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doc
10页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厨房音乐会作者:王奕莹 来源:徐汇区襄阳南路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3-18 16:30:29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厨房,音乐会 设计思路“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节奏练习是幼儿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表现节奏的方式有许多种,如拍手、跺脚,但经常使用这些形式难免显得单一和缺乏情趣于是我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幼儿热衷模仿厨师的游戏引入集体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学做小厨师,和视频里真实的厨师一起互动,在打鸡蛋、切番茄的轻松氛围中练习不同的节奏,使幼儿感受生活中也有很多音乐元素活动目标1.跟着音乐尝试使用厨房用品,有节奏地敲打2.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准备1.录像(厨师在厨房有节奏地打鸡蛋、切番茄)、图谱、音乐(经剪辑的重金属音乐《I believe》,节奏感强,歌里包含了唱歌和说唱两种形式)2.教师用物品:锅碗瓢盆、鼓棒、围裙、厨师帽一顶;幼儿用物品:不锈钢碗和竹筷(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塑料刀和塑料砧板(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厨师帽幼儿每人一顶(小厨具和厨师帽事先均已放在幼儿椅子下)3.双排半圆形座位面对屏幕。
活动过程一、小碗小筷来唱歌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去菜场买菜,你看到了哪些菜(幼儿听音乐入场,音乐停,幼儿摆出“菜”的造型,教师边挑菜边拍着节奏问“你是什么|莱一|”幼儿用节奏语言回答)入场时让幼儿先听该音乐,熟悉旋律,为后面的打击节奏乐作准备)2.扮演厨师1)(教师系上围裙、戴上厨师帽)看看今天我是谁?(2)我们戴上厨师帽,也打扮成厨师,一起开个厨房音乐会好不好?(3)你想跟哪组厨房用具做好朋友,就去拿好用具(小碗和小筷、小刀和小砧板)创设情境、扮演角色,符合中班幼儿的游戏特点,能很快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3.自由探索节奏小厨师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合着音乐一起来玩玩吧(音乐起,教师巡视幼儿听音乐创编节奏的情况,并及时模仿、表扬创编新节奏的幼儿)4.展示小厨师创编的节奏大厨师(教师)发现和展示小厨师的节奏(拿刀切的× ××|×一|切西瓜|喽一|)(拿筷子的×× ××|×× ×|萝卜黄瓜|真好吃|),我们也来敲一敲,真开心哦5.找找敲打的窍门小厨师们有没有发现怎样敲出的声音最好听?(幼儿自由发言:筷子敲在碗边声音响亮又好听;小刀切在砧板的当中声音很响亮等)(用同伴学习法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型,教师可以及时捕捉并介绍给其他幼儿,以丰富幼儿的节奏型。
通过探索,幼儿还发现了怎样敲出的声音最好听,为后面的演奏作好铺垫)二、厨房里的声音1.观看厨师工作的视频完整观看视频)看看厨师在厨房里干什么?2.讨论看到的内容1)你们看到厨房里有什么(有番茄、鸡蛋等)?(2)厨师在干什么(准备烧番茄炒蛋、番茄蛋汤等)?(3)厨师是怎样打鸡蛋的,怎样切番茄的(引导幼儿看出厨师的动作是有节奏的)?3.发现节奏型厨师切莱是有节奏的,你们发现了吗?幼儿再次观看视频让幼儿观看视频,第一次引导幼儿观察厨师切菜很特别,第二次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节奏型)4.逐段播放视频,幼儿学习模仿节奏型1)观看“打蛋”视频,幼儿说出打蛋的节奏,教师从围裙口袋里摸出图谱贴在黑板上,并回放视频验证幼儿模拟动作,教师边模拟动作边说出节奏:打打 打|打鸡 蛋|2)观看“切番茄”视频,幼儿说出切番茄的节奏,教师从围裙口袋里摸出图谱贴在黑板上,并回放视频验证幼儿模拟动作,教师边模拟动作边说出节奏:切切|切番茄| 厨师切得很整齐,我们再来切一切吧(用情境语言暗示幼儿节奏要整齐、稳定)和视频互动,模仿厨师“打鸡蛋”和“切番茄”的节奏型,这一形式有趣、形象,幼儿边看边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此时,教师再用图谱、语言等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和巩固新的节奏型)三、厨房音乐会1.看指挥和图谱练习我是大厨总指挥,小厨师们请出你们的厨具,你们看着节奏谱,打打鸡蛋又切番茄,切切番茄又打鸡蛋给四下前奏提示,1、2、3、4——打打打|打鸡蛋|打打打|打鸡蛋|,番茄准备——切切|切番茄|切切|切番茄|大厨交替轮流指挥两组,速度逐渐加快)注意提示幼儿:切番茄的时候不要越切越快,否则会切到手,切切|慢慢切|切切|慢慢切| 教师用语言、眼神提示和帮助幼儿看指挥与图谱来打节奏切番茄的节奏型较难,在练习中教师可用情境性语言和动作示范提示幼儿注意节奏的稳定)2.听音乐,心中模拟动作1)完整听赏音乐一遍2)乐曲从头到尾都在唱歌吗(有的地方是唱歌,有的地方是说话)?(3)边听音乐边在心里想动作:听到乐曲中唱歌的部分就打鸡蛋,听到乐曲中说唱的部分就切番茄在正式打节奏乐前先根据音乐在心中模拟动作,这是幼儿自主学习中十分必要的一个方法,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掌握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行为)3.跟着音乐尝试演奏1)小厨师拿着厨具第一次听音乐演奏2)为什么有几个小厨师少打了一个鸡蛋,少切了两片番茄?怎么会这样的(演奏的时候晚出来了)?怎么办呢(仔细听音乐,早一点准备好)?4.小厨师指挥演奏。
请两个小厨师做小指挥,一个指挥打鸡蛋的节奏,另一个指挥切番茄的节奏教师提示小指挥正确指挥,观察其他幼儿练习的情况请小指挥是对幼儿能力的一种挑战,为幼儿提供了“最近发展区”,可请不同的幼儿来做小指挥)5.大厨师加入表演引出墙面上事先挂好的锅碗瓢盆)大厨师我很高兴,今天我也要露一手,等一会儿,我接着你们后面一起来演奏,我们开个热闹的厨房音乐会6.集体表演完整演奏,教师在后面一段加入进来敲奏教师用锅碗瓢盆的演奏增加了表演的气氛,同时也是一种示范,为幼儿进一步练习起到了引领作用)四、延伸可在下次活动中让幼儿自选厨房用具练习另一种节奏型,并可根据烧不同的菜创造不同的节奏型配合音乐来演奏反思二期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常常觉得教材中有关艺术、尤其是音乐活动的内容减少了其实面对同一个教材,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教材在单纯的音乐活动中,常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来表现节奏,难免缺乏情趣、不生动于是我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把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题中幼儿热衷模仿厨师的游戏引入音乐活动中,使整个活动在一个既有趣又真实的场景——“厨房音乐会”中进行,让每个幼儿学做小厨师,和录像里的厨师一起互动,在动手、动脑的轻松氛围中感受和学习节奏。
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自己的发现和探索,在“玩”音乐的过程中既有幼儿自主创造、发现节奏型,又有自主探索如何敲击发出最好听的声音,还有通过视频自主模仿节奏型等,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和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提升幼儿的发现能力,锻炼了幼儿对节奏的把控能力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用“大厨”的身份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并用情境性的语言、实物图谱、节奏语言、动作示范、眼神提示、请小指挥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练习和掌握不同的节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期课改使我们成为会观察、会发现的教师,更鼓励我们要成为会“对话”的教师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热点,更要学会捕捉教育的契机,拓展教材的空间,学会为幼儿平凡的生活经验“润色、点晴”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设计――办家家作者: 来源:闪亮宝贝网 上传时间:2007-11-25 08:00:00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 目标:1、初步感受四分节奏并尝试用娃娃家的餐具来表现××| ××| 与×× ×|×× ×|×× ××|×× ×|的节奏2、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前熟悉歌曲《办家家》2、围兜兜、蝴蝶结若干,磁带、录音机3、娃娃用的小碗、调羹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分配角色,幼儿听音乐愉快地进活动室师:小朋友,我们来办娃娃家,好吗?请戴着蝴蝶结的男孩子当爸爸,系围兜的女孩子当妈妈,老师来当大妈妈现在请爸爸开着小汽车带着妈妈去买菜好,爸爸们,妈妈们,出发!(女孩子跟在男孩子后面并拉着男孩子的衣服,一对对听着音乐自由地“开车” 二、律动《办家家》,初步感受四分节奏 师:小菜买好了回家了!我们赶快来炒小菜吧!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按四分节奏做洗洗|洗洗|切切|切切|炒炒|炒炒| 的动作,重点练习|炒小 菜|炒小菜| 炒好小菜|开饭罗|的动作师:办家家罗!幼儿愉快地表演律动《办家家》三、游戏“快乐的娃娃家” ,引导幼儿用小碗、调羹来表现节奏1、教师表演,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师:娃娃吃饱了,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瞧!大妈妈的碗娃娃和调羹娃娃也高兴得唱起歌来了教师用调羹按××| ××|的节奏敲击小碗,炒小菜处配节奏×× ×|×× ×|×× ××|×× ×|(配乐) 大妈妈的小碗和调羹是怎么唱歌的?2、引导幼儿用调羹敲击小碗来表现节奏,教师用鼓声控制幼儿敲打的速度你们的小碗也会唱歌呢,请你试试看跟着大妈妈的鼓声一起来唱歌3、教师指挥幼儿分男女小朋友用接龙的方法敲打小碗。
现在爸爸和妈妈来比一比,谁的小碗唱歌唱得好4、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快乐的娃娃家” 请小碗、小调羹跟我们一起办家家吧!四、结束:听音乐自由敲打小碗出活动室小二班教室里有个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拿着小碗小调羹去喂它吧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日的声音作者:朱静 来源:上海虹口区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12-05 18:45:57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日的声音 设计意图:每当过节时,人们总会通过各种手段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燃放烟花、爆竹等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热闹、喜庆的感觉于是我设计、组织了“节日的声音”这一活动,重点让孩子们从声音的角度来重温节日的欢乐中国民乐《喜洋洋》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容易把幼儿带入节日氛围,也有利于幼儿演奏表现,所以我选择该乐曲,并将与音色相符的打击乐和节日里各种热闹的声音相结合,让幼儿真切地体验节日的欢快,尽情地表现表达在活动中,我考虑到如果让中班幼儿完全根据音乐的旋律进行演奏,难度太大,因此采用让幼儿通过视频欣赏、图谱对照、乐器演奏以及教师的动作指令等策略,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降低难度,突破难点,而小步递进的目标也使幼儿的演奏更具连贯性。
该活动把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情景、生活经验融入活动,与欣赏音乐、学习节奏、打击乐器相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充分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目标:1.欣赏节日里的各种声音,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2.尝试用各种乐器与不同节奏来表现节日欢庆的场面准备:1.节日里的声音(爆竹声、烟花声等)与民乐《喜洋洋》相结合的录音带及视频2.小鼓、小铃、沙球等乐器若干3.节奏谱:x 一 | x 一 |;xxxx xxxx | xxxx xxxx | ;x 二 | x 二|过程:一、欣赏音乐,初步体验——幼儿感受节日里的热闹气氛1.完整欣赏音乐《喜洋洋》,初步感受节日里的喜庆和热闹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喜洋洋》我们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完整欣赏)师:好听吗?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幼:过年了/过节了/结昏了……师:大家说的都是些高兴的事情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幼:听到了爆竹、烟花的声音2.观看视频《喜洋洋》,再次体验节日的喜庆和热闹师:看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幼:放烟花/放爆竹/喜气洋洋过大年了师:除了过年,我们还会在什么节日放烟花和爆竹来庆祝呢?幼:国庆/元宵节/劳动节……师(小结):这么多节日都可以放烟花、爆竹来庆贺。
下面我们再来听《喜洋洋》的音乐,请大家一起用小手学拍烟花、爆竹的声音二、观察节奏谱,匹配节奏——幼儿运用不同节奏表现声音1.跟随音乐视频,在教师的带领下学拍爆竹、烟花的节奏如看到放爆竹,教师用语言指令及示范带领幼儿拍打节奏:放爆竹了——砰一|啪一|)2.观察图谱,为不同声音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师:节日里有这么多热闹的声音,请你仔细找一找,爆竹、烟花、百子炮的声音分别躲在哪张节奏谱里?哪个节奏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