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KPM结构方案阶段估算.doc
4页结构方案阶段估算一、结构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剪力墙结构12层:40m一下;14kN/m2,筏板厚600~700mm,标准层含钢量30~40,整体55左右 筏板600mm左右18层:60m界限/风荷载100年一遇;14kN/m2,筏板厚800mm左右26层:80m界限/抗震等级;14.5kN/m2,fak=450kPa左右,筏板厚1000mm30层:14.5~15kN/m2,fak=500kPa左右,筏板厚1200~1300mm32层:100m界限/避难层;15kN/m2,fak=500~550kPa,筏板厚1300~1500mm地下室取20kN/m2框架结构:12~14kN/m2,一般可取13kN/m2框剪结构:13~15kN/m2,可取14kN/m2框架核心筒:14~16kN/m2短肢剪力墙:10~12kN/m2砌体结构:22kN/m2左右,估算条基宽度可按每层45kN/m,含钢量23~27公斤二、周期剪力墙结构:0.04~0.08N(经验值0.06~0.08N),N为地面以上房屋层数框剪结构:0.08~0.12N框架结构:0.12~0.15N框架核心筒、外框筒:0.06~0.10N三、墙厚及砼强度26层:地下外300、内250;地上外250、内20030~33层:外纵墙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300(楼梯间段突出时250),以上250外横墙一般250内墙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250(电梯间隔墙取200),以上200砼强度:C35~C30,初步设计时砼强度变化可与墙厚变化相隔一层,根据轴压比情况可在下一层或上一层。
注:1.墙厚不满足规程要求时应进行稳定验算2.对于剪力墙结构的一字型外墙,尤其在转角阳台或窗的一字形外墙,以及框剪结构中的非筒形剪力墙和框支层的落地剪力墙厚度宜满足规程要求,不进行稳定验算3.地下室外墙不宜大于C35,基础一般C30(不宜大于C40);4.为提高轴压比、梁柱墙的剪压比、框架或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提高砼强度等级是有意义的,但随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比例变小;5.受弯构件的纵筋配筋受强度等级的变化影响较小四、剪力墙布置(均匀、分散、周边、对称)1.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楼电梯间等不必要的小剁可去掉(刚度能够满足时),墙体布置宜成行成列对齐2.尽量不布置十字形墙,可砍掉一肢,变为T字形;边缘、角部尽量避免一字墙3.房间开间较小时,可间隔布墙(墙间距控制在3~8m,26层以下间距6~7m)4.较长墙肢宜开结构洞(≥6米)5.墙布置刚柔并济,对刚度贡献不大的墙肢可不设,刚度较强部位,部分墙肢可减弱6.尽量避免平面内的梁端设铰(模型计算可能对周期有影响);剪力墙平面外的梁端宜设铰五、板厚单向板1/35~1/30,常用于跨度小于4m;双向板1/40~1/353.6米及以下一般取100,3.9~4.5米一般取120mm高层大屋面板一般120,33层及以上取150。
地下室顶板:一般160,30层及以上180密肋板常用于7~10m,肋间距500~700,肋高:1/20~1/30井字梁常用于7~10m,梁格1500~3000,肋高: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