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考答题的点已标出.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26046511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打★的可能有大题)单元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主要耕作方式进步;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2.早期农作物:北方(黄河流域):粟;南方(长江流域)稻3.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方式的进步 ①原始社会:石、木、骨器;“刀耕火种”②商周:金石并用,耒耜仍是主要工具;大规模简单协作③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个体的精耕细作,形成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④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 ⑤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⑥灌溉工具:有翻车(三国、人力)、筒车(唐、水力)等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郑国渠4、土地制度:商周时期: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春秋时期:(1)井田制崩溃:公田抛荒,私田私有   (2)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    (3)商鞅变法: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全面肯定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素纱禅衣图片)②宋元:棉花迅速传播,黄道婆改进技术 ③明代:松江成为棉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2、冶金业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南北朝:灌钢法④燃料:汉代开始用煤,北宋用煤冶铁非常普遍,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南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3.陶瓷业①东汉:有成熟的青瓷.②南北朝:制瓷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制出白瓷③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杜甫“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④宋代:景德镇“瓷都”⑤元代:青花瓷和进入彩瓷生产时期⑥明:斗彩、五彩瓷⑦清代:粉彩、珐琅彩4、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点: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②官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资金雄厚,不计成本,不投放市场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三)列举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的发展: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长安、洛阳、扬州成为大都会;各国商人往来频繁;陆、海丝绸之路繁荣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起明清:商业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2、城市与“市”的发展(1)唐代长安:①布局整齐,“市”与“坊”界限分明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③出现夜市,(2)宋代东京: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晓市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古代商业的特点:①商业不断发展,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四)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1、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开始)(1)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评价:①合理性:在农业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是必要的,它在稳定小农经济、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役摊派、安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②弊端: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2、“海禁”政策:①含义:明清两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②影响: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①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②实质:雇佣关系③缓慢发展的原因:明清王朝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单元二.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2.新航路开辟的主观条件:欧洲人对对香料的需求;对黄金的渴望;传播宗教的狂热3.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4、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航海家开辟的新航线扶持国家方向14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向东1492年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向西达·伽马首先直航印度葡萄牙向东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西班牙5、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①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欧洲的大西洋沿岸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二)了解“海上马车夫”荷兰兴起和在美洲、亚洲的扩张、了解英国的崛起和在北美、印度的扩张;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①参与黑奴贸易获得巨大财富②通过发动商业战争夺取殖民优势,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4、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交通运输和通讯的改进;③人口和资本的流通;④殖民扩张,武力逼迫其中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最主要途径★(三)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的到来的史实;了解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影响,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府重视科技,鼓励发明②资本:殖民扩张和贩卖黑奴;海外贸易③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农民涌入城市;行会的瓦解④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2.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开始: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出现一系列发明(2)进程:①工厂制的出现 ②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③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3)影响: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列强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不断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

      3.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2)能源: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3)成就:①交通: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汽车,飞机) ②石油化工:内燃机的问世,直接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③电信: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电报)(4)特点:科学理论与生产紧密结合(最主要);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5)影响: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促使工人运动兴起▲“垄断”的本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四)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影响,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3.自然经济解体区域:首先从沿海的通商口岸开始(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然后沿长江深入内地(第二次鸦片战争)★4.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军事工业:①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②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最早)③目的:自强(2)民用工业:①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②张之洞创办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目的:求富;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主要原因),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自由劳动力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概况:①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②著名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6、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爆发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③实业家实业救国理想的推动(3)代表:张謇(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南张北周,荣氏兄弟”)★(五)了解民国初年的大办实业潮、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黄金时代”)(1)时间:一战期间(民国初年,1912-1919)(2)原因:①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②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⑤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3)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 (4)代表人物:化学家范旭东2.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