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公权楷书的笔法特点.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3041753
  • 上传时间:2024-0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公权楷书的笔法特点柳公权楷书的笔法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 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正由于其作品具有独 到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 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柳公权楷书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 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 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 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 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 落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 阔的风姿柳体楷书用笔特征: 1、方圆兼施,刚中寓柔:柳字端雅、犀利、透骨、露筋,其笔画以瘦硬取胜,用笔多用方笔,在起笔、 收笔和转折之处常用折笔折出棱角而呈方的形状,以彰显骨力 同时又能以方为主,济之以圆,方起圆结,于刚劲中显出丰润如“相、宠、扶” O2、中锋立骨,劲中含润:中锋是柳体楷书用笔的基本要求 柳书用笔精致,柳书的骨体追求雄健与秀挺的结合,其骨力之体 现,精心于中锋逆势运行,细心于护头藏尾,汲汲于将神力贯注 于线条之中,中锋骨法用笔使点画顾盼间秀气流露,撇捺挑踢如 手足健朗,清劲挺拔,瘦硬通神。

      如“友、羞、鸿” O柳公权书法特点作品鉴赏 3、轻重提按,节奏分明:柳书提按较欧书对比明显,起、收处按笔较重,顿挫有力,轻重对比 较强,转折棱角分明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甚至常常比竖画还粗重;柳字的横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竖画一般 比长横略粗壮,以为主笔,求其变化;柳字一般撇轻捺重,其撇长 者轻,而短者重,其捺必重,显示矫健力度 ;其钩、踢、挑必顿后 何锋如“收、以、发”4、点画借用,灵活变通:“唐尚法”,唐楷历来以法度谨严著 称,但在法度之中仍不乏灵动之笔,能于规矩中求变化其中尤 以点和横、竖、撇等笔画的置换居多,点画因势而变,顾盼照应, 气脉畅通;个别笔画偶用行书笔意,既避免重复又破板化活,增强 变化故学习楷书,也要稳中寓活,若死守条框,字必神失,流 于俗格如“滔、匡、赵” o柳公权最出名书法作品是什么柳公权原碑今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拓本纵38厘米、横23厘米此碑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为柳公权64岁所书 柳公权的书法风格刚健,神韵清雄,传世碑刻十余件,皆为楷书, 被称为楷书经典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风范影响深远,后人习 楷书多“以柳体入门,以颜体见功” o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位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的大家,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柳公权。

      柳公权(778 ——865),中唐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 西耀县)人元和初年擢进士第,官至太子少师他平生致力经学, 对《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及《庄子》等 ,都有较深 的研究,此外尚通音律柳公权在入仕之初,便被书法所累穆宗时,柳公权以夏州 书记入奏,皇上一见到他便说:“朕尝于佛庙见卿真迹,思之久矣 于是就拜他为右拾遗侍书学士这侍书学士的职务是很低的,为“至经历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他在做官期间,仍然保持着 正直的性格相传穆宗尝问他用笔之法, 他回答说“心正则笔正, 乃可为法致使皇上“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o这就是所谓“笔 谏”故事的来历柳公权的哥哥柳起之,是当时的兵部尚书,由于不满意他弟 弟的职位,便写信给宰相说:“家弟本志儒学,先朝以侍书见用, 颇类工祝,愿徙散秩后来,朝廷便改柳公权为右司郎中弘文馆 学士在唐文宗时,柳公权虽然做了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 但仍侍书宫中;直至咸通初年,才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年八十八岁柳公权的书法,由于帝王的赏识,在他在世时就已极其珍贵 一次,文宗和学士们联句,文宗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一时续的人很多,但文宗却偏独赏识柳公权的“熏风自南来,殿 阁生余凉”,以为“词情皆足”,弁“命题于殿壁" o柳公权遵旨持 笔,一挥而就,字体很大,约有五寸,但精美非凡,以致文宗赞 叹着说:“钟(繇)王(羲之)无以尚也。

      立即迁他为少师又有一 次,宣宗叫他在御前写楷书“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 ,草书“谓语助者,焉乎哉也”,行书“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 等29字, 令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巨源拿笔,写完后备加赞赏, 且又“赐以器币”后来,此事传开,大家便都争着向他求字,以 致一时形成了 “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的 局面,连外夷入贡,也都特地带了专款,弁说: “此购柳书柳公权的诗也做得好,弁有过一段以诗救宫嫔的佳话武德 时,皇上曾迁努一宫嫔后来皇上对柳公权说:“我责怪这个宫嫔, 但如果能得到你的一首诗,我就放了她说时把视线移往案头的 几十幅蜀产笺纸,以示让他作诗这时,史见柳公权提起笔来, 略加思索,顷刻之间便作成七绝一首道:不忿前时忤主恩,已甘 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上看后心中大悦,当即赐柳公权“锦由于柳公权生前已享 盛名,所以,虽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他的碑版却依 然流传较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家都知道的 《玄秘塔碑》了《玄 秘塔碑》书刻于唐会昌元年(841),碑为楷书,总二十八行,每行 五十四字,原碑下半截每行磨灭二字,即使是旧拓也不能窥见原 豹,其余诸字则都完好无损。

      后世因此碑字画挺朗完好,结体精 密紧凑,故学习柳体楷书的常以此碑为入门之阶碑今存西安碑 林除《玄秘塔碑》享有盛名外,其楷书之最精者当首推《神策 军碑》《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 ,书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崔铉撰文因为此碑记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 策军事,书刻后又立在皇宫禁地,不能随便椎拓,因此流传极少再从柳公权的行书帖刻来看,其流传有绪而能见到的很少, 一般以《兰亭诗》为最出名今观《兰亭诗》字迹虽较丰肥浓艳, 但却骨力清劲,没有半点俗气,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柳公权的行 书帖刻《蒙诏帖》也很有名气《蒙诏帖》全文只七行,仅“公权 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 公权呈"数字而已又因帖中写有“翰林”字样,故此帖又称 (翰 林帖》按柳公权《蒙诏帖》作于长庆元年 (821),其书字体气势 超迈,意态雄健,当时柳公权 44岁,正值雄姿英发之际,故其书 自是如此后人认为此帖不仅是柳公权行书的杰构,亦且代表了 中唐一代书法的风格,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柳公权的书法以王羲之为入手起步,后又广泛涉猎隋唐诸名 家的作品,然后融会贯通,酝酿变化,最后自出新意 ,卓然成一 大家。

      宋朝范仲淹在《诔石曼卿文》中称“延年(石延年,字曼卿) 之笔,颜筋柳骨”,从此“颜筋柳骨”的美誉便不胫而走遍了天下《玄秘塔碑》,陈列在西安碑林第二室东侧第二排南数第二的 位置此碑螭首方座,高 386厘米,宽120厘米.刻于唐武家李炎 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二月碑文记叙大达法师在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蒙受朝廷恩宠的情形 柳公权人品、书品皆为群臣世人敬仰,加之晚唐帝王们崇佛信教,但由柳公权以 清俊劲挺、开阔疏朗的“柳体”楷书书写碑文《玄秘塔碑》书法用笔果断,求平稳尚筋骨,可谓笔笔精到, 字字珠矶此碑为国宝级文物,是柳公权墨迹中的精品,也是临 摹习书者的范本佳作是柳公权早期的书法作品,原石于宋代已被毁,现仅见敦煌 石窟发现的“唐拓孤本” o柳公权早年曾广采众家之长,而且特别 注意向前辈书家学习从《金刚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取法诸 家的痕迹>《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此碑较人们熟知 的《玄秘塔》的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 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 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 开阔的艺术特点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一一唐懿宗咸通六 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 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o他初学王羲之弁精研欧阳询、颜真卿 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 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 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 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 “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 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 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 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 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 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苟,同样 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 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指金争相请他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 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 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 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 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 于任上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 、《神策军碑》、《金刚经》等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 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 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 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 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 (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 高艺术价值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 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 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