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doc
8页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构建现代教育新平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2004年初,梁局长在“二次创业”动员会上明确指出,把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来抓 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学校的追求目标,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学校的现代化,是我们的基本思路和做法现将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继续转变思想,提升教育理念 随着“二次创业”进程的逐步深入,原来学校信息化的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以“二次创业”的深化、提升建设"数字学校"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转变教师观念对此,学校首先开展了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现代技术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教师们都认识到面对21世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激烈竞争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都需要我们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而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就必须积极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去改变现有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或方法 二、硬件建设到位,为师生搭建信息化平台 我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舍得投资,花大力气更新设备投资近23万先后建起了学生机房、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投影教室等辅助设备。
又配套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录放一体机、复印机等我们还把备课室的计算机搬入办公室,人机比为1.6:1,实现办公室电子备课,方便了教师的使用随后,我们又将原学生机房的计算机全部淘汰,投入5万余元新装机15台,人机比为8.8:1现在,学校各室计算机全部已与惠济区教育信息网高速链接,同时建成学校局域网,建立学校主页,对外充分展示学校形象为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搭建了平台9月底学校又安装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校园广播系统,改变了学校长期以来,一直使用单调刺耳的电铃声作为作息讯号,解决了极高的噪音成为校园环境的一个污染源弊端的问题,利用校园广播陶冶了学生情操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我校教师人人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们在教学中先后制作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中已不再有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究,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互动 9月,我校还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来促使教师的观念转变我们实施的"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和谐模式"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研究,对教师观念的冲击很大。
如孟丽君老师、冯少贤老师等教师运用网络教室,开展的指导性自学的探索,在学校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需求普遍增强,学校出现了人人要求学电脑,人人渴望用电脑的可喜局面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进行《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和谐模式》的课题研究 四、利用多种培训, 普及计算机知识 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是信息化建设很重要的一步,只有全体师生都懂计算机,会计算机,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进一步完成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每周4年级以上每班2节课,从不间断现在,4-6年级学生都能上网学习和查资料、用WORD或WPS编辑文档同时,我们对教师的培训也是常抓不懈,原来每周一次的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增加为每周两次作为校长,我亲自抓培训,在教师外出培训上舍得投资除上级安排的培训外,学校在不耽误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分4次安排8名教师到长城电脑学校学习培训,接受外界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老师回来后,都感到受益匪浅,在长城计算机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学科教学中找到了用武之地,现在,我们学校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安装、硬件的组装等问题,我们的教师自己就能完成,减少了学校请技术人员的费用。
为了灵活适应学生个体学习、分组讨论和集体学习的需要,我们开展了网络教学的尝试,让师生利用校园网的资源或Internet上的资源,满足学生探索学习的需要目前,师生们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熟练的进行上网操作在区教育局组织的课件比赛中,3次我校均有教师获奖,在全国计算机表演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连获佳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另外,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自制课件上课,我校规定每周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多媒体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水平 五、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 我校各种资料全部科学归类,存于计算机中,一目了然校园网为师生提供信息平台服务,如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综合素质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学校基本情况管理等我们采用了学校主页的信息平台,这一平台设计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并且能实现强大的后端资源支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网上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教案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库的检索查询服务我校链接惠济教育信息网教育资源库、电子图书等平台供师生进行检索同时学校对学校局域网进行网上适时监控,运用洪恩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统一管理全部计算机。
能对学校所有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开机、关机等,发现教师、学生上一些非法网站,可以进行远程提示,真正科学利用了现代化设备的优势 六、利用网络进行网上教研、网上交流我们积极构建学校→教师、教师→教师、教师→学生的学习、交流新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我们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便了很多如9月份,我们就把《教师考评方案--讨论稿》通过学校局域网公布,让老师通过BBS和校长信箱及时交流,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通过论证及时对方案进行修订,使方案更切合我校教师,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同志们利用校园网互谈课改中的困惑,谈人生感悟、谈学习,谈教研,不知不觉中,大家从网络中更加认识了对方,了解了一个静态的对方,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同时,我也通过校长信箱和老师们的平等交流,让同志们充分了解校长,学校的办学理念也通过交流逐步渗透到了大家的脑海中,无形中形成了学校核心,学校的日常管理也就顺畅了很多老师们真正的了解了我,感到了校长的工作并不轻松 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们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与学生直接平等对话,以前我们在“扬师德、讲奉献、铸师魂”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记录本,个别教师实际操作的不够,甚至只有几次谈话记录。
而利用网络,可以直接与学生交流,通过UC、等聊天工具和教师、学生个人信箱,有些学生不愿当面与教师谈的话,就发到教师的邮箱中,老师则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学生坦诚的交流,认真作答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评价也可以直接的发到学生的邮箱中,从而避免了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人格 七、建立学校主页和教师个人主页,达到资源共享 “二次创业”动员会以后,我校建立了学校网站随后要求每位教师还要有个人主页我们学校主页和教师主页的制作过程是艰难的,起初,学校没有一个人懂网页制作,我们就摸索着做我亲自去图书馆选书,象FrontPage、Dreamweaver 、Authorware 、Flash、Photoshop等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图象编辑类的书籍,为每个办公室配了一套,老师门看到我为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书籍,个个都是爱不释手之后,我们利用每周两次教师信息技术集中培训时间共同学习,一起探讨,结合我们在长城电脑学校学到的知识开始创作,遇到困难就翻资料、上网查阅,一项一项攻克难关最终我们没花钱建起了学校的网站为了带动教师积极参与个人网页制作,我和我校已46岁的崔主任带头,崔主任首先完成了个人主页制作,我个人也完成了我校的专题主页--固城小学科学教育网的制作。
之后,教师也都先后完成了自己的主页,虽然年龄稍大的教师作的只有4、5页,但那也包含了他们近半个月的心血呀!在教师主页中,大家充分展示自我,并结合学科教学突出个性现在,如果你上网,看到的就是我们学校有创作自主权的学校主页上面链接了我校全体教师的个人主页他们把自己的论文、课件、反思、札记等传到学校主页和个人主页上,供全体同志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七、以制度做保障,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奖惩方案》,以激励老师们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前进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学生参与各种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计算机表演赛等活动,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我们从物质上、教师积分、班务积分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出来下一步,为方便教师外出携带资料,我们计划为每一位教师配一个U盘,另外,还鼓励教师家庭装备计算机,以便家校结合,办公学习更加方便实施学校信息化工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面对信息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我们还只是刚刚有了一个开始,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更好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为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惠济区固城小学 王文乐 2004年11月 ]惠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之三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构建现代教育新平台惠济区固城小学王文乐2004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