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近亲繁殖杂种优势.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01284862
  • 上传时间:2024-0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0.5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节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内容: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    二、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    三、回交的遗传效应    序:人们很早就认识近亲交配有害,远亲交配能表现杂种优势特别是远亲交配,如马和驴的杂交繁育骡子,远在14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文字记载对于植物的自花受精和异花受精对后代的作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达尔文最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提出“异花受精一般对后代是有益的,而自花授精常有害”的结论,把杂交有益性归结为“亲本性因素某种程度的分化”为杂种优势的理论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重新发现以后,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成为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成为近代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  ●定义 近亲繁殖,也称近亲交配,或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根据亲缘远近的程度一般可分为:全同胞、半同胞和表兄妹植物自花授粉的交配,称为自交由于其雌雄来源于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因而它是近亲繁殖中最极端的近亲繁殖  ●表示方法 近亲系数(F):一个合子中两个等位基因来自双亲共同祖先的某一基因的概率,即每一个体中某一位点上两个基因共同来源的概率。

      ●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天然杂交率的高低,可将植物分为三大类: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cl plant)异交率0.5%, 如水稻、小麦、大豆和烟草等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pollinatecl plant)异交率5-20%,如棉花和高梁等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l plant)异交率20-50%,如玉米、黑麦和白菜型油菜等 二、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    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主要有3个:     1、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将使后代群体中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     例一:以一对基因为例,即AA×aa F1 100%都是杂合体 F2 有1/2杂合体和1/2纯合体(根据分离比例而得) F3 有1/4杂合体和3/4纯合体 Fr 有(1/2)r杂合 体, 1-(1/2) r纯合体详见表6-1        表6-1 一对杂合基因(Aa)连续自交的后代基因型比例的变化   世代 自交 代数 基因型的比数 杂合体(Aa) 纯合体(AA+aa) 比数 % 比数 % F1 F2 F3 F4 F5   Fr 0 1 2 3 4 ┋  Aa↙↓↘  2/4 4/16 8/16 16/256 ┋ 100 1/21=50 1/22=25 1/23=12.5 1/24=6.25 ┋ 1/2r→0   2/4 12/16 56/64 240/256 ┋ 0 1-1/21=50 1-1/22=75 1-1/23=87.5 1-1/24=93.75 ┋ 1-1/2r→100 1AA 2Aa 1aa  ↙ ↙↓↘   ↘ 4AA 2AA 4Aa 2aa 4aa ↙ ↙↓↘        ↘ 24AA 4AA 8Aa 4aa 24aa ↙  ↙↓↘        ↘112AA 8AA 16Aa 8aa 112aa↙     ↙↓↘       ↘┋        ┋┋┋      ┋         当连续自交多代时, 后代将逐渐趋于纯合,每自交一代,杂合体所占比例即减少一半, 并逐渐接近于0, 但是仍存在, 而不会完全消失。

           例二:多对基因的情形图6-1) 自交后代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决定于异质基因的对数和自交的代数设有 n对异质基因 ,自交r代时,其后代群体中各种纯合成对基因的个体数,可用通式[1+(2r-1)]n表示之这二个项式中,前一项为1,其n次方表示具有杂合基因对的个体数;后一项为(2r-1),其n次方表示具有纯基因对的个体数如求3对异质基因自交5代后代的组成 解 [1+(2r-1)]n=[1+(25-1)]3 =13+3×12×31+3 ×1×312+313 =1+93+2883+29791 即: 1个个体的三对基因均为杂合 93个个体的二对基因杂合, 一对纯合 2883个体的一对基因杂合, 二对纯合 29791个体的三对基因均为纯合 这个群体的纯合率为29791/32768=90.91%, 杂合率为9.09%   自交后代群体中纯合率也可直接用下式估算:                                             X%=[1-(1/2r)]n ×100% =[(2r-1)/2r] n ×100% 假定n=3, r=5, 则F6群体纯合率即为: X%=[(2r-1)/2r] n ×100% =[(25-1)/25] 3×100% =90.91%  以上公式的应用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一是各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二是各种基因型后代的繁殖能力相同。

                                                                                                                                                         图6-1杂交所涉及的基因对数与自交后代纯合率的关系  2、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基因纯合,使隐性性状得以表现出来,从而可淘汰有害的隐性个体,改良群体遗传组成                                            自交对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隐性性状在杂合体中被显性基因所掩盖,不暴露出来,自交使隐性基因纯合,使隐性性状表现出来有些隐性基因是有害的,所以可以通过自交加以淘汰,如玉米长期异交,一旦自交就可能出现多种白苗、黄苗等畸形性状这样就可以加以淘汰,选育优良的自交系对于长期进行自交的植物,就很少出现有害性状  3、通过自交能够导致遗传性状的稳定,不论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三、回交的遗传效应   1、定义 ●回交:利用亲本之一与杂种后代杂交 其中第一次回交的后代称为回交一代,用BC1表示。

      回交一代再回交,称为回交二代,用BC2 表示    回交n-1代再回交,称为回交n代,用BCn 表示    ●轮回亲本:在回交中被用来与杂种后代连续回交的亲本    ●非轮回亲本:在回交中未被用来连续回交的亲本    2、遗传效应 (图6-2)    ●回交后代的基因型纯合将严格受其轮回亲本的控制;而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纯合却是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多次连续以后,其后代将基本上回复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                            图6-2回交遗传效应示意图     BC1:轮回亲本提供1/2,F1也提供(1/2)/2 ,即(1/4),       所以在BC1中轮回亲本的核物质一共占3/4    BC2:轮回亲本的核物质一共占7/8                 BCn:类推回交后代的遗传组成可用下图表示:                                                                                                                                                                                                                      (♀) ○ × ● (♂) A ↓ B F1 ×   ● B (1/2)↓ BC1 ● × ● B (3/4) ↓ BC2 ● × ● B (7/8)      ↓ BCn ●       ●回交后代的纯合率同样可用公式[(2r-1)/2r]n估算,求得纯合率也相同,但回交后代纯合率只是轮回亲本一种纯合基因型的数值,而自交后代的纯合率则是多种纯合率的累加值。

      自交后代将分离出几种纯合基因型,而回交后代将聚合成一种纯合基因型    自交后代中一种纯合基因型的频率为:[(2r-1)/2r]n ×(1/2)n    回交后代纯合基因型的频率为:[(2r-1)/2r]n   所以在基因型纯合的进度上,回交显然大于自交第二节  纯系学说 内容:     一、纯系学说的提出     二、纯系不说的意义   一、纯系学说的提出 ●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是Johannsen于1909提出的(约翰生) ●Johannsen的试验 他以自花授粉的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的天然混杂群体为试验材料,主要结果:    ○按豆粒的轻重分别播种,从中选出19个单株这19个单株的后代,即19个株系,在平均粒重上彼此 具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够稳定遗传    ○他又在19个株系中分别选择最轻和最重的两类种子分别种植,如此连续进行6年,结果见表6-2 ○按豆粒的重量分别播种→19个单株→19个株系 ↓ 它们粒重差异明显,能够稳定遗传 小粒株系 大粒株系亲代 轻粒种子 重粒种子 轻粒种子 重粒种子 27.8g 42.8g 51.7g 79.2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