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知识点有什么.docx
7页2022年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知识点有什么 在高二阶段,只要你自己懂得主动学习,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该如何处理各科学习,那么,你在高三时期的学习将更加轻松自如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学问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学问点1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悟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5、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6、下饮黄泉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别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记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方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专心一也/专心躁也 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留意力;多专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志向、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学问点2 常见文言特别句式: (一)推断句 (1)用“者,也”表推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推断. (3)名词做所谓语干脆表推断 (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推断.(2)“为”、“为……所……”、“……为所……”表推断(3)“被”(4)意念被动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2)省略宾语(3)省略介词”. 留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五)定语后置: (1)者 (2)……之……者: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备查学问3:常见固定结构(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莫非……吗?) 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学问点3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选自《呼喊》,体裁是短篇小说 2.《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3.《假如生活欺瞒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4.《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 5.《最终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斗争 6.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诗人(称谓)臧克家 7.《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喜闻乐见的精彩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9.《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称谓) 10.《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11.《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12.《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13.《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的文学家《聊斋志异》是我国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高二语文月考必考复习学问点有什么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