】 (2010年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若两液体深度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选填“<”、“=”或“>”)例16】 (2010黑龙江鸡西)春季,部分农田覆盖地膜,既保证了土壤的温度,又可以减少水分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了灌溉农田,修建水库时工程师将堤坝设计成如图所示形状,是因为 例17】 (2010江苏泰州)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如图甲、乙、丙、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例18】 (2010年甘肃兰州)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例19】 (2010重庆綦江)如图甲所示的平底薄壁玻璃杯,底面积为310-3m2,装满水后水深m现将一个510-5m3的木块缓慢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有的体积浸在水中(如图乙)水的密度kg/m3,取g=10N/kg求: (1)放入木块前水对杯底的压强是多少?(2)放入木块后木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3)放入木块后水对杯底的压力是多少?【例20】 (2010年浙江金华)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m3,柱体的重为N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12345h/米F/牛0P/帕【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 Pa,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N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N 【例21】 有甲、乙两只烧杯,其底面积之比为,倒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其深度之比为.若它们对烧杯底的压强之比为,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 B. C. D.【例22】 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下端盖上一块薄塑料片A,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离容器底部10cm,容器内水深30cm,缓慢地往玻璃筒里注入煤油,筒里煤油深 cm时,塑料片将会下落.【例2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两点距底部的距离.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且B.,且C.,且D.,且【例24】 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得为金属球投入到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之比为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C.两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SA图20hAASB6BhB【例25】 如图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内分别装有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中悬浮,乙物块在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