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x
5页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吴标准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合理顺序进行知识的呈现,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难以掌握极易混淆的地理概念、现象,教师运用比较分析法,加以分析和讲解,能帮助学生克服易混点、易错点,能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地理概念、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关键词:比较分析法;地理教学《地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教学方式,要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合理顺序进行知识的呈现,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能利用比较法获取地理信息,能温故而知新,利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理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智能;比较分析法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取地理信息,掌握地理概念和现象比较分析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教或者学,用类比分析法提出内容之间的相同点,用对比分析法提出内容之间的相异之处它既是教法同时也是学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作为重要认识方法的比较分析法法在各科教学中广泛地运用着,下面谈谈比较分析法应用在中学的地理教学中。
一)类比法1.同类事物的比较在同类事物的比较中,得出对比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看到本质现以地球公转及季节变化的教学为例,(表中对比材料仅限于中学教材的内容)以北半球为例,地球的公转相关现象如下表:通过以上各项的比较,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时间,地球公转中,太阳直射点不同2)不同的时间,地球上昼夜长短不同3)不同的时间,地球上节气和季节也不同4)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节气、季节的不同,都是由地球的公转产生的通过比较,更易看出事物的异同点及其本质,更能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教师讲河流概况时,出示表格“中国主要河流”阅读表格的数据,进行比较,师生一起复习长江为什么称为我国第一大河,明确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总结长江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黄河长度和流域面积居我国第二位,但流量较小学生在河流这一节中学会分析图表,利用比较法获取地理信息2.不同类事物的比较不同类事物的比较效果比同类事物的比较效果更好比如,教材中讲同一纬度地带海陆气温不同时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海陆气温不同的重要原因[1]教材紧紧抓住特性,即热容量不同且差别很大,让学生记忆深刻二)顺序比较法顺序比较法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相比较的方法。
比如,在讲授中东地区时,将它与东南亚地区的内容进行比较,比较两者的范围、气候、文化、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与河流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中东地区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从范围、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地形、文化等方面来学习三)对照比较法对照比较法是肯定共性,突出个性四大高原的共性是同属高原,它们也有各自的个性青藏高原:(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2)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1]内蒙古高原:(1)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2)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马三河牛闻名[1]黄土高原:(1)海拔1,000—2,000米2)身披深厚黄土,地形丰富多姿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1]云贵高原:(1)海拔1,000—2,000米2)地面起伏较大,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多山间盆地,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喀斯特地形广布[1]以上列出在同类中不同的性质,对比结果一目了然四)同心比较法同心比较法是中心对象和周围若干对象进行比较,可以突出中心对象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例如,在论述我国是世界上一个贫水国家时,可用这种比较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第六位;由于我国人口多,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两个排名的比较,突出“少”字,倡议大家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课堂的互动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快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精确化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交流,但是這样的教学互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学互动知识过于表面,不够深入,很多教师将课堂互动笼统地规划到课堂提问环节中,这样的课堂互动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掌握极易混淆的地理概念、现象,教师运用比较分析法,加以分析和讲解,能帮助学生克服易混点、易错点实践证明,比较分析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很大,效果良好、是功能齐全、实用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参考文献[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第4版作者单位:南安市昌财实验中学) -全文完-。





