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设计预习作业.docx
6页创新设计预习作业 单茹茹摘要: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设计好预习作业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式、拓展探究式、体验实践式等三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关键词:预习作业创新设计自主学习单茹茹,女,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中学高级教师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预习作业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阅读和思考,尝试初构知识和梳理疑难,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也有助于教师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困难,进而在课堂上有针对地开展学习指导,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一份好的预习作业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中学习要点,并隐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实现上述功能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我市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尝试以导学案的形式支持学生在导学案中,他们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主旨,改变传统预习作业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呈现轻方法指导、重书本经验轻学生实践体验的做法,创新设计预习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以《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予以阐述一、变单一填空为思维导图式作业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填空是预习作业的常见形式这一做法对学生课前初识教学内容,概览知识要点确有成效,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照搬课本,长此以往抑制了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空间为激发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并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在预习作业变革中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作业类型一:关键点思维导图关键点即学生学习的重点或难点教师根据这些关键点设计成有指示性的思维导图,将课本中相对繁复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简明直观的图画学生在完成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机械的摘抄填空借助于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能掌握接收、理解、存储、提取信息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讨论“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是本框教学的发展要求,而教材中的相关概念采用了混合式的表述,因此该内容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将该内容设计成了“坐标式思维导图”预习作业:这一设计不同于传统填空式的预习作业,它包含着对学习难点的预判以及思维方法的要求。
一方面,它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是思维转换的一次演练;另一方面也易于暴露学生的认知困惑,帮助教师通过预习作业预知学情类型二:整体性思维导图画出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梳理逻辑主线、统揽课本知识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通常在课后作业或复习课上使用在变革中,教师将画出结构图的学习任务前置为预习作业“请在阅读本框内容后画出一张涵盖主干知识的整体性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如何画图是这一预习作业能否发挥功效的关键教师事先通过“提供示例——解说画图方法——学生尝试——典型思维导图作业点评”的步骤予以指导经过至少三次尝试和点评后,学生基本能掌握画图方法即“锁定主题——浏览课本——识别主干——提炼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依据导图整体解说知识”的方法与课后复习中画图相比,课前预习中画图更富于挑战性与创造性,也更易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画图中学会的预习方法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在终身学习中发挥作用二、变文本解读为拓展探究式作业在课堂教学中,限于课时,教材“探究活动”往往只能选择部分使用,这就使得教材中许多凝聚着编者智慧的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拓展性的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教师们在编制导学案,设计预习作业的实践中,重拾这些被课堂“遗忘”的素材,没计了基于教材“探究活动”和辅助文又不拘泥于此的拓展探究式预习作业。
类型一:教材“探究活动”的变式运用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框中有五处“探究活动”,其中第二处为“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从‘孝’的继承与发展中看道德继承中的文化创新”利用这一资源,教师设计了一份预习作业: 1.上网搜索“二十四孝”故事并选择一个“孝”故事写一篇101字的评论; 2.请为自己的“孝”打分(满分10分),并简要说明理由百字评论需要学生运用旧知即第四课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在旧知与新知“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架起桥梁;为“孝”打分则需要学生反思 单茹茹摘要: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设计好预习作业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式、拓展探究式、体验实践式等三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关键词:预习作业创新设计自主学习单茹茹,女,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中学高级教师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预习作业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阅读和思考,尝试初构知识和梳理疑难,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也有助于教师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困难,进而在课堂上有针对地开展学习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一份好的预习作业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中学习要点,并隐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实现上述功能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我市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尝试以导学案的形式支持学生在导学案中,他们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主旨,改变传统预习作业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呈现轻方法指导、重书本经验轻学生实践体验的做法,创新设计预习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予以阐述一、变单一填空为思维导图式作业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填空是预习作业的常见形式这一做法对学生课前初识教学内容,概览知识要点确有成效,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照搬课本,长此以往抑制了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空间为激发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并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在预习作业变革中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作业类型一:关键点思维导图关键点即学生学习的重点或难点教师根据这些关键点设计成有指示性的思维导图,将课本中相对繁复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简明直观的图画学生在完成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机械的摘抄填空借助于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能掌握接收、理解、存储、提取信息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讨论“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是本框教学的发展要求,而教材中的相关概念采用了混合式的表述,因此该内容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将该内容设计成了“坐标式思维导图”预习作业:这一设计不同于传统填空式的预习作业,它包含着对学习难点的预判以及思维方法的要求一方面,它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是思维转换的一次演练;另一方面也易于暴露学生的认知困惑,帮助教师通过预习作业预知学情类型二:整体性思维导图画出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梳理逻辑主线、统揽课本知识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通常在课后作业或复习课上使用在变革中,教师将画出结构图的学习任务前置为预习作业“请在阅读本框内容后画出一张涵盖主干知识的整体性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如何画图是这一预习作业能否发挥功效的关键教师事先通过“提供示例——解说画图方法——学生尝试——典型思维导图作业点评”的步骤予以指导经过至少三次尝试和点评后,学生基本能掌握画图方法即“锁定主题——浏览课本——识别主干——提炼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依据导图整体解说知识”的方法与课后复习中画图相比,课前预习中画图更富于挑战性与创造性,也更易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画图中学会的预习方法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在终身学习中发挥作用二、变文本解读为拓展探究式作业在课堂教学中,限于课时,教材“探究活动”往往只能选择部分使用,这就使得教材中许多凝聚着编者智慧的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拓展性的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教师们在编制导学案,设计预习作业的实践中,重拾这些被课堂“遗忘”的素材,没计了基于教材“探究活动”和辅助文又不拘泥于此的拓展探究式预习作业类型一:教材“探究活动”的变式运用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框中有五处“探究活动”,其中第二处为“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从‘孝’的继承与发展中看道德继承中的文化创新”利用这一资源,教师设计了一份预习作业: 1.上网搜索“二十四孝”故事并选择一个“孝”故事写一篇101字的评论; 2.请为自己的“孝”打分(满分10分),并简要说明理由百字评论需要学生运用旧知即第四课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在旧知与新知“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架起桥梁;为“孝”打分则需要学生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