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壳素类物质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doc
2页甲壳素类物质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狄文伟(阜新高等专科学校)甲壳素又名壳多糖、几丁质、甲壳质、明角质、聚乙酰氨基葡糖等,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外壳、真菌的细胞壁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属线性多糖类,外观为类白色无定形物质,无臭、无味甲壳素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及工业原材料,它在自然界的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甲壳素是高分子量物质,其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分子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适合工业、环保领域应用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基成为几丁聚糖甲壳素因为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而不能被动植物体利用,脱乙酰基后可增加其溶解性因此可被动植体吸收,甲壳素脱去55%以上N-乙酰基则称为壳聚糖;甲壳素和壳聚糖均不溶于水,且不易被动植物吸收壳寡糖,又称寡聚氨基葡糖、甲壳低聚糖、β-1,4-寡聚葡萄糖胺,是通过甲壳素或壳聚糖降解而成,由3~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与甲壳素或壳聚糖比,壳寡糖水溶性好、功能作用强、生物活性高甲壳素、壳聚糖、壳寡糖等,统称为甲壳素类物质黄瓜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黄瓜种植面积巨大,保护地黄瓜种植面积位列所有蔬菜作物之首;黄瓜植株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寒冷、酷热、干旱、高湿、病虫害等多种不良条件,均会对黄瓜种植造成威胁;在实际生产中,黄瓜种植者们为了获得高产高效,经常会各种办法,比如经常不科学地过量地施用农药、化肥、激素,对黄瓜果实的食用安全性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蔬菜工作者们需要找到在黄瓜种植过程中能减少农药、化肥、激素施用的物质,更多地生产出对人们身体健康无影响的安全黄瓜果实。
甲壳素类物质应用于农业上,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激活植物防御反应、杀菌防病等功能,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并提高作物抗病性生产实践表明,甲壳素类物质对黄瓜植株生长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同时,能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并有改良土壤的作用现将甲壳素类物质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总结归纳如下1,浸种使用0.3%的壳寡糖浸种,可以提高陈黄瓜种子的芽率、发芽整齐度,还可以提高黄瓜幼苗抗病能力,促进幼苗生长、生根;浸种时间为6h2,叶面喷施①幼苗期喷施喷施浓度为50~150mg/kg,最好是壳寡糖溶液实验表明,幼苗期喷施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POD、CAT等含量;并可增加根量,提高根系活力,100~150mg/kg的壳寡糖溶液具有矮化黄瓜幼苗的作用,因此,幼苗期叶片喷施甲壳素类物质可提高黄瓜幼苗品质②定植后喷施每7~10 d 喷施1次,为了更易被植株吸收,注意主要喷在叶片的背面;做到全株喷施设施栽培时,可以在上午植株叶片上露水干之后、温度25℃以前,或在下午4:00、温度降至28℃以后,但要保证叶片上的液体在天黑前能干露地栽培时,应在晴天无风的傍晚喷施黄瓜叶面喷施甲壳素类物质,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植株干物质重,增加产量,并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增强产品耐贮性。
另外,可以使植物细胞壁变厚或是木质化程度增强;可迅速活化细胞,短时间内诱导植物自身产生多种抗病物质,例如植保素等,诱导一系列防御反应,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和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实践表明,黄瓜栽培中,经常叶面喷施甲壳素类物质,可延缓黄瓜植株衰老,延长采收期至少15d;在冬季,还可明显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3,灌根生产实践表明,使用30-50mg/kg的甲壳素类物质浇灌黄瓜植株,可以大大促进发根,特别是会发生大量须根,这一效果一般发生在灌根7-10d后由于根量的增加,根系活力的增强,黄瓜植株的抗逆性会大大增强,吸水吸肥效率也会随之增加,进而促进增产实践表明,在黄瓜栽培中,浇灌甲壳素类物质可减少25%的化学性肥料的投入4,有杀菌抑虫的作用甲壳素类物质,特别是小分子的壳寡糖,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与生长,对其具有强烈的阻碍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原菌感染,减少病虫害的侵染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甲壳素类物质对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白粉病等均有很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生产上已经开发了一些甲壳素类物质的杀菌(如,氨基寡糖素),应用效果良好,且绿色安全无毒,属于一种绿色农药另外,冲施甲壳素类物质,还有抑制根结线虫的作用,分子量越小的对线虫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生产实践表明,50~100 mg/kg的甲壳素类物质对黄瓜花叶病毒有良好预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